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4.5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课件+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物理3年中考2年模拟专题复习学案4.5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课件+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12 14:37:17

文档简介

4.5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选择题
1.(2018?天门)哪位科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了重要的物理度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2.(2019?宜昌)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 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 D.无法判断
3.(2019?福建)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  )
A.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B.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
C.市区行车禁鸣喇叭 D.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
4.(2019?广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
A.东 B.南 C.西 D.北
5.(2018?百色)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6.(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7.(2019?宿迁)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出现向后倾的现象
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8.(2019?临沂)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9.(2019?襄阳)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10.(2019?黄冈)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D.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11.(2019?黑龙江)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2.(2019?盐城)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应在木块(  )
A.未被拉动时 B.刚被拉动时 C.匀速直线运动时 D.刚刚停止运动
二.填空题
13.(2019?陕西)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__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________状态。
14.(2019?苏州)小明用力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持续飞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__;同时,他的脚感觉疼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15.(2017?贺州)小明骑着共享单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人和车的总重力与________是平衡力;停止蹬踏后,单车继续向前滑行,这是由于单车具有________。
16.(2019?江西)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力,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力。
三.作图题
17.(2019?哈尔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所受力的示意图。(画图时用实心点O表示力的作用点)
18.(2018?天门)如图所示,两个匀质长方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物体A,B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9?桂林)小蓉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阻力对运动小车的影响。
(1)实验开始前,小蓉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大家发现,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小车到达水平木板时的________越大,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越远。从而让大家更加明确了,本实验要使用________法。
(2)实验中,大家将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面与木板平面组合,然后依次将毛巾、棉布铺在木板上,开始探究小车在三种平面上的运动情况,结果发现小车直接冲出棉布末端,在仅有目前已搭建好的实验器材基础上,他们采取________的方法完成了整个实验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推理可知,同一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________。
20.(2019?内江)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________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实验开始时,由于粗心只在左盘中放入砝码,小车立即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左盘中砝码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动能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后,小车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 相等 。
1.(2019?中山市模拟)如图所示是我国篮球明星易建联投篮的图片,假如在他投篮的瞬间,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则(  )
A.篮球将静止于原来位置 B.篮球将沿斜向上运动
C.篮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篮球将沿水平方向运动
2.(2017?皇姑区一模)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 B.地球同步卫星随地球一起匀速运动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 D.小孩从平直的滑梯上匀速滑下
3.(2019?宿迁模拟)体育中考中,扔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向前的推力 B.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2019?宣州区一模)如图所示为汽车上常见的安全头枕和安全带,关于它们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车辆急刹车时,安全头枕和安全带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B.急刹车时,汽车还会向前运动一定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急刹车过程中,安全带可以减小司机的惯性从而减小伤害程度
D.汽车减速过程中,汽车的动能减小,但惯性大小保持不变
5.(2019?南通一模)如上右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静止滑下
B.采用了转换法,即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了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小
C.通过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若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6.(2019?南京二模)如图,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柄随即停止,锤头就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了。下列生活实例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与此现象不相同的是(  )
A.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 B.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被子上的灰尘脱落
C.小明从滑梯上滑下,速度越来越大 D.箭离开弓弦后,能飞行一段的距离
7.(2019?藁城区模拟)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推一个物体没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秋千处于平衡状态
C.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
D.静止的物体可能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能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8.(2018?双清区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实验装置,由于木块与桌面存在摩擦力,当右盘放150g砝码,左盘放100g砝码木块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调整的可能是(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  )
