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美术课外班课件+教案-17 行走的扑克-全国通用(14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上册美术课外班课件+教案-17 行走的扑克-全国通用(14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12 08:08:49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行 走 的 扑 克
创造A
扑克(英文:Poker)
一是指纸牌;二是指以用纸牌来玩的游戏,称为扑克游戏,如德州扑克。
一副扑克牌有54张牌,其中52张是正牌,另2张是副牌(大王和小王)。52张正牌又均分为13张一组,并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四种花色表示各组,每组花色的牌包括从1-10(1通常表示为A)以及J、Q、K标示的13张牌,玩法千变万化,多种玩法。




扑克牌
远在古代周朝初,传说年幼的周成王在宫庭中与弟弟叔虞就曾玩一种“削桐叶为圭”的游戏。那时尚未发明纸张,故以树叶为玩具。唐、宋时代,中国的祖先发明了一种纸牌,既可游戏,亦可赌博,称“叶子戏”。又有传说大将军韩信为了使士兵减少乡愁,在军中发明了一种供娱乐用的纸牌,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称之为叶子戏 。上自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 均乐此不疲。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纸牌,每副有40张,分4类。牌上图案,品目甚多,有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清末至民国后,纸牌长约8厘米,宽约2厘米,人们称纸牌。建国前后,潮汕民间还盛行纸牌赌博,玩法由简单的排列式而逐渐趋多种多样,每张纸牌上绘印1至10点的数码,或绘印上象棋上的“帅、仕、相、车等32字,分红、青、黑、白4色,共64张,作为排列式赌博。2至4人共赌。
大约公元13世纪,这种纸牌戏,传到欧洲,经过一段时期,纸牌演变为卡片,逐渐形成了普遍的扑克牌,成为国际性纸牌。

扑克牌的由来与传说
扑克牌的花色和图案
扑克牌的花色和图案
不同几何造型表现
不同几何造型表现
不同几何造型表现
请设计你的扑克国王吧
教案
课题: 行走的扑克
课次 1课次 课程分类 设计元素
授课对象 6岁 班级 创造A
关键词 几何人物设计
重点:1.了解扑克的历史 2.学习画扑克的中的人物形象 3. 了解扑克中的用色
难点:1.学习画侧面的人物形象 2.运用切割的方法装饰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点目标: ①了解扑克牌背后的来源及其文化 ②了解扑克牌的基本色调及其风格技能目标:①仔细观察,把握扑克牌的基本造型特点及构成。 ②颜色的搭配训练,学习扑克牌的基本色调。 智慧目标:①能让孩子在富有设计及好玩的课程中感受快乐,提高自身的设计思维。 ②用图形构成的形式感受设计美术带来视觉感,提高个人审美,也是自身情感的表现。

