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温馨提示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校园提示牌的作用。?
2、掌握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
3、会用颜色填充工具修改文字色彩。?
4、会设计简单的校园提示牌。?
过程与方法目标?
展示法:展示不同场合不同语言的提示牌图例,供学生观察思考。?
2、分层任务驱动法:以探究活动为基本任务,创新活动为提高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完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2、使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完整结合。
重点、难点或关键?
教学重点?
了解温馨提示牌的作用。?
2、会设计简单的校园提示牌。?
教学难点?
掌握画图软件中文字工具的使用,以及文字修改、移动的操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我们一起来玩“大家来找茬”,有3个地方不一样。(用互动课堂,展示图片)?
学生找一找。??
2、师:你们的眼睛真厉害。这是一个提示牌,你们见过提示牌吗?说一说你在哪里见过,内容是什么??
生回答??
3、?PPT展示一些提示牌。?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提示牌,你们见过吗??师:像这样亲切温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内涵丰富的提示牌,我们说是一个温馨提示牌。??
揭示课题:第9课?温馨提示牌。??
?4、师:我们学习的画图软件也能设计出漂亮的提示牌。?
师:同桌讨论一下提示牌有哪些要素组成??出示:外形、提示语、插图。??
师:提示牌就像无声的老师,提醒我们从小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学校将举办一场用画图软件设计提示牌的大赛,你们想参加吗???
生回答?
师:那老师问问,你想在学校哪个地方设计提示牌?这是其他班同学设计的作品,你们能设计出比他们更漂亮的提示牌吗??
5、师:让我们插上创意的翅膀,开始比赛吧!?
?二、画外形???????????????????????????
第一关:画提示牌外形??????
师:我们先来设计提示牌的外形。?
教师演示:用简单的图形组合出提示牌外形。?
师:老师先来设计一个外形给你们看看。可以用学过的图形组合。(画图、填充颜色)我们设计时要空出一块较大的地方,写提示语。?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画图软件设计提示牌外形。??
三:输入提示语?
第二关?
1、(1)电脑画图软件有什么工具可以输入文字呢?
(文字工具)。?师生一起找一找。?
师:文字工具怎么使用呢?请认真看老师操作哦!?
(1)?选择文字工具。?
(2)?在合适的位置,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鼠标,拖出一个虚线矩形输入框。?
(3)?输入文字,“上下楼梯??靠右走”。?
师:切换到中文输入法,输入文字。?
文字有背景颜色破坏了我们的设计,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透明模式。?
(4)?改变前景色,文字的颜色也随之改变。??
2、引导学生认识文字工具,演示使用文字工具并讲解字体属性设置。?
设问:字体太小怎么办??生回答?
师:可以单击“查看”菜单中的“文字工具栏”命令,打开“字体”属性窗口。?
设置字号、字体、文字加粗、文字倾斜、文字下划线、文字横向排列或竖向排列。?
老师有个小提醒哦!文字不能超出提示牌的外形????
活动时间(3分钟)?????????????????????
四、设计插图????
师: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漂亮的字体。?
师:虚线框宽度不够时文字会自动换行,这时如何将文字排成一排?(点击虚线框句柄进行拉动,将虚线框的宽度拉长)??
3、师:猜一猜,老师文字输入完成点空白处,虚线框消失,还能改变文字的字号吗??生回答。?
师:虚线框消失后,文字已转换为图形,无法再修
改字体和字号,但可以用颜色填充工具重新填色,可以填充成不同色彩的文字。??
3、师:请输入你们设计的提示语。??
4、学生动手操作。?
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的办法。?
(1)虚线框宽度不够时文字会自动换行,这时如何将文字排成一排?(点击虚线框句柄进行拉动,将虚线框的宽度拉长)?
(2)输入中重设字体、字号,为何文字没有反应?(选中文字后进行设置。)?
(3)文字输入完毕,虚线框消失后,想再更改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问什么无法更改?(虚线框消失后,文字已转化为文字图片,无法再修改字体与字号,但可以用颜色填充工具重新填色,可以填充成不同色彩的文字。)??
第三关?
师:请给你的提示牌加上漂亮的插图。?学生动手画一画。?
活动时间(5分钟)?? ?
?五、评价总结?????????????????
?
组织学生保存作品。??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师:咱们现在一起来评一评选一选,选最漂亮的作品参加校园提示牌设计大赛。?
这个提示牌漂亮吗?这是谁的作品?能说一说你用了哪些工具吗??
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文字工具,学会用颜色填充工具修改文字的颜色,学会设计简单的校园提示牌。?
那我们今天的课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