A.向左再加50g砝码 B.将右盘砝码取下50g砝码
C.向左再加100g砝码 D.向左再加150g砝码
9.(2019?漳州二模)下列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
A.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B.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 D.在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10.(2019?盐城模拟)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起以速度ⅴ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11.(2019?南昌模拟)考试时,你肯定带了文具盒,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下列受力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受力
12.(2019?常州模拟)校运动会爬杆比赛,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度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摩擦力为f2,则(  )
A.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B.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13.(2019?内乡县二模)如图所示,将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据球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B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カ,若小球摆动到C点时,所受的力都消失了,则小球将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14.(2019?道里区一模)如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不应站的位置是图中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你做出判断依据的定律是________。
15.(2019?南昌模拟)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16.(2019?苏家屯区二模)图中(忽略绳重及绳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1N物体B重5N,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恰能向右匀速运动;当用5N的拉力水平向左拉物体A时,原来静止的物体A将会________(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保持静止”)。
17.(2019?黔东南州二模)如图所示烧杯放在斜面上,重为5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里,画出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18.(2019?盐城模拟)如图,画出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力的示意图。
19.(2019?巴州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小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1)小明在实验中,需要将小车放在斜面的同高度释放,是为了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________。
(3)伽利略通过类似的实验分析,并推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那么小车将________。
(4)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__定律。
20.(2019?盐城模拟)如图甲是小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雨将卡片上的两根细线分別跨过支架的轮,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铛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__改变拉力大小。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将卡片________,释放吋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个条件是________。
(4)保持右侧滑轮的位置不变,降低左侧滑轮的高度,在两细线上各挂个钩码时,小卡片(能/不能)________平衡。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菡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小的实验,当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力________(平衡/不平衡)同学们认为小雨的实验优于小函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5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一.选择题
1.(2018?天门)哪位科学家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了重要的物理度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A.爱因斯坦 B.牛顿 C.伽利略 D.亚里士多德
【答案】B
【解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得出来的;为了纪念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作为力的单位。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2.(2019?宜昌)研学旅行途中,小明同学坐在匀速直线行驶的动车上,他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有一包餐巾纸掉落,则这包餐巾纸掉落的位置在(  )
A.小明前排乘客身上 B.小明的身上 C.小明后排乘客身上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动车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餐巾纸掉落,由于惯性餐巾纸仍然保持与动车相同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向前运动,由于餐巾纸处于小明正上方行李架的书包里,所以会刚好落在小明的身上。选B。
【点评】此题考查惯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度不大,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2019?福建)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  )
A.乘车时系好安全带 B.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
C.市区行车禁鸣喇叭 D.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
【答案】A
【解析】A、系安全带是防止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撞击车体而发生事故,属于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符合题意。B、列车从人的面前经过时,由于列车的快速行驶,造成人和列车空气流动速度增大,空气压强减小,人外侧空气流动速度几乎不变,压强几乎不变,人外侧压强大于人和列车之间的压强,容易把人压向列车的方向,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外。与惯性无关。故B不合题意。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噪声的声源处减弱噪声,与惯性无关。故C不合题意。D、夜间驾驶室外的光线是比较暗的,若打开驾驶室内的灯,室内物体的光线是比较强的,就可以通过前挡风玻璃在车前形成一个虚像(平面镜成像),干扰司机的视线;与惯性无关。故D不合题意。选A。
【点评】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在有些情况下对我们有利,我们要充分利用惯性;在有些情况下,惯性对我们有害,我们要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
4.(2019?广州)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B
【解析】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时,小球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会向装置运动的相反方向运动;从图2的俯视图可知,小球由于具有惯性而向北运动,则说明装置是向南运动的,故B正确;选B。
【点评】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5.(2018?百色)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进一步推理抽象概括可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D
【解析】A、实验中,我们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下滑,目地是为了让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都相同,便于比较,故A错误;B、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错误;C、实验表明:小车在木板表面运动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远,故C错误;D、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慢。由此推理得出:假如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概括出来的,故D正确。选D。