课前准备
1、材料准备:36色彩色马克笔、勾线笔、白卡、暗扣。详见创作ppt; 2、教学ppt;3、道具准备:一副扑克牌 4、照相机:拍摄儿童上课时的欢快场景。

上课流程
第一阶段:开场引导导入: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玩过扑克牌吗?什么叫扑克牌? 老师:是指以用纸牌来玩的游戏,称为扑克游戏,如德州扑克。一副扑克牌有54张牌,其中52张是正牌,另2张是副牌(大王和小王)。52张正牌又均分为13张一组,并以黑桃、红桃、梅花、方块四种花色表示各组,每组花色的牌包括从1-10(1通常表示为A)以及J、Q、K标示的13张牌,玩法千变万化,多种玩法。 第二阶段:探索发现(头脑风暴)导入:老师:关于扑克牌的起源还不能完全确定,不过一般认为是由法国塔罗牌演变而成。中国的纸牌游戏源远流长,远在古代周朝初,传说年幼的周成王在宫庭中与弟弟叔虞就曾玩一种“削桐叶为圭”的游戏。那时尚未发明纸张,故以树叶为玩具。又有传说大将军韩信为了使士兵减少乡愁,在军中发明了一种供娱乐用的纸牌,因其只有树叶大小,故称之为叶子戏。上自文人学士,下至平民百姓,均乐此不疲。到了明、清时期,“叶子戏”纸牌,每副有40张,分4类。牌上图案,品目甚多,有人物、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清末至民国后,纸牌长约8厘米,宽约2厘米,人们称纸牌。建国前后,潮汕民间还盛行纸牌赌博,玩法由简单的排列式而逐渐趋多种多样,每张纸牌上绘印1至10点的数码,或绘印上象棋上的“帅、仕、相、车等32字,分红、青、黑、白4色,共64张,作为排列式赌博。2至4人共赌。老师:国际性扑克牌每副52张,再加上”丑角“(Joker,亦称大小王或大小鬼)两张,共54张。这些数字的设计也都是有来历的。老师:由于扑克牌的牌数符合天文学的历法,故有扑克是历法的缩影的说法。扑克牌54张,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两张副牌分别代表太阳和月亮。扑克每一花色有13张牌,正好对应每一季13个星期,13张牌的点数相加是364,加上小王的一点是365,与一般年份天数相同;如果再加大猫的一点,那就正好是闰年的天数。扑克牌的k、q、j等共有12张,既表示一年有12个月,又表示太阳在一年中经过12个星座。 老师:扑克牌分四种花色,分别是黑桃、红桃、方角、梅花,表示春、夏、秋、冬四季。 老师:大家再来观察一下k、q、j三种牌的图案有什么不一样?老师:黑桃J:奥吉尔,中世纪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中查里曼大帝的十二位帕拉丁(Paladin,圣骑士)之一,被六仙女祝福的丹麦王子。红桃J:拉海尔,查理七世的随从,英法百年战争中的法国指挥官,圣女贞德的得力助手。方块J:方块J是谁,说法不一。赫克托尔,普里阿摩斯的儿子,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的哥哥。他是特洛伊第一勇士,被称为“特洛伊的城墙”。最后和阿喀琉斯决斗,死在对方手里。又说是查尔斯一世的侍从罗兰。梅花J:兰斯洛特,亚瑟王圆桌武士中的第一勇士,他与王后格温娜维尔的恋情导致了他与亚瑟王之间的战争。温文尔雅,又相当勇敢,而且乐于助人。他曾出发去寻找过圣杯,但由于他的骄傲使他没有成功。在王后开始进行火焰的试练时,兰斯洛特为了将她从火中救出而发动了一次不必要的战斗,这就导致了圆桌骑士的分裂。在这场战斗后,兰斯洛特为了忏悔他的罪过而当了僧侣。黑桃Q:帕拉斯雅典娜,希腊神话中掌管智慧与正义战争的女神。雅典娜是希腊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一,也是奥林匹斯三处女神之一。红桃Q:朱迪思,《圣经·旧约》的人物,朱迪思是古希伯来的美丽寡妇,亚述军入侵希伯来地区并且截断Bethulia城的水源,她色诱亚述将军霍勒费恩斯,趁其酒醉熟睡时,杀之于营帐中并割下头颅,使亚述军惊吓溃逃,因而拯救了Bethulia。方块Q:拉结(Rachel)根据《圣经·创世纪》的记载,是雅各(Jacob,犹太人的祖先)第二位和最宠爱的妻子,约瑟(Joseph)和本杰明(Benyamin)的母亲,拉班(Laban)的女儿,雅各第一位妻子利亚(Leah)的妹妹。梅花Q: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族以红色蔷薇为象征,约克王族以白色蔷薇为象征。两个王族经过蔷薇花之战后,取得和解,并把双方的蔷薇花相结。所以这位皇后手上就拿着蔷薇花。黑桃K:大卫王(King David)以色列联合王国第二任国王,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David的意思是“被蒙爱者”,传说中的所罗门王的父亲,擅长音乐和作诗,圣经记载耶稣是大卫的后裔。红桃K:查里曼大帝,法兰克国王,后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最早在木板上用凿子刻他的人物像的人,不小心使凿子滑动把上唇的胡子刮掉了。此后,红桃K牌中皆以此画为标准,因而只有红桃K牌中的国王没有胡子。方块K:凯撒大帝 盖乌斯·尤利乌斯·恺撒,罗马共和国终生执政官,凯撒在罗马帝国的硬币上是侧面像,此后四张国王K牌中,只有方块国王是侧面像,手持战斧。梅花K: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帝国国王,腓力二世(Philip II of Macedon) 之子,20岁继承王位,是个妄图统治世界的人,建立起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上游,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中亚的药杀水(今锡尔河)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 。
第三阶段:想象力延伸导入:老师:了解了扑克牌上的人物,大家再来观察下扑克牌上的人物都用了哪些颜色?老师:人物造型上有什么特点呢?
第四阶段:创作与表现导入:老师:接下来,请你来设计一张扑克牌吧!详见《创作步骤PPT》备注: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品进行难易递增。
第五阶段:欣赏与评述导入:老师:说一说你设计的扑克牌作品完成后让学生相互欣赏和评述。

课程总结:
各位家长好,今天我的课程主题是《行走的扑克牌》,今天这堂设计创想的课中,孩子学习了解到了扑克牌的由来,让孩子知道一个简单的卡片游戏其实也是蕴含了大智慧的。本课将一些设计概念以及配色原理融入到卡牌游戏中,让孩子们感受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在技法上我们既练习了线条又运用到了排线法涂色,同时还锻炼了孩子对人物造型的能力。

课后思考
小卡片里也藏着大智慧,一个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其实在于这些设计背后都凝聚着反复斟酌推敲后的巧思,每一根线条,每一种颜色都有它蕴含的深远的意义。


创造A 课程介绍
课题:行走的扑克
类型:设计创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点目标:
①了解扑克牌背后的来源及其文化
②了解扑克牌的基本色调及其风格
2.技能目标:
①仔细观察,把握扑克牌的基本造型特点及构成
②颜色的搭配训练,学习扑克牌的基本色调
3.智慧目标:
①能让孩子在富有设计及好玩的课程中感受快乐,提高自身的设计思维
②用图形构成的形式感受设计美术带来视觉感,提高个人审美,也是自身情感的表现
二、家庭作业:
自主设计扑克牌一张,注意几何图案的组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