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案+当堂检测+备课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12 17:49: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3.知道速度的单位,会进行m/s,km/h之间的单位换算.
4.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难点:速度的单位换算;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新课导入】
导入1:情境导入
出示百米赛跑图片:
师:百米赛跑中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生:谁先到达谁跑得快(路程相同,时间短的快)
师:在未到达终点前怎样比较谁跑得快?
生:谁跑在前头谁跑得快(时间相同,路程长的快)
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两个物体的运动,怎样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导入2:复习引入
复习提问:
(1)什么叫机械运动?
(2)什么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物体运动的描述,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百米赛跑时谁是冠军,看谁先撞线.蜗牛在地上爬行,拖拉机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空中飞行,它们运动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生:它们运动的快慢不同.
师:步行人和骑车人同时由同地出发,假如手中没有钟表,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生:只须观察他们哪个在前,运动在前面的快.
师:对,同学们可以根据生活的经验作出判断,但是,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书第64页的实验,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实验.
【课堂探究】
一、时间的单位
请同学们阅读P63“学生实验”,时间单位换算的同时,用手表测量一下自己脉搏跳动10次、50次、100次所用的时间.
学生自主阅读“小资料”,熟悉停表的知识.
二、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1.猜想:
(1)在相同时间时比较运动路程,运动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2)在相同的路程时比时间,时间越少,运动越快.
2.设计实验
教师提供两辆不同规格的玩具小汽车A,B,长木板、钟表、刻度尺等工具.
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性比较小车A,B运动快慢的方案.
讨论的参考题目有:
(1)如何定性比较两辆小车运动的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定量比较小车A,B运动快慢的方案.
讨论的参考题目有:
(1)怎样测量两辆小车运动的不同距离?
(2)怎样记录小车运动的时间?
讨论交流后得出实验方案:
a.比较两辆小车在相同时间内,哪辆行驶的距离长,或让小车行驶相同的距离,看哪辆用的时间短.
b.记录下两辆小车行驶的时间t1,t2,测量出它们行驶的相同距离s,分别计算出s/t1,s/t2的值,比较它们的大小;还可以记录下两辆小车在相同的时间t内行驶的不同距离s1和s2,分别计算出s1/t,s2/t的值,比较它们的大小.
3.进行实验
学生设计表格后分组实验.
表1:
小车
运动路
程(cm)
运动时间(s)
运动路程与运动
时间的比值(cm/s)
快车A
慢车B
说明:最后一列可在分析数据时加入.
表2:
小车
运动时间
(s)
运动路程
(cm)
运动路程与运
动时间的比值(cm/s)
快车A
慢车B
4.讨论交流
(学生完成实验1并讨论)教师总结:
综合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得到两个结论,即(1)如果A和B运动的路程相同,就看它们运动的时间,时间少的运动快.
(2)如果A和B运动的时间相同,就看它们运动的路程,路程多的运动快.
刚才我们是对物体的运动作了定性的分析,那么如何对它们进行定量的分析呢?
(学生完成实验2并讨论)教师总结:
跟刚才定性分析的方法一样,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应该学习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
三、速度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等于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表格中有玩具汽车、火车、拖拉机运动的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让同学们笔算出三个玩具1秒钟内通过的路程,然后根据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求出速度.
玩具
时间
路程
1 s内通过
的路程
速度
汽车
10 s
5 m
0.5 m
=0.5 m/s
火车
8 s
3.2 m
0.4 m
=0.4 m/s
拖拉机
12 s
3.6 m
0.3 m
=0.3 m/s
表格中的第4项、第5项先空着,教师先请几位同学说出他们是如何算出三个玩具1秒通过的路程和速度值后,回答正确后,再将后两项的复合片复合在表中第4项、第5项,填表时要强调注明单位.
师:从表中可以看出时间都取1 s时,玩具汽车通过的路程最远.也就是汽车的速度最大,拖拉机的速度最小,我们用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求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3.速度的公式
速度=
用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速度的公式就是:v=
师:如果路程的单位用m,时间的单位用s,速度的单位就是m/s,这是我们初中物理学到的第一个组合单位.
4.速度的单位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单位还有km/h.其中“/”表示除的意思,读作“每”,“m/s”读作“米每秒”,“km/h”读作“千米每小时”.这个读法和小学算术中的读法“每秒米”“每小时千米”不同,希望同学们读时注意.
师:我们现在练习一下m/s和km/h之间的单位换算.
1 m/s==3.6 km/h
1 km/h== m/s≈0.28 m/s
投影:投影片上写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做练习.
(1)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 km/h,合多少米/秒?
72 km/h=72×=72× m/s=20 m/s
(2)某人跑步的速度是4 m/s,合多少千米/时?
4 m/s=4×=4×3.6 km/h
=14.4 km/h.
(3)超音速歼击机的速度可超过700 m/s,合多少千米/时?
700 m/s=700×=700×3.6 km/h
=2 520 km/h.
例1:学习书第66页的例题.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那么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请学生看书第66页的图313,了解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不大,并且轨迹近似为直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把物体的运动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
投影例题2:
一架飞机匀速飞行,它在5 min内飞过的路程共60 km,它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教师在黑板上给学生做解物理题的示范.
总结:解答物理计算题的方法:
(1)认真审题,明确题目所要求的物理量.
(2)解题前先在分析“已知”条件中把单位统一.
(3)解题过程中要先写出所依据的公式(或由此公式得出的导出公式),然后按公式逐项代入已知数值和单位再进行运算,最后得出计算结果,写出结果时一定要注明单位.
(4)进行检查,无误后写出最后答案.
1.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请借助下图中的短跑比赛来说明这两种方法:
(a)图表明: 在相同的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多,运动得越快 ;?
(b)图表明: 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越少,运动就越快 .?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m/s= 3.6 km/h? 1 km/h= 0.28  m/s?
72 km/h= 20 m/s? 12 m/s= 43.2  km/h?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 s的速度是8 m/s,则它在前5 s内的速度是 8 m/s,运动半分钟后通过的路程是 240 m.若通过的路程是400 m,它运动了 50 s.?
4.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道( C )
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
B.速度跟时间成反比
C.路程跟时间成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5.一座桥长200 m,一列50 m的队伍以2 m/s的速度通过桥,这列队伍全部过桥所用的时间为( A )
A.125 s B.100 s C.25 s D.75 s
6.下列图像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D )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丙与丁 D.乙与丙
我们什么时候绕太阳转的更快些
巴黎的报纸曾经刊出一则广告,里面说每个人只要花25生丁钱,就可以得到又经济又没有丝毫困惫痛苦的旅行方法.果然就有一些轻率的人按地址寄了25生丁钱去.这些人每人得到一封回信,内容是这样的:
先生,请您安静地躺在您的床上,并且请您记牢:我们的地球是在旋转着的.在巴黎的纬度——49度上,您每昼夜要跑25 000公里以上.假如您喜欢看看沿路美好的景致,就请您打开窗帘,尽情地欣赏星空的美丽吧.
这位先生终于被人用欺诈的罪名告到法院.他听完判决,付出所判的罚金之后,据说曾经用演剧的姿态站了起来,郑重地复述了伽利略的话:
“可是,无论如何它确实是在转着的呀!”
这位被告在一定意义上是正确的,因为地球上的居民不只绕着地球在“旅行”,同时还给地球带着用更大的速度绕着太阳转.我们的地球带着它的全数居民在空间每秒移动30公里,同时还要绕地轴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