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图画文字(二)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相对独立的一课。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的智慧和进步。本课展示了很多古文字,都有着不同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学生徜徉其中,可以领略我们祖先的智慧,体会文字的演变,欣赏到不同材质上的古文字,立体化地去理解文字,感受到汉字的魅力,使学生更加喜爱汉字、珍惜汉字,激励学生学好汉字。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象形文字的悠久历史及演变过程,初步感受象形文字的美感。技能目标:用水墨的方法画出象形文字和象形文字组合的画面,使之既有文字的形式又有画面的美感。情感目标:感受汉字的魅力,让学生更加喜爱汉字、珍惜汉字,激励学生学好汉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水墨形式表现象形文字。教学难点:象形文字的美感及学生的敢于创造,象形文字组合的画面。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水墨画工具学生准备:水墨画工具六、教学过程1、导入:认识几种字体2、新授A.师:请同学们看几张图,与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1)这幅画表现了什么?(太阳)与平时看到的太阳一样吗?(2)这是什么?(日)与书上所写的也不一样。(3)这是什么图形,猜一猜?(山)还有(树)很像我们现在的木字,一棵冬天的树,有树干、树枝、树根。? ???师小结:刚才看到的画有点像图形,又有点像字。B、出示图片。(1)请同学们猜一下这是什么字?(羊)这个图形很像我们今天的“羊”字,只是卷卷的两个角变成了两个点。(2)师小结:我们看到的这些就是象形文字,它们的起源最早是一幅画,后来慢慢变成了文字,有的象形文字我们至今还在使用。(3)我们再来看下面的象形文字(鸟),与现在的“鸟”字相比有很大的变化,但有一样没变,那就是眼睛,还能找到象形文字的影子。(4)师小结:我们现在的文字与象形文字肯定是有联系的,只是现在的文字比象形文字更简练、概括、抽象了。C、师:(出示图片)这个人在干什么?他的左右手都拿着不同的兵器,你想到一个什么成语?(自相矛盾)师小结:人物的行为比较复杂,比刚才的动物和自然复杂多了。D、猜一猜这些图形都画了什么?(猪)想向大家表达什么?猪被围起来,身上还有特别的花纹,可能是某个部落的标志,希望养很多的猪,这样生活就会变得更好。师:再来看这张图,为什么会想到车?大家可以看到轮子,车上还有两个人在驾驶,上面有很漂亮的旗子,这在当时是一辆非常豪华的车。师:这一幅就更复杂了,大象上面有两个大眼睛,左右还有栅栏,既有动物,还有人物和物品,很像一幅画。大家谈谈这幅画要表达什么?为什么?E、揭题师:这些图形与现在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有关,我们既可以叫它“象形文字”,也可以叫它“图画文字”F、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1)“鱼”的演变过程:开始就像画的一条鱼,慢慢变成小篆(秦始皇时期),再演变成两千年以前汉代的隶书,再到一千年前唐代的楷书,后面是行书,和草书。(2)青铜器上的“鱼”字图形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鱼”写法很多,每个人写得都不一样,他们发挥想象力,把字写得怎么好看就怎么写,那时候是最有艺术创造力的时代。三、教师示范,学生尝试1、教师模仿青铜器上的“鱼”,用水墨画工具材料来写一写。可用线条先画出鱼的外形、头部,然后画身体和尾巴,这与画画不一样,画画是很小心地画出形状,写字是一笔一笔写,今天是把画画和写字相组合。添上花纹(鱼鳞),两边加上鱼鳍。最简洁、最生动的“鱼”就出现了,当然还可以把“鱼”字换方向来看,比如竖起来,横过来看都可以,这可以叫作一张画,也可以称作一个字。2、学生第一次尝试练习。老师讲解注意点。A.先用整支笔蘸水,然后用笔尖蘸浓墨,让墨与水融合在一起,这样画出来的线条就有韵味了。B.每个比划都是一笔画完,不能描。C.写大一点,一张纸上只写一个“鱼”字。学生练习。点评。A.构图是否合理?B.水墨效果如何?C.形如何?四、进一步练习动物和人物的写法1.欣赏其他学生的优秀作品。2.教师再次进行示范。先画一只船。(“舟”的象形文字)。船上画个人,把人和船组合在一起。人的身后放个坛子。④上面再加一个“日”。(下雨也可以)⑤最后进行落款,这样就用文字组合成一幅画。五、学生进行第二次作业1.注意点: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图片。2.学生尝试练习组合画面。六、自评、互评、师评1.是否有新意。2.是否充分利用宣纸和水墨的效果。3.其他美感形式。七、拓展1、其他材质上的象形文字。瓦片上。竹片上。石头上。2.艺术大师作品欣赏。八、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象形文字悠久的历史,我们还利用水墨的方法画了象形文字,通过本课的学习是不是对我们使用的汉字更加喜欢了,我们肯定会好好珍惜它、学好它、用好它,让我们的汉字发扬光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