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巩固强化复习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巩固强化复习 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9-05 22:0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单元巩固强化复习1.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四件大事19世纪60—9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5年开始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派经济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是反侵略反封建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资产阶级三民主义革命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无产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1D2C3B4C56AB7A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8C910CB111.[2018?河南中考]把科学和民主结合起来,作为衡量一切社会现象的价值原则,合之者则接受、信仰,反之者则摒弃、批判。在近代中国首先倡导这一“原则”的代表人物是(  )
A.魏源 B.严复 C.孙中山 D.陈独秀D考查新文化运动相关知识2.[2018?怀化中考]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是(  )
A.洋务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C3.[2018?孝感中考]下图中几位人物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  )

A.中国同盟会会员 B.新文化运动主将
C.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 D.中国共产党党员B五四运动中起指导作用的主要是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不是共产党员4.[2018?烟台中考]“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C经新文化运动的倡导,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5.[2018?重庆中考]小王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  )
A.五四运动 B.中共诞生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A(1)时间:1919年。 (2)地点:北京、上海。
(3)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4)意义:体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6.[2018?黔东南中考]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取消“二十一条”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7.[2018?山西中考]1895年的“公车上书”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相比较,其共同之处有(  )
①都是爱国救亡运动 ②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
③都由知识分子领导 ④都表现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性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公车上书”和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都因签订不平等条约而发生,都由知识分子领导。五四运动表现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性质,而“公车上书”没有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性质。8.[2018·潍坊中考]李大钊很早就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直到1918年才借助《新青年》《每周评论》大力宣传。主要是因为(  )
A.辛亥革命发生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十月革命影响 D.学生爱国运动高涨C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9.[2018?莱芜中考]吴佩孚致大总统徐世昌的电报中称:“仰恳大总统以国本为念,以民心为怀,一面释放学生,以培养士气。一面促开国民大会 ,宣示外交得失缘由,共维时艰,俾全国一致力争,收回青岛,以平民气,而救危亡。”这表明吴佩孚(  )
A.极力支持北洋政府 B.掩饰军阀混战事实
C.主张维护国家主权 D.设法阻止北伐进军可知材料指的是五四运动,特别是依据“一致力争,收回青岛”可知是维护国家主权。C10.[2018?河南中考]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强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B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1924年,孙中山创办1924年,在孙中山主持下第一次国共合作根据材料可知,李大钊主张成立无产阶级政党。材料一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我们学界今天排队游行,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
——摘编自《五四运动史》(1)据材料一指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当时学界组织游行的目的是什么?据此指出,五四运动的核心精神。11.[2018?镇江中考]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游行的目的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上日本取得管理山东的权利)。
目的: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核心精神:爱国主义。材料二 五四运动的亲历者回忆说:“处于这个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要改变过去革命的方法,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史纲》(2)据材料二指出,五四运动亲历者找到的新革命方法是什么?这一新革命方法的得出是总结借鉴了哪些革命的经验教训?方法:依靠下层人民,走俄国人的道路。
革命:辛亥革命、十月革命。材料三 由于在五四运动中亲眼看到工人阶级表现出来的伟大力量,一部分学生领袖便出“发往民间去”……与其说这是先进知识分子与工人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如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3)据材料三指出,当时的学生领袖为何要到“民间去”?这一举动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原因: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影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了条件)。(4)综合上述材料,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爱国、探索创新(与时俱进)、与工农群众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