【点评】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
6.(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答案】D
【解析】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缘故,故A错误;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而不是锤柄的惯性,故B错误;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窗帘运动时,浮尘由于惯性将保持静止状态,脱离窗帘,是利用浮灰的惯性,故C错误;D、泼水时,盆和水是运动的,当盆受力静止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被泼出,故D正确。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现象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习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用所学惯性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7.(2019?宿迁)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B.行驶的汽车急刹车时,乘客会出现向后倾的现象
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因为推力小于摩擦阻力
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答案】A
【解析】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A说法正确。B、乘客和汽车原来都是运动的,汽车急刹车,乘客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乘客要向前方倾倒,故B说法错误。C、用力推桌子,桌子静止不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方向上桌子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平衡,则二力的大小相等,故C说法错误。D、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说法错误。选A。
【点评】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主要区分。
8.(2019?临沂)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
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
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D
【解析】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做减速运动,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所以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冰面同时给运动员一个反作用,所以运动员就会前进,故D正确。选D。
【点评】以冬奥会部分比赛项目的场景为内容,考查了与力学相关的多个知识点,都是较基础的力学知识,应熟练掌握。
9.(2019?襄阳)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 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
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的方向是相同的,不属于平衡力,故A错误;B、木块处于静止,在竖直方向上受两个力,即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和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方向是垂直的,不属于平衡力,故C错误;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平衡力认识和理解,要熟练掌握平衡力的条件,知道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到的力是平衡的。
10.(2019?黄冈)中央电视台《是真的吗》某期节目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将一根绳子穿过内壁和端口光滑的空心圆筒,绳子上端系一个金属球,下端与装有皮球的网袋连接。转动空心圆筒,使金属球转动(如图)。随着转速加大,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金属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D.实验表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
【答案】D
【解析】A、网袋静止时,它受到的总重力与它对绳子的拉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C、金属球转动过程中,它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大小不相等,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金属球的运动状态改变(或者说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故BC错误;D、金属球转动过程中,网袋受到向上的拉力,网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说明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力。故D正确。选D。
【点评】此题考查平衡力的辨别、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属于中考常见题型。
11.(2019?黑龙江)超市里,小明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购物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与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B
【解析】A、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不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不是平衡力。说法错误。B、购物车所受的推力与地面对购物车的摩擦力,这两个力受力物体都是购物车,两个力的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是平衡力。说法正确。C、购物车所受的重力与购物车对地面的压力,这两个力方向都竖直向下,既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D、购物车对小明的力作用在小明的胳膊上,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作用在脚上,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说法错误。选B。
【点评】判断是平衡力还是相互作用力,抓住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有一个条件不符,也不是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12.(2019?盐城)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应在木块(  )
A.未被拉动时 B.刚被拉动时 C.匀速直线运动时 D.刚刚停止运动
【答案】C
【解析】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且此时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平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可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二力平衡的理解,属于基础题。
二.填空题
13.(2019?陕西)如图所示,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鸡蛋由于具有________并未随纸片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________状态。
【答案】惯性;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用尺子快速水平击打盖在杯口的硬纸片,该硬纸片由于受力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方向飞出去,杯口的鸡蛋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随纸板一起飞出。假设纸片飞出后不再受任何力的作用,纸片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点评】本题考查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属于基础题。
14.(2019?苏州)小明用力将足球踢出后,足球在空中持续飞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__;同时,他的脚感觉疼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答案】惯性;相互。
【解析】踢出去的足球,离开脚后,由于惯性,足球仍在空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能够继续飞行一段距离;
用力踢足球时,脚对球施加力的作用,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球也对脚施加反作用力,因此脚感到疼;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的相互性以及惯性的知识,属于力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5.(2017?贺州)小明骑着共享单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人和车的总重力与________是平衡力;停止蹬踏后,单车继续向前滑行,这是由于单车具有________。
