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集训(三)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八(上)1.3《水的浮力》集训(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08-16 11:16: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八(上)1.3《水的浮力》集训(三)
1. 将一重为80N的物体,放入一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杯中溢出了30N的水,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
A、80N B、110N C、50N D、30N
2. 如图所示,小鱼儿口中吐出的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会逐渐变大,气泡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受到水的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浮力不变,压强变小
B、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D、浮力变小,压强变大
3. 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所示,图中画出了几个力的方向,你认为鸡蛋所受浮力的方向应是( )
A、F1 
B、F2 
C、F3 
D、F4
4. 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释放,鸡蛋下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
B、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
C、下沉的鸡蛋不受浮力作用
D、鸡蛋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5. 一长方体木块用细线悬挂,如图所示,当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开始往下放。能大致反映木块受到浮力F浮,与下放木块的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6. 将一块重为G1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其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从溢水杯中溢出的水重为G2,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F,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G1 B、F>G1 C、F<G2 D、F>G2
7. 如图所示,体积相等的三个小球静止在水中,关于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FC
B、FA<FB<FC
C、FA>FB=FC
D、FA<FB=FC



8. 如图所示,洗手盆底部的出水口塞着橡胶制成的水堵头,则水堵头( )

A、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但受到水的浮力 B、没有受到水的压力,也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C、受到水的压力,没有受到水的浮力 D、受到水的压力,也受到水的浮力
9. (2019?鄂州)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A、B、C三个体积相同的正方体分别放入容器内,待正方体静止后,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B、三个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A>ρB>ρC
C、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D、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甲=p乙=p丙
10.如图所示,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鸡蛋在甲容器中漂浮,在乙容器中悬浮,此时两容器液面相平,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在甲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
B、鸡蛋在乙容器中受到的浮力大
C、甲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
D、乙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大
11.(2019·贵港)三块完全相同的冰块分别漂浮在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中,这三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ρ丙、当冰块熔化后,甲液体液面高度不变,乙液体液面高度升高,丙液体液面高度降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丙<ρ乙<ρ甲 D、ρ乙<ρ甲<ρ丙
12.(2019·广州)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如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
A、甲所受浮力更大
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
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小烧杯、溢水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
1 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

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mL,如图乙;③将小烧杯中20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mL,如图丁。可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是( )
A、2.0g/cm3 B、2.2g/cm 3 C、3.0g/cm 3 D、3.2g/cm 3
14.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将多个受力物体当作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可以简化过程。如图中甲、乙、丙、丁四图所示,一铁碗与一铁球置于水中,则四种情况中,它们总共所受浮力大小的关系是( )

A、F甲>F乙>F丙>F丁 B、F甲=F乙=F丙>F丁
C、F甲=F乙>F丙>F丁 D、F甲=F乙=F丙=F丁
15.(2019 ·青岛改编)如图甲所示,盛有水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 S,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长方体金属块,从水面开始缓慢浸入水中,在金属块未触底且水未溢出的过程中,测力计示数F随金属块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块逐渐浸入水的过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减小
B、金属块的高度为 h1
C、金属块的密度为ρ水
D、金属块浸没后与入水前相比,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强增加
16.将一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到的重力为4N,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方向________。
17.在探究浮力问题时,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F1、F2、F3和F4、测得F1=1.5N,F2=0.7N,F3=1N,F4=1.2N,可知F浮=  N,F浮   G排(选填“<”、“=”或“>”)。

18.如图所示,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001A型航空母舰,它满载时的排水量为6.5×104t,则它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   N;当一架舰载机飞离了航母,则航母浸在水中的体积跟原来相比将   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密度为0.8×103kg/m3的物块放在盐水中,向里面加一些清水,搅拌一会,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浮力与原来相比将   ,物块排开液体的体积与原来相比将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放手后物体将   (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排开水的体积是   m3。(g=10N/kg)。
21.小明为了验证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的作用,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浸入液体中。如图可知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了   N,为了使弹簧测力计前后示数变化更明显,他可采取的措施有   、   (填两种方法)。

22.如图所示为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

操作的最合理顺序是 (只填字母)。若图中F1、F2、F3、F4四个力之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成立,则可得出结论F浮=G排。
23.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如图所1示,依次将体积为100cm3的物体缓缓浸入某液体中(液体未溢出);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体的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g=10N/kg)

