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确定位置 西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3 确定位置 西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西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2 07:4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确定位置》是国标本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确定位置》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第一学段《位置和方向》、第二学段用数对确定位置等知识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学生后续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的基础,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增强,这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同时,六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但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并且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能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由于六年级学生空间观念相对来讲还比较薄弱,且本堂课的内容综合性比较强、变化较大,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水平要求较高,对六安年级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
3.教学环境分析。
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学校的实际,以及本人的教学特点,从简洁、方便、高效等角度考虑,本堂课采用“主导——主体”的ID模式进行设计,运用多媒体环境进行教学,课件采用Powerpoint进行制作。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位置的“数学化”过程, 初步感知数学知识建构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应用数学观察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学生在确定位置中角度的判断、测量与描述。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说明: 媒体的应用(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进行进行逻辑判断、评价、课堂调控等。
(二)教学环节设计
Ⅰ、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 2010年3月3日—10日,甘肃省玉门地区发生特大雪灾。大量基础设施被毁;牧民的羊大量被冻死、饿死,交通阻塞、物资严重缺乏,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发生以后,党和政府立即实施救援。在地面救援的同时,兰州军区出动直升飞机向灾区空投救灾物资。(媒体呈现相关资料图片)让我们一起为直升飞机准确空投救灾物资到相应的位置导航吧!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甘肃玉门地区发生雪灾,我们一起为直升飞机导航情境的创设,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
Ⅱ、揭示矛盾冲突:初步探索确定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
1.描述A点的位置。
师:这是雷达屏幕(如下图)。雷达的中心是救援指挥基地,相邻两圈之间的实际距离是10千米。(分别指10千米、20千米、30千米的一段)这一段长度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师:指挥部传来信息,A点的灾情严重,要立即向A点实施救援。(出示A点)谁能说说A点的位置。
让学生通过讨论探究描述A点的位置:A点位于基地正北方向40千米处。
师:正北指的是A点的——方向;40千米呢——距离。(板书:方向和距离。)光说A点在基地正北方向行不行呢?为什么呢?(处于正北的点有无数个;从中心到向北的每一个点都处于正北方向。课件显示。)光说A点距离基地40千米处行不行呢?为什么呢?(距离基地40千米的点也有无数个。)(课件显示,第四圈都是距离基地40千米。)
2.小结揭题。
师:在平面上,我们确定了一个中心点,那么要确定其他点的位置,只有说清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它的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3.强化反馈:练习描述B点和C点的位置。
B点在基地( )方向( )千米处。
C点在基地( )方向( )千米处。
(设计意图:要确定位置必须指明物体的方向和距离,而要精确地确定位置,还必须加上角度,知识的综合程度较高。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考虑到学生整体认知的困难,我采用化整为零,逐步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探索中逐步建构。此环节的设计,一方面帮助学生复习了过去所学过的“东、南、西、北”等方向概念,使“先行组织者”在学生的头脑中更清晰,为学生实现有意义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使学生明确,只有既说清楚了方向又说清楚了距离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媒体的运用与教学内容的整合是恰到好处的。通过学生生讨论、媒体演示,学生真正理解了要确定位置光说方向或光说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同时说清楚方向和距离才能准确确定位置。)
Ⅲ、揭示矛盾冲突,认识四个方向。
1.认识北偏东方向。
师:根据传来的信息要向D点处空投物资,(出示D点)它还是正北方向吗?(不是)它往哪里偏了(东)
师:正北往东偏的这个方向我们就可以说面是北偏东。(依次出示图中靠近D点的另外两个点)这个点呢?在基地什么方向?(北偏东)
师:(出示离D点最远的那个点)这个点在基地的什么方向?(北偏东)
师:还可以怎么说?(东偏北)
师:这两种说法都可以,但只有一种说法符合人们的习惯。究竟是哪一种呢?一起来听资料介绍吧。
(播放录音:这种表示方向的说法,最早运用于航海中,而航海指示方向用的是指南针,指南针一头指着南,一头指着北,人们为了方便看方向,一般以南北为基准。)
师:从资料介绍中,我们知道了,在确定方向时,人们一般以南北为基准。正北和正东之间的这一块区域都是北偏东方向。
2.认识其它三个方向。
教师依次指出其他三块区域,让学生说说方向。然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摆出四个方向,师生再用手势表示这四个方向。
(设计意图:“北偏东”等四个方向这一知识点的教学,通常教师都是把它们直接介绍给学生的。为了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环节采用了揭示矛盾冲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做足了文章。“北偏东”,也可以说成“东偏北”。如果两种说法都用,则会给学生增加很多表述的困难,并且容易混淆。通过比较及资料介绍,明确规定在确定方向时,一般以南北方向为基准,简化了学生思维,减轻了学生语言表述的困难。而媒体播放的资料介始,虽然只是换了一种形式呈现,对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Ⅳ、揭示矛盾冲突: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