【答案】地面对单车的支持力;惯性。
【解析】小明骑着共享单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前进,人和车的总重力与地面对单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停止蹬踏后,由于单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所以单车继续向前滑行。
【点评】本题考查二力平衡的判断、惯性的有关问题,充分利用了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了物理来自于生活。
16.(2019?江西)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________力,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力。
【答案】相互作用;平衡。
【解析】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灯对电线有向下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电线对灯有向上的拉力,所以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都作用在电灯上),所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
【点评】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容易混淆,注意区分: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是一个受力物体,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力是两个受力物体,发生在两个物体之间。
三.作图题
17.(2019?哈尔滨)如图所示,请你画出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壶所受力的示意图。(画图时用实心点O表示力的作用点)
【答案】见解析
【解析】过重心O沿竖直向下的方向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等长的线段,分别表示重力和支持力,如图所示:见解析
【点评】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18.(2018?天门)如图所示,两个匀质长方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拉力F作用在物体B上,使物体A,B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请作出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A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B对A的支持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作用点可以画在物体A的重心上,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点评】解答本题应注意A只受重力与支持力,由于A与B物体间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物体A在水平向上不受摩擦力。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9?桂林)小蓉和同学们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阻力对运动小车的影响。
(1)实验开始前,小蓉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大家发现,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小车到达水平木板时的________越大,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越远。从而让大家更加明确了,本实验要使用________法。
(2)实验中,大家将可调节倾斜角度的斜面与木板平面组合,然后依次将毛巾、棉布铺在木板上,开始探究小车在三种平面上的运动情况,结果发现小车直接冲出棉布末端,在仅有目前已搭建好的实验器材基础上,他们采取________的方法完成了整个实验探究过程。
(3)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推理可知,同一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________。
【答案】(1)初速度;控制变量;(2)减小斜面倾斜角度;(3)越小;慢;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1)小蓉让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下滑,小车在斜面上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滑下时,转化成的动能越大,小车到达水平木板时的初速度越大,小车在水平木板上运动距离越远;实验中控制下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高度,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2)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与高度有关,小车直接冲出棉布末端说明速度过大,因此需要控制速度变小,减小斜面倾角即可;(3)通过实验分析可知,水平面越光滑,同一运动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推理可知,同一运动小车如果不受阻力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点评】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知道在此基础上经过推理可得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解此类问题一定要注意思考实验的意义,并能根据所学的其他物理知识分析。
20.(2019?内江)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________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在实验开始时,由于粗心只在左盘中放入砝码,小车立即向左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左盘中砝码的重力势能将________,动能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后,小车静止在桌面上,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的大小 相等 。
【答案】(1)摩擦力;(2)变小;变大;(3)相等。
【解析】(1)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将滑动摩擦力变为滚动摩擦力,大大减小了摩擦,减小了摩擦对实验的影响;(2)小车向左运动过程中,左盘中砝码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将变小,砝码的速度增大,动能将变大;(3)当两个盘中分别放上两个相同的砝码后,由于砝码的重力相同,这两个力产生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小车就能保持静止,说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是初中物理的一个基本的、重要的实验,也是常考内容,一定要掌握其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步骤等问题。
1.(2019?中山市模拟)如图所示是我国篮球明星易建联投篮的图片,假如在他投篮的瞬间,所有外力全部消失,则(  )
A.篮球将静止于原来位置 B.篮球将沿斜向上运动
C.篮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篮球将沿水平方向运动
【答案】A
【解析】在他投篮的瞬间,篮球处于静止状态,若所有外力全部消失,篮球将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A正确、BCD错。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明确在投篮的瞬间篮球的运动状态是关键。
2.(2017?皇姑区一模)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的是(  )
A.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 B.地球同步卫星随地球一起匀速运动
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 D.小孩从平直的滑梯上匀速滑下
【答案】D
【解析】A、抛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故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地球同步卫星随地球一起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改变,故B错误;C、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小孩从平直的滑梯上匀速滑下,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故D正确。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标志是包括速度和方向两个方面,只要其中之一改变,就说明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3.(2019?宿迁模拟)体育中考中,扔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向前的推力 B.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的作用
C.实心球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C
【解析】扔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向前运动,实心球在空中运动时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不受向前的推力;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B错误;实心球扔出后,仍然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实心球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缘故,故C正确,D错误。选C。
