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海滨小城 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19 海滨小城 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2 17:4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9 海滨小城 教学实录
  一、激情导入,诱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告别奇丽的五彩池,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具有南国风光的美丽的海滨小城。(出示CAI 课件:海滨小城全景图)大家想去吗?(拿出写有“海滨之旅”字样的导游旗)
  生:想!
  师:(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在哪里?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美不美?
  生:我想知道海滨小城是什么样?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那么,海滨小城到底什么样叫?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可以默读、轻声读、大声读,也可以站起来读。读完之后,再说说海滨小城到底是什么样。
  师:读了课文谁想告诉大家海滨小城是什么样?
  生:海滨小城又美丽又整洁。
  师:作者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哪几处景物呢?
  生:大海、沙滩、庭院、公园、街道五处景物。
  师:这五处景物,哪些内容是写海滨的,哪些内容又是写小城的?
  生:大海、沙滩是写海滨的,庭院、公园、街道是写小城的。
  三、导游介绍,导学“海滨”
  师:现在我们就随作者一起走进这美丽、整洁的海滨小城,去尽情游览、用心感受它的美吧。
  (一)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的要求,自学描写海滨美丽景色的内容。(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读、自学)
  师:老师现在来检查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情况。这部分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有大海、机帆船、军舰、海鸥、云朵。
  生:还有贝壳、鱼、虾、蟹和海螺。
  师:大海有什么特点?
  师:(出示CAI课件:大海图)看,这就是浩瀚的大海。“浩瀚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
  生:无边无际的大海。
  师:那“浩瀚”是什么意思?
  生:无边无际的样子。
  师:作者在描写其他景物时,都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颜色。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蓝色、银白色、灰色、金黄色、青色。
  生:各种花纹、银光闪闪也表示颜色。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些颜色。
  生:五颜六色。
  生:五光十色。
  牛:五彩缤纷。
  生:绚丽多彩。
  生:色彩斑斓。
  师:这一部分对海滨景色的描写突出了颜色,课文中所描绘的景物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展示了海滨的美丽。
  师: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朗读课文,来体会体会海滨的美。
   (二)
  师:这美丽的海滨是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把自己家乡的这个海滨描绘得绚丽多彩。如果你也生活在这座海滨小城,大家去你的家乡游览,你怎样向大家介绍海滨的景色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美丽的画面,给我们当一回小导游。好,同桌先互相练习说一说,马上看谁能当小导游。(学生互相当导游练说)
  师:(出示CAI课件:海滨美景图)(挥动着导游旗)谁愿意给我们当导游?(学生纷纷举手)
  师:好,你来。(生解说略)
  生:(一学生刚说完,有位女生立即举手)老师,他导游得不错,但没我导游得好。因为我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话导游。
  师:那行!你给我们导游。(生解说略)
  师:这位同学还真像一位专业导游员。你去旅游见过导游解说吧?
  生:我爸爸就是导游,我去桂林导过游。
  师:你真棒!这面导游旗就送给你了,希望你以后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游小姐。(生笑,鼓掌)
  (三)
  师:美丽的海滨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那么,作者为什么能写得如此生动,使我们难忘呢?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屏显:1.作者观察景物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的?2.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3.是抓住景物的什么特点观察的?)
  师: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思考,然后分组讨论、交流,互相评议。
  师:请各组汇报讨论情况。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是站在街道的尽头观察的。
  师:请说说理由。
  生:因为课文中说“人们走到街道的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是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观察的。因为作者站在小街的尽头,先远望大海,再近看沙滩。
  生:我们组认为作者是抓住景物色彩这个特点来写的。因为作者在写海滨的景物时都加上了表示颜色的词语,突出了海滨景物的色彩美。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呢?
