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高中音乐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汉族民歌课件(共19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湘版高中音乐 第三单元 第一节 汉族民歌课件(共19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12 10:19:04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听赏思考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2、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思考
1、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领唱与齐唱
2、歌曲给你怎样的感受?(音调、节奏)
音调:铿锵有力,粗犷豪放
节奏:比较固定、规整
课堂互动 听赏体验《过滩号子》知识梳理劳动号子:是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过程中创作并演唱的一种带呼号性的歌曲。北方称为“吆号子”,南方称为“喊号子”。作用:指挥劳动、协调动作、鼓舞干劲、 消除疲劳特点:律动感很强,节奏比较固定,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音调粗犷有力。演唱形式:一领众和、领唱与齐唱思考探究 你所听到的两首民歌分别属于汉族民歌的哪种体裁?为什么?
赶牲灵
无锡景
鉴赏提示:可以从歌曲的旋律、节奏、演唱场合、歌词等方面去思考探究。思考探究知识梳理1 《赶牲灵》是一首具有浓郁陕北风味的山歌,全歌有上下两个乐句组成,节奏较为自由,旋律高亢而又细腻,质朴而又风趣,语言生动,极富生活气息,把盼望赶牲灵的家人早日归来的心情,描写的惟妙惟肖。知识梳理2

《无锡景》是一首江苏小调,由四个乐句组成,旋律优美流畅、委婉细腻,节奏较为规整,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歌曲介绍了无锡的历史、风光与特产,极富有江南特色。听赏体验知识梳理 山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山上、田间、牧场劳动生活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是劳动人民表达内心思想感情的抒情小曲。(抒发感情)
特点:旋律高亢嘹亮、质朴悠扬,节奏较为自由,歌词多为即兴创作。

演唱形式: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等。

各地山歌: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的“花儿”、四川的“晨曲”等。 小调:又称小曲,泛指流行于广大城乡的一种民间歌曲。又称为“里巷之曲”。也有地方又称之为“时调”、“俗曲”、“小令”等。(叙事、表演)

特点: 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规整,结构较为严谨,感情表达比较细腻、委婉,歌词内容大多以咏唱历史、传说故事、描写自然风光、抒发离别情绪等为主

演唱形式:表演唱、独唱、对唱等。知识检测特点体裁
劳动过程中山上、田间、
牧场 城乡一领众合、领唱与齐唱独唱、对唱、领唱、合唱独唱、对唱、 表演唱 粗犷豪放、
质朴自然高亢自由、舒展悠长优美抒情指挥劳动、消除疲劳、鼓舞干劲
抒发情感叙事、 表演知识拓展 汉族民歌元素在影视音乐中的运用:
电影《金陵十三钗》
插曲《秦淮景》,
是以江苏民歌
《无锡景》
为素材进行改编填词的。知识拓展 汉族民歌元素在影视音乐中的运用: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曲《好汉歌》, 是以河南民歌
《王大娘钉缸》
为素材进行改编创作的。 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民歌,都是在历代劳动人民的口耳相传中不断加工、完善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更多的去了解、学唱中国的民歌,把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发扬光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