【点评】了解惯性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并能与实际现象相结合,可顺利解答此题。
4.(2019?宣州区一模)如图所示为汽车上常见的安全头枕和安全带,关于它们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车辆急刹车时,安全头枕和安全带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B.急刹车时,汽车还会向前运动一定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C.急刹车过程中,安全带可以减小司机的惯性从而减小伤害程度
D.汽车减速过程中,汽车的动能减小,但惯性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D
【解析】A、有了头枕,能减小因汽车突然加速或被后车撞上对司机造成的伤害,故A错误;B、急刹车时,汽车还会向前运动一定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B错误;C、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乘客可系上安全带,这样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而不能减小惯性,故C错误;D、动能大小与速度有关,汽车减速过程中,汽车的动能减小,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汽车减速过程中,惯性大小保持不变,故D正确。选D。
【点评】生活中对于惯性的应用和防止很多,要注意结合惯性的内容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多总结。
5.(2019?南通一模)如上右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每次实验时,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静止滑下
B.采用了转换法,即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了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小
C.通过实验表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若运动的小车不受阻力,将一直运动下去
【答案】C
【解析】A、该实验要比较的是小车在阻力不同的路面上滑行的距离,这样就要求我们控制变量:初速度,而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可以保证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故A正确;B、由题知,实验中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大小,通过小车在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反映了力对运动的影响大小,用到了转换法,故B正确;C、从上述实验中,可以得出结论是: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C错误;D、实验采用了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理想状态下小车的运动情况: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科学推理法,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6.(2019?南京二模)如图,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柄随即停止,锤头就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了。下列生活实例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与此现象不相同的是(  )
A.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 B.用力拍打刚晒过的被子,被子上的灰尘脱落
C.小明从滑梯上滑下,速度越来越大 D.箭离开弓弦后,能飞行一段的距离
【答案】C
【解析】当铁锤松动时,将锤子倒着举起来向下撞击地面,原来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碰到坚硬的地面后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故此时锤头能紧紧的套在锤柄上;A、汽车紧急刹车,车上的人会向前倾,是因为人有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用手拍打刚晒过的被子上的灰尘,被子运动,灰尘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在重力作用下掉在地上,故B不符合题意;C、小明从滑梯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速度越来越大,故C符合题意;D、箭离开弓弦后,由于惯性仍能向前飞行,故D不符合题意。选C。
【点评】对于惯性的问题的解释应这样:先确定原来的运动状态,由于某种情况其某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而另一部分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7.(2019?藁城区模拟)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力推一个物体没能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秋千处于平衡状态
C.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的大小等于摩擦力
D.静止的物体可能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也可能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答案】D
【解析】A、用力推一个物体没能推动,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推力等于摩擦力,故A错误;B、秋千荡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秋千仍受重力和拉力,二者不平衡,所以秋千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B错误;C、用力沿斜面向上推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推力还要用来克服物体的重力,因此推力的大小大于摩擦力,故C错误;D、静止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也可能会受静摩擦力的作用,比如人行走时,脚向后蹬地面,此时地面会给脚一个向前的静摩擦力。故D正确。选D。
【点评】了解平衡状态的含义,会判断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同时深入理解静摩擦力的特点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2018?双清区模拟)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实验装置,由于木块与桌面存在摩擦力,当右盘放150g砝码,左盘放100g砝码木块刚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木块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调整的可能是(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  )
A.向左再加50g砝码 B.将右盘砝码取下50g砝码
C.向左再加100g砝码 D.向左再加150g砝码
【答案】C
【解析】在左盘中放质量为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质量为150g砝码时,木块恰好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了向右拉力、向左的拉力和摩擦力,且这三个力平衡,所以G左+f=G右,即:f=G右﹣G左=(m右﹣m左)g=(0.15kg﹣0.1kg)×10N/kg=0.5N,当木块向左运动时,摩擦力方向向右,由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摩擦力不变,又因为物体仍然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拉力与木块受到向左的拉力平衡,所以G左′=f+G右=0.5N+0.15kg×10N/kg=2N,由此左盘中砝码要增加,增大的砝码重力:△mg=G左′﹣G左=2N﹣0.1kg×10N/kg=1N,△m=0.1kg=100g。故ABD错误,C正确。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重点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判断,明确一般情况下,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9.(2019?漳州二模)下列物体中受力平衡的是(  )
A.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 B.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
C.沿光滑斜坡滚下的小球 D.在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答案】D
【解析】A、竖直向上抛出的石子,由于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做减速运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B、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火箭,加速向上运动,因此火箭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受非平衡力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D、在直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改变,因此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D符合题意。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注意判断平衡力的方法,先判断物体的状态,然后根据物体的状态分析是否受平衡力作用。
