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美术 17会说话的手(二) 教案 苏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美术 17会说话的手(二) 教案 苏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少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08-12 16:3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会说话的手(二)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手形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引起对生活中相似事物的联想,通过手形作品的欣赏,理解作业要求和表现形式,让学生探索手形画的装饰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创造性地运用材料表现自己的所想,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为以后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感悟,美化,想像生活作了较好的铺垫。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能用各种材料装饰手,让手会说话。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感受多种艺术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造型表现、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从不同角度对手形进行联想,运用点、线、面结合的方法进行装饰组合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评价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手的不同角度的观察,感悟,想象,培养装饰意识。学会用综合材料运用巧妙的手段进行描绘装饰。 教学难点:通过装饰让手准确表达自己要表现的意思,并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水粉色、彩纸等。学生:凃色工具、彩纸、毛线、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课题 1、赏一赏 师:播放PPT课件《千手观音》片断。 生:(欣赏) 师:舞蹈表现的了中国佛教中千手观音的形象,寓意着当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伸出手去帮助,世间将充满爱的阳光。跳这支舞的是聋哑人,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嘴不能说话,平时就用手交流彼此的心声。这正是一双会说话的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会说话的手》。(板书课题) 2、玩一玩 师:同学们猜猜老师的这些手型在说什么话。(演示“OK”、“胜利”的手语) 生:OK、胜利! 师:你们能用会说话的手做个动作让其他同学来猜一猜吗?(小组游戏) 生:(示范) 师:老师的手也会说话,你们信不信?你们听听教师的手都说了些什么? (师做手影表演:一只手演“剪刀”,两只手演“牛”,边做边编个小故事来演给大家看。) 师:你们会吗?能不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造型边演边说给旁边同学呢? 生:(展开想象边演边说。) 师:(巡视,观察学生做的手形,并询问其表现的手形是什么形象及手形都说了些什么。) 3、猜一猜 师:(依次播放PPT课件“手形画”)这幅画上表现的是什么,请同学们做一做这样的手形,而后和刚才游戏中的手形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生:(观察回答)这是用一只手做出造型,通过联想可以创作出动物或人物造型,颜料装饰后动物形象更鲜明。 师:一只手的造型怎么装饰?两只手的造型怎么装饰?(播放PPT) 生:(观察、思考、回答)这是用两只手做造型,联想并装饰成各种生动的形象,可以请同学帮助,合作完成。 师:这幅画同样也是两只手做的造型,与前面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观察、回答)用各种同材料大胆表现,产生不同的效果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材料不一样,做法不一样。(板书) 二、示范点拨形成认知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手,老师也想当回设计师创作一个造型,请一位同学来给老师做模特儿。 生:(指名上台当模特) 师:(一边作示范一边与学生交流用什么手形,用哪些色彩,用哪些材料,要注意些什么,还有没有更好的创意。在这过程中相机让学生明确创作的步骤和过程,如:1、摆手形,2、添画颜色3、装饰其他材料,4、说说这造型要表达的意思。并明确注意点,如用颜料画不上时要少加水,造型与众不同。激励学生“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师生总结创作的步骤和注意点(板书:1、摆手形,2、添画装饰,3、说说这造型要表达的意思。并明确注意点如用颜料画不上时要少加水,造型与众不同) 三、自主探究大胆表现 师:同学们如果你了解了创作的过程与创作时的注意点,接下来你能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会说话的手”吗? 生:(小组按要求讨论) 师:(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创意。明确做怎样的手形,用怎样的材料,做设计师还是做模特,还是独自创作。) 生:(开始按自己的创意进行创作。) 师:(放轻音乐,巡回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并用照相机拍下学生作品。) (强调明确“与众不同”是为解决美术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学习的特性就是模仿,他的作品往往会与老师或与同学的雷同。强调“与众不同”是为尽量避免雷同,促使学生有更多的创新。让同学们小小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创意,旨在启发与指导他们完善自己作品的构思和注意。)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 师:(把用照相机拍下的作品,输入电脑。)我把你们“会说话的手”放到了大屏幕上,请同学们找找哪一双是你自己的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生:(欣赏、点评。) 师:(简评) 师:请XX同学,把你的作品带上来给大家欣赏欣赏。 生:(自评) 师:(简评) 五、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1、猜名画 师:最后让同学们看两双手,请你们猜出他的主人大致的年龄、性别等。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 (播放PPT名画《父亲》《蒙娜丽莎》,先出示局部“手”) 生:(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真了不起,能从手的形状、纹理猜测出手主人的大致情况。说明手是人的第二张脸,会说话。 播放PPT名画《父亲》《蒙娜丽莎》整体的图。介绍:这是中国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中父亲的手,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农民父亲。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中少妇蒙娜丽莎的手,她的微笑被誉为世界上最迷人的微笑,她的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手。 2、演手语 师:(老师用“我爱你们”的手语表达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肯定,请同学们跟老师学手语。告诉学生:爸爸、妈妈的手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多辛苦呀!回家后将这个手语表演给爸爸、妈妈看) 生:(做一做) 师:(结束语)只要我们每个同学用一双慧眼加上我们今天的这双手,一定会把生活装扮的更美。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