(1)分析图2发现,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后,测力计示数不再变化,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__(选填“物体体积”或“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2)物体密度为_______g/cm3,若把该物体直接放入此液体中,静止时物体受到容器底的支持力F支为_______N。
(3)当h=4cm时,物体受到浮力为______N;整个过程,物体下表面所受液体压强p与其浸入液体中深度h的关系图象应该是图3中的_______。
(4)将容器中液体更换为水,发现当物体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大于浸没在原来液体中时的示数,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还与_________有关。
24.小金在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小石块、溢杯、小桶等进行操作,用图(a)所示的溢杯和小桶收集石块排开的水,实验过程分别如图(b)、(c)、(d)、(e)所示。

(1)以下关于实验过程中的操作,会影响验证结果的是_______。
A、图(a)中溢杯内未盛满水   
B、图(b)中小桶内有少量水
C、图(d)中石块未完全浸没水中
(2)将石块从水面上方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使其逐渐浸入水中直至刚好完全浸没,整个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图中四个测量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___________,阿基米德原理将得到验证。
25.在实验桌上已备有满足实验要求的器材:如图所示的两个密度已知且体积相同的圆柱体A和B,已知ρA>ρB>ρ水,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1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1个,细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实验验证“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无关”。
要求:
(1)请写出实验步骤;








(2)画出实验记录表格。








26.(2019·北京)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2.6N;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1.8N,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


2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一个重12N的实心金属块浸入水中,当金属块浸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求:(1)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金属块的体积。




28.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某校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称量物体质量的“浮力秤”,如图所示,已知玻璃小筒的质量为40g,底面积为20cm2,高度为20cm,内装入100g的细砂,上面叠放着10g的秤盘(g=10N/kg)。求:

(1)“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放在水中(如图)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该“浮力秤”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3)若想增大该“浮力秤“的量程,清你举出两种方法?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C A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C D C A
16.4 竖直向上
17. 0.5;=
18.6.5×108;变小
19. 不变 变大
20. 8;上浮;5×10-4
21. 0.2;增加液体的密度;换用体积更大的物体
22.DBCA F2-F3=F1-F4
23.(1)排开液体体积 (2)5;3.9 (3)1.1;B (4)液体密度
24.(1)A (2)先变小后不变 (3)F2-F3=F4-F1
25. 解:(1)实验步骤:
①将圆柱体A、B的密度ρ记录在实验表格中。
②将圆柱体A、B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量圆柱体A和B的重力G,并记录;
③先后将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A和B下方的两格线体积浸入烧杯的水中,且不接触烧杯,静止时,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并记录。
④利用公式F浮=G-F拉和测量数据,分别计算出圆柱体A、B受到的浮力F浮,并记录。
(2)实验记录表格
ρ/kg?m﹣3
G/N
F拉/N
F浮/N
26.解:(1)F浮=F1-F2=2.6N-1.8N=0.8N
(2)由F浮=ρ水gV排可得:
V排===8×10-5m3
答:(1)物块受到的浮力为0.8N;
(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8×10-5m3。
27. 解:(1)F浮=G-F=12N-4N=8N
(2)由F浮=ρ水gV排得:
V=V排===8×10-4m3
答:(1)金属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为8N;
(2)金属块的体积为8×10-4m3。
28. 解:(1)F浮=G总=m总g=(40g+10g+100g)×10N/kg=0.15kg×10N/kg=1.5N,
(2)浮力秤排开水的最大体积:
V排=V小筒=Sh=20cm2×20cm=400cm3=4×10-4m3
浮力秤受到的最大浮力:
F浮=ρ水g V排=1.0×103kg/m3×10N/kg×4×10-4m3=4N,
称量的物体最大重力:
G称=F浮-G总=4N-1.5N=2.5N
称量的物体最大质量:
m===0.25kg
(3)减小细砂的质量;增加小筒的体积(或将水换成盐水等)
答:(1)“浮力秤”没有称物体时放在水中(如图)受到的浮力是1.5N;
(2)该“浮力秤”称量物体的最大质量是0.25kg。
(3)可以减小细砂的质量;增加小筒的体积;将水换成盐水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