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创造B
江南水乡古镇是我国江南水乡风貌最具代表性特征的地区,都以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清丽婉约的水乡古镇风貌、古朴的吴侬软语民俗风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驰名中外。对今人和后人来说都是一份宝贵的社会财富和巨大的无形资产,是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资源、品牌优势,也是促进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江南的建筑特色:民居,依水势而建,错落有致,白墙、黑瓦,优雅别致。园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虽为人做,宛白天成”,将自然和人文完美结合,可谓“一园,尽揽天下之美”。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各式小桥,把水和人家连为一体。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优雅、恬适,与自然和谐地相处。体现出江南文化的丰富多彩,灵秀、清新。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首诗,总是把人们的思绪牵到风景如画的江南。而犹如人间天堂江南水乡,曾令多少人梦里的脚步延展,徘徊在那梦里梦外的山水中,那古色古香的旧巷里。
江南水乡是一幅油画、一首诗、一曲歌,只有当人们行走在那铺满青石的小路上,才能感受那前世今生也悟不懂的神韵,才能追寻梦里那依稀停止的脚步,依山傍水之间,感受那小桥流水的轻快,漫步田园村舍,那熏染的景色如诗如画,那弯延的小路九曲回肠;那绵绵丝竹随风飘荡。宛若置身仙境,别有一番韵味。
教案
课题: 梦里水乡
课次 1课次 课程分类 多元文化
授课对象 7岁 班级 创造 B
关键词 建筑 立体构成
重点:掌握江南房屋的造型特点,体会运用压印技法进行绘画的特点和优势型的创新
难点:灵活运用压印技法,充分展现江南水乡建筑的灵动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点目标: ①了解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体会江南的人文风情 ②感受不同的传统美术风格作品 2.技能目标: ①学习场景构图,把握江南水乡建筑的特点 ②熟练掌握海面压印的技法,锻炼上色的耐心 3.智慧目标: ①走进大自然,体会各地的民俗风情,拓展知识面 ②综合媒材的运用提升孩子对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
课前准备
1. 教具:水粉、卡纸、海绵、勾线笔 2. 额外准备:江南水乡建筑视频等
上课流程
第一阶段:开场引导导入: 老师:同学们去过江南的小镇游玩吗?江南水乡在大家的印象里是什么样子的?与北方建筑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二阶段:探索发现(头脑风暴)老师:那下面老师通过视频带大家去江南水乡游览一番,观看建筑物的造型,特别抓住屋顶和墙面的特点。然后由哪位小朋友告诉我你观察到的江南水乡的建筑是什么样的(观看视频图片,孩子自由发言) 老师:正如小朋友们观察看到并总结的,江南民居普遍的平面布局方式和北方的四合院大致相同,只是一般布置紧凑,院落占地面积较小,以适应当地人口密度较高,要求少占农田的特点。 江南民居多二层楼,二楼底楼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其实是防潮,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个手段。 老师:江南建筑的线条比较简洁,勾勒出主要轮廓即可。房屋主体运用黑白颜色
第三阶段:想象力延伸导入: 老师:好了,我们都在画中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景了,你观察到了什么,你会如何把你脑中的江南美景记录下来呢。
第四阶段:创作与表现导入: 老师:那接下来,我们就画一幅你脑海里最难忘的江南水乡的一景。为使画面不致单调,要注意树木的颜色用法。如何使用海绵压印绘制水面时本课程