10.(2019?盐城模拟)如图所示,木块置于小车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车和木块起以速度ⅴ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以下三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①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
②小车对木块的摩擦力与木块受到的水平拉力
③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
A.① B.②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①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向下的重力、木块对它向下的压力和地面对它向上的支持力,则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小车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②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由于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向右做匀直线运动),所以还一定受到小车对木块向左的摩擦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③小车对木块有向左的摩擦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小车受到木块向右的摩擦力,同时小车还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因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地面对小车的摩擦力与木块对小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综上所述,②③是一对平衡力。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平衡力的辨别,关键是要用分割思想,分别对两个物体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属易错题。
11.(2019?南昌模拟)考试时,你肯定带了文具盒,针对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下列受力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文具盒受到重力、桌面的支持力和桌面压力的作用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它不受力
【答案】B
【解析】A.文具盒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桌面的支持力,桌面对文具盒的压力是支持力,故A错误;B.文具盒处于静止状态,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它们是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的,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文具盒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支持力,故D错误。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判断,要注意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关键看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2019?常州模拟)校运动会爬杆比赛,小明第一个爬到杆顶。如图所示,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此时他受到的摩擦力为f1;片刻后,小明适度减小握杆子的力量使自己匀速滑下,此时他受到摩擦力为f2,则(  )
A.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B.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上,f1=f2
C.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D.f1竖直向上,f2竖直向下,f1=f2
【答案】B
【解析】小明紧紧握住杆子保持静止时,其重力与静摩擦力平衡,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fl的方向竖直向上,且f1=G;匀速下滑时,其重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则f2的方向竖直向上,且f2=G,所以f1=f2.故B正确。选B。
【点评】本题运用平衡条件分析生活中的摩擦问题,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求解摩擦力的大小。
13.(2019?内乡县二模)如图所示,将摆球从A点静止释放,据球在A、C两点间来回摆动,B为最低点不计空气阻カ,若小球摆动到C点时,所受的力都消失了,则小球将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
【答案】处于静止状态;原来速度为零的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
【解析】当小球摆动到最高点C时,其速度为零,若此时所受的力都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小球的速度将保持为零,即小球将处于静止状态。
【点评】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括条件和结果;还要明确物体受到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4.(2019?道里区一模)如图是汽车拉力赛途经的一段“S”形水平弯道,为了更安全,现场观众不应站的位置是图中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你做出判断依据的定律是________。
【答案】乙、丙;惯性定律。
【解析】由图可知,当汽车在赛道上行驶时,如果汽车失去控制,由于惯性汽车将会沿原来运动的方向冲出,即会冲到图中的乙区或丙区,而人在甲区和丁区是相对安全的,所以现场观众不应站的位置是图中乙、丙。
【点评】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能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和静止状态的性质,要注意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15.(2019?南昌模拟)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______(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汽车在做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
【答案】不是;加速。
【解析】(1)图中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斜向上的拉力,这两个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2)当汽车加速运动时,小球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小球以原来较小的速度运动),所以小球就向后偏,即根据小球向后偏可知汽车做加速运动。
【点评】物体具有惯性而表现出来的惯性现象以及平衡力的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多观察,多实验,多体会。
16.(2019?苏家屯区二模)图中(忽略绳重及绳与轮的摩擦)动滑轮重1N物体B重5N,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恰能向右匀速运动;当用5N的拉力水平向左拉物体A时,原来静止的物体A将会________(填“向左运动”、“向右运动”或“保持静止”)。
【答案】保持静止。
【解析】由图知,当物体A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匀速运动时,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摩擦力f和绳子向右的拉力F,忽略绳重及绳与轮的摩擦,则绳子的拉力F=(G+G动)=×(5N+1N)=3N,所以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滑=F=3N;
若能拉动物体匀速向左运动,此时物体A受向左的拉力F′、向右3N的拉力和3N的摩擦力,则向左的拉力应为:F拉=F+f滑=3N+3N=6N,因为施加向左的拉力F拉′=5N<6N,所以不能拉动物体,即物体将保持静止。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摩擦力大小与方向的判断及定滑轮特点的应用,理解摩擦力产生的原因是解答的关键。
17.(2019?黔东南州二模)如图所示烧杯放在斜面上,重为5牛的小球静止在水里,画出小球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悬浮在水中的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二者是一对平衡力即F浮=G=5N,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过小球的重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如图所示: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为:一画简图二定点,三画线,四画尖,五把力的符号标尖边。按照这个作图步骤,很容易能够画出指定力的示意图。
18.(2019?盐城模拟)如图,画出静止在桌面上的木块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见解析
【解析】木块静止在桌面上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也可画在木块的重心上;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其大小相等,则所画线段的长度相等;如图所示:
【点评】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是平衡力的长度要相等。
19.(2019?巴州区一模)如图所示是小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过程:
(1)小明在实验中,需要将小车放在斜面的同高度释放,是为了________。
(2)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________。
(3)伽利略通过类似的实验分析,并推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那么小车将________。
(4)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________定律。
【答案】(1)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同,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程度不同,阻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3)做匀速直线运动;(4)惯性。
【解析】(1)每次都让小车自斜面上同一高度从静止开始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滑到水平面上时具有相同的速度;(2)小车在不同的水面上运动的距离不同,说明摩擦阻力的大小不同,对小车运动状态的影响程度不同,阻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3)通过类似的实验分析并推论可得出:如果小车不受阻力,那么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4)由基本知识可知,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
【点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得出阻力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进而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运动物体在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并体现了物理研究的基本思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20.(2019?盐城模拟)如图甲是小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雨将卡片上的两根细线分別跨过支架的轮,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铛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________改变拉力大小。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将卡片________,释放吋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个条件是________。
(4)保持右侧滑轮的位置不变,降低左侧滑轮的高度,在两细线上各挂个钩码时,小卡片(能/不能)________平衡。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菡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小的实验,当木块静止时,木块受到的力________(平衡/不平衡)同学们认为小雨的实验优于小函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钩码个数;(2)旋转一定角度;(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4)能;(5)平衡;木块在水平方向还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解析】(1)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里的大小;(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旋转一定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松开手后观察小卡片能否平衡;
(3)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个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个小卡片不能平衡,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4)因为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定滑轮,定滑轮的位置虽然不等高,但是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时,小卡片还是处于静止状态;
(5)当木块静止时,木块仍然处于平衡状态,木块还受平衡力的作用;小雨的实验优于小菡的实验的原因是:在小菡的实验中,木块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小雨的实验中,纸片被悬空,就消除了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点评】探究平衡力条件的实验要尽量简化实验,用静止状态来代替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物体,简化实验,便于操作。
课件22张PPT。4. 5 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 中考一轮复习3+2 全国版1.物体受到 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状态或 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2.作用在 物体上的 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 ,并且在
上,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3.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 或 运动状态,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物体处于 状态。
4.应用二力平衡(1)∵物体 或 运动, ∴ 二力 ,∴F1=F2 。
(2)∵物体受二力 ∴ 物体 或 运动。
一、二力平衡平衡静止 匀速直线 两 同一 相等匀速直线匀速直线 同一条直线相反两静止状态 静止平衡平衡静止匀速直线5.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 的作用时,总保持 状态或 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 。
6.牛顿第一定律是在 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 而概况出来的。我们周围的物体,都有受到 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从这个定律得出的一切推论,都经受了实践的检验。牛顿第一定律已经成为公认的物理学基本定律 。二、牛顿第一定律力静止匀速直线 推理第一定律 大量 经验事实之一力7.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的性质叫做惯性。一切物体都有 。物体的质量大,惯性 。惯性与物体运动快慢、是否受力等 关。
由于 ,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 ;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

8.用惯性和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解释现象。先陈述研究对象的原来运动状态;再将研究对象分两个层面:物体的 部分受力作用,由 变为 ;由于惯性,物体 部分保持原来 状态。所以,物体会 。【答题模板】
例如:坐在静止客车上的乘客,当客车突然启动,乘客会向后倾倒?三、惯性不变惯性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静止状态 大无惯性因为乘客原来是静止的;当客车突然启动,乘客的身体下部脚受力的作用,由
变为向前运动;由于惯性,人的身体 部保持原来 状态,所以乘客会向 倾倒。
为什么坐在前排的乘客必须系好安全带?
前排乘客随车向前运动。当客车突然刹车,人的身体下部受力的作用,由 变为静止;由于惯性,人的身体 部保持原来向前 状态,所以,乘客会向
倾倒,系好了安全带,避免由于 造成伤害。
利用惯性——跳远助跑,提高跳远成绩!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 ,在空中继续 ,以提高成绩。
三、惯性前进运动 前惯性静止上静止后上运动 惯性考点一:二力平衡例1(2019?赤峰)如图所示,一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小明同学用5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木箱,但未推动。下列二力平衡的是(  )
A.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
B.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
C.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地面对木箱向上的支持力
D.木箱对地面向下的压力、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解析】地面对木箱向左的摩擦力、人对木箱向右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B变式跟进1(2019?攀枝花)某同学和家人在外出旅游途中,车抛锚在水平路面上,家人试图推动汽车但没有推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车未被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
B.车未被推动是因为人推车的力小于车推人的力
