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3-1数学史选讲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人
民
的
数
学
家华
罗庚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
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最大的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
1、“物不知其数”算题数学才能初露端倪2、“罗呆子”的绰号痴迷数学、艰苦自学3、可怕的伤寒症生命的抉择,令人感慨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1、1938年,挥别剑桥,执教西南联大与同胞共赴国难、高度的名族自强精神2、抗日期间,完成数论巨著《堆垒素数论》,数学
王国的经典之作奋笔疾书、不畏艰辛3、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聘为终身教授第一次过上了恬静的生活艰
苦
岁
月
创
辉
煌1、40岁回到新中国,为祖国服务《致中国全体留美学生的公开信》尽显爱国情操2、1952年筹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后来兼任
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造出中国第一台计算机,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贡献3、《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获1955年中国
自然科学一等奖向数学高峰攀登,潜心学术研究,获得丰硕成果报
效
祖
国
攀
高
峰5、最早把数学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紧密结合,推广
优选法和统筹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两次心脏病发作,甚至吸氧,不顾自身的生命安全,
20年间足迹遍及27个省市自治区,向工人和农民介绍
“双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不为个
人而为人民服务4、培养数学研究后备力量,亲自给青年人上课,
指导他们修改论文为祖国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不遗余力报
效
祖
国
攀
高
峰
走
进
群
众
普
及
数
学
学
以
致
用
造
福
社
会
你
也
是
贫
苦
人
出
身
,要
为
国
家
多
培
养
一
些
人
!陈景润精读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提出有关
“塔内问题”还有改进的余地,并提出具体意见不拘一格、慧眼识珠十年后,陈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登上了
数学王国的顶峰站在数学顶峰的华老非常迫切地把自己的专长交给青年,把教好青年作为对社会主义的具体贡献,培养了很多人独
具
慧
眼
识
英
才
1、华罗庚悉心培育了很多数学家如陈景润、万哲先、
陆启铿、王元、潘承洞精心扶持新一代成长的杰出数学家2、亲自主持编写第一套中学数学教材,是中学生数学
竞赛的首创者,担任竞赛委员会主任,写了大量中
学生课外数学读物对基础教育事业十分关心,为培养优秀数学人才
倾注了大量心血3、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他钟爱的数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与汗水老
骥
伏
枥
志
千
里1930年1932年由英国留学回国
完成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
1950年2月
出版60万字的《数论导引》
1958年以后致力于中国的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1、致力于数学研究。
(中国成立,回国任教,放弃优裕生活,爱国之情尽显)
2、致力于教育事业
(发现和扶持年轻学者,学术严谨)
3、致力于数学的实际运用
(从理论到运用,常思常新)
4、年近古稀,跨洋越海,孜孜不倦。
(同行赞誉,可见成就) 华罗庚作为一个新旧中
国交替时代的科学家具有一
种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表
现在哪里?谈一谈说一说华罗庚身上的优秀品质很多,你在学习或生活中需要学习哪些?自学成才的模范作用。
“他只上过初中,即使到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当教授,他的履历上也只有初中的文凭。这一点对中国的年轻人奋发向上有特别大的鼓励。”(王元)
“自学,不怕起点低,就怕不到底。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搞科学研究工作就要采取老老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有半点虚假浮夸。老老实实的态度,首先就是要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个人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上进步的快慢,往往和他的基础有关。”关于自学华老有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