1.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
师:这次雪灾持续的时间长。E点和F点急需救援物资。(出示E点和F点)
师:E点在什么位置(E点位于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
师:F点呢?(F点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
师:它们在同一位置吗?(不是)它们什么不同呢?小组讨论讨论。(教师参与)究竟是什么不同呢?(偏离的角度不同)
师:看来,光说北偏东方向还不够精确,我们还得看北偏东偏过的角到底有多大。为了方便描述,我们把整个区域平均分一分,仔细观察教师把每一块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度?每份是多少度?(30度)
师:现在我们可以怎样精确地确定E、F的位置呢?同座的互相说说。
E点位于基地北偏东30°方向20千米处。
F点位于基地北偏东60°方向20千米处。
师:看来,把角度加进去,说成哪儿偏哪儿多少度才更精确,就能区分这两点的位置了。
(板书:( )偏( )  °。)
2.强化反馈:练习G点和H点的位置。
师:直升机又向 G点、H点空投了物资。(出示G点、H点)谁能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
G点在基地南偏东30度方向20千米处。
H点在基地南偏西60度方向40千米处。
师:由于党和政府的及时援助,甘肃玉门地区的雪灾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现在玉门地区的人们安居乐业,瞧,玉门的自然风光多美!(课件显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本堂课的重点所在。媒体与教学内容的完美结合使得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进一步激发了探究的欲望,学习的难点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媒体动态的演示中轻松地得到化解,而玉门人民现在安居乐业的图片,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本堂课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同时人性得到一定的升华。)
Ⅴ、在探索中前进:在一般情形下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在一般情形下描述物体的位置。
师:周老师和同学们已经相处半年多了,你们知道周老师来自哪里?(如皋、白蒲)
师:如皋是长寿养生福地;白蒲是江苏百家名镇;小海是时代的先锋镇。(出示相关图片)
师:白蒲镇位于如皋什么位置呢?(白蒲镇位于如皋南偏东40度方向20千米处。)
师:白蒲镇位于小海镇什么位置呢?大家一齐说。(白蒲镇位于小海镇北偏西60度方向50千米处。)
师: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是30度,有人认为是60度,到底是30度还是60度呢,图上标的是30度呀!(因为以南北为基准,要看白蒲偏离正北的角度)
师:为什么同样是白蒲镇它一会儿在如皋的南偏东40度方向20千米处,一会儿又在小海镇的北偏西60度方向50千米处呢?(观测点不同)
师:因为观测点不同,所以白蒲镇这个点相对于观察点的位置也就不同了。
2.先测量再描述。
师:小海镇区位优越,我想四处逛逛,请你们给周老师当导游吧!请同学们拿出材料纸完成第1题。
(苏通大桥位于小海小学南偏东20度方向20千米处。)
师:你怎么知道是20度的?你又怎么知道是20千米的呢?(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示量角的方法,教师讲解。)
师:做对的同学请举手。(了解做错的学生情况。)
师:星湖101位于苏通大桥什么位置呢?
(星湖101位于苏通大桥北偏30方向15°千米处。)
师:你是怎么知道距离是15千米的呢?(先量图上距离,再根据图示算。)
师:做错的同学请举手。(教师了解做错的情况,进行课内调控。)
师:又有人向我介绍了南通园博园。园博园又位于星湖101什么位置呢?
(园博园位于星湖101南偏西70度方向10千米处。)
师:同座的同学交换。如果你同座的错误,请你把手举起来。(教师了解学生错误情况,再次调控,学生订正。)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精准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整体建构确定位置的方法,在运用阶段,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为我做导游这样一个情境,呈现了3道题,这3道题又以逐步递进的形式呈现,第1题以测量角度为主;第2题以运用图例计算距离为主;第3题是既要测量角度,又要计算距离的。在反馈阶段,我也采用了3种形式,第1题统计做正确的同学,让正确的学生进一步增强探索的信心,让错误的同学在同学帮助、老师的调控下纠正错误;第2题统计做错的同学,教师可以瞬间摸清学生错误的情况,再次进行课内调控、课内补差;第3题让同座的同学交换练习互批再交叉反馈信息的方式,它既可以使教师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又可以使同座的同学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相互借鉴。而学生探索过程中课件显示的优美的画面,无不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Ⅵ、课堂小结、检测评价。
师:今天这一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看来要确定一个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而量角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首先要确定量哪个角,然后把量角器的中心与中心点对齐,0刻度线与南北方向对齐。
师:同学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请完成课堂检测评价。(见下页)
(设计意图:信息论启迪我们,课堂教学教学实为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是师生之间信息传递与反馈循环往复、螺旋渐进的过程。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必须加大信息反馈的通道、提高信息反馈的可信度,并实现课堂调控。本节课由于媒体的运用,在反馈学生学习信息上已实现了一定的突破,但整班信息反馈还存在欠缺,因此,在一节课结束前,安排学生进行检测评价,一方面是学生巩固新知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又可以从教师评价中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是教师全面、准确、细致地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以便在下一课再次进行调控补救、实现全班学生共同前进的需要。)
1.
(1)灯塔1在轮船( )偏( )( )°方向( )千米。
(2)灯塔2在轮船( )偏( )( )°方向( )千米。
2.下图是南山旅游景区的平面图。以林峰塔为观测点,先量一量,再填空。
(1)荷花池位于林峰塔( )偏( )( )°方向( )米。
(2)玉龙潭位于林峰塔( )偏( )( )°方向( )米。
(3)飞霞阁位于林峰塔( )偏( )( )°方向(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