C.人对车的推力和车对人的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车受到的支持力和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解析】人推车的力与车推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C。C变式跟进2(2019?兰州)对于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复兴号”列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列车所受重力和列车对铁轨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列车所受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列车对铁轨的压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析】列车所受的重力和铁轨对列车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C考点二:牛顿第一定律例2(2019?铜仁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变式跟进3(2019?益阳)雨伞在雨中快速旋转(从上往下看沿逆时钟方向),伞骨末端的雨滴被甩出。如图中能正确表示雨滴P被甩出瞬间运动方向的是(  )
A.竖直向下 B.沿伞骨方向 C.水平向右 D.水平向左
【解析】由图知,雨伞在雨中快速旋转(从上往下看沿逆时钟方向),原来雨滴随雨伞逆时针转动(即在水平面做圆周运动),伞骨末端的雨滴被甩出时,雨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会沿切线方向被甩出,即该瞬间雨滴的运动方向为水平向右。C 变式跟进(2019?镇江)用图示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应选__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滑块;小军进行了如下实验:①让滑块从斜面上A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棉布上的位置;②移开棉布,让滑块从B处由静止开始滑下,记下滑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则滑块两次滑行时的惯性大小________,小军实验中错误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为了保证物体的质量相同,选用同一滑块,因为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为质量相同所以惯性相同,小军没有把滑块放在同一位置,不能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同一相同没有把滑块放在同一位置,不能控制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考点三:惯性例3(2019?常州)前行的公交车内,某时刻悬挂在横杆下的拉手突然向公交车的右侧飘起,公交车正在(  )
A.直行急加速 B.直行急刹车 C.向左急转弯 D.向右急转弯【解析】挂在横杆下的拉手随车一起运动,以公交车为参照物时,拉手向公交车的右侧飘起,是由于拉手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原来的运动状态,可能是公交车向左急转弯。
C变式跟进5(2019?河北)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系安全带 B.旋转生、熟鸡蛋 C.跳远助跑 D.撞击锤柄
【解析】汽车驾驶员和乘客必须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汽车突然减速时,人由于惯性而带来伤害。A 变式跟进6 (2019?泰安)关于惯性,下列四个现象对应的说明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说明衣服有惯性
B.子弹离开枪膛,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
C.汽车突然快速启动,车上的人会向后倾,说明汽车有惯性
D.运动员将足球顶出后,足球继续运动,说明运动员有惯性【解析】子弹离开枪膛后,由于惯性仍能向前飞行,说明子弹有惯性。
B1. (2019?嘉兴)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小明用剪刀将图中静止的薄塑料片从中间剪断,他要研究的是这两个力是否(  )
A.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B.方向相反
C.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大小相等
C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断,即成了两个物体,此时卡片不能平衡,即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2. (2019?邵阳)一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受到的推力是一对平衡力
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二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
3. (2019?铜仁市)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凭空想象出来的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不受力的物体,只能保持静止状态
D.如果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D如果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原有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4. (2019?巴中)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分别标记出小车在水平面的毛巾、棉布、木板表面的停止位置。 (1)小车在相同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__相同;
(2)标记a是小车在________(选填“毛巾”、“棉布”、“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分析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选填“快”、“慢”); (3)在此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可知观点________(选填“A”或“B”)是正确的; A.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相同水平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________有关。
木板速度慢A高度 (1)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2)图中标记a的距离最远,说明其表面是最光滑的,是小车在木板表面停下来的位置,由实验现象可知: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前进的越远;(3)由实验现象推理可知,物体不受力时,可以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因此可得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而不能维持物体运动状态,故A正确;(4)物体的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根据实验现象,若让同一小车从不同高度处滑下,发现高度越高,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越远,由此得出结论:小车的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小车所处的高度有关。 5. (2019?贵阳)如图所示在平直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小车中,有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车厢右壁,另一端连接至小车底板的木块上,弹簧此时处于原长状态并保持水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木块突然压缩弹簧,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B.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则小车一定在做加速运动
C.若木块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则小车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若弹簧未发生形变,则小车一定在做匀速运动 原来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弹簧也随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若木块受到向右的摩擦力,说明木块向左运动或有向左运动的趋势,则这种情况是由于小车突然加速,而木块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从而造成木块向后运动或有向后运动的趋势。B6. (2019?随州)很多同学喜爱排球运动,一个漂亮的扣杀会赢得无数掌声。一次扣球往往包含着“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一连串流畅的动作。试分析这一过程中包含的物理知识。 示例:在运动员起跳上升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此例不可再用)请考生另列两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起跳时,人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人一个向上的力“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一连串流畅的动作包含的物理知识:①起跳时,人给地面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给人一个向上的力。②空中击球时人给球一个力,这个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③运动员落地时,运动员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空中击球时人给球一个力,这个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感谢欣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