  生:因为作者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师:对,正是由于作者站在小城的尽头,按照由远到近的顺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色彩进行描写,所以海滨的美丽才给我们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我们要注意学习作者这种观察、描写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齐读一遍“学法指导”。(屏幕:学法指导:观察、描写一处景物要注意“三要”:1.要确定观察点。2.要按一定顺序。3.要抓景物特点。)
  四、游客拍照,导学“小城”
  师:刚才我们游览了美丽的海滨,现在我们再到小城里走一走,看一看,去欣赏这具有南方特色的小城风光。
  师: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后四个自然段写小城景色的这部分内容。看谁能准确找出概括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一句话。(生读书、勾画、交流)
  师:同学们都是“游客”。现在我们到小城去逛逛,请用你随身携带的“照相机”,拍下你最喜欢的一处景物,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下面开始互相交流、评议。(生交流、评议)
  师:谁愿意把你拍的最美的一处景物介绍给大家?我们共同来欣赏欣赏。
  生:我拍的是小城的庭院。庭院栽了很多树,初夏时节,满院飘香,风凰树花开得火一样红、真美啊。(出示CAI课件:庭院美景图)
  生:我拍的是小城的公园。公园里榕树很多,环境优美。榕树叶像撑开的绿绒大伞,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出示CAI课件:公园美景图)
  生:我拍的是小城的街道。街道十分干净,它是用细沙铺成的,走在上面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非常舒服。(出示CAI课件:街道美景图〕
  师:同学们拍摄的小城的这几处景物,分别抓住了庭院、公园,街道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这座小城所特有的美丽与整洁。[点评]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物“拍照”,也就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学习,选择自己欣赏的语言文字品味,可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诱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
  师:现在,请同学们用赞美的语气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生齐读)
  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后四个自然段,体会体会小城的美。(生自读课文)
  师:那么,作者又是怎样观察小城的呢?请同学们自己分析、探究,比较一下作者观察小城和观察海滨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五、质疑释疑,深化理解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同学们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若有可以提出来讨论。
  生:老师,课文中说“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那贝壳怎么能寂寞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位同学理解,请帮帮忙。
  生:寂寞就是孤单、孤独、冷清的意思。
  生:课文中说贝壳寂寞,并不是指它孤单、冷清,而是说这里的贝壳很多。
  生:贝壳遍地都是,这里的孩于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它,贝壳就显得寂寞。
  师:谁还有不同的见解?贝壳仅仅是多吗?
  生:贝壳不仅很多,而且很美。
  生:课文中说,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沙滩上都有,写出了贝壳的色彩美。
  生:这说明多姿多彩的贝壳把沙滩打扮得很美丽。
  生:这和下文“船队-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形成了对比,也写出了沙滩的美。
  生:作者写贝壳寂寞,实际上写出了沙滩的静态美。
  生:对,贝壳的“寂寞”写出了沙滩的静态美,而船队的“喧闹”则写出了沙滩的动态美。
  师:说得很好。从对这个词语的理解,你能体会到什么吗?
  生:我体会到理解词语不能只看它的字面意思。生:我体会到理解词语要结合课文内容。
  生:我体会到理解同语还要联系上下文。
  生:我体会到理解词语还要看它在课文中所起的作用。
  师:同学们很会动脑思考。我们理解词语,不仅要理解它的本义,还要结合课文内容、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来理解它在课文中的意思和所起的作用。
  六、总结全文,欣赏体会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游览了海滨小城,领略了这里的美丽风光,体会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还懂得了观察景物的一般方法。
  师:海天辽阔,小城玲珑,浑然一体,美不胜收。下面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迷人的海滨小城(出示CAI课件:根据课文所描写的景物制作的数幅美景图,动感显示,音乐伴奏。)
  师:最后,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再体会体会海滨小城的美丽。
  七、自选练习,积累运用
  师:请同学们看今天的自选作业。(屏显: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找出描写海滨小城景物特点的词句,读一读,把你认为描写得好的词句抄写下来。3.学习本课观察景物的方法,课后选择一处你喜爱的景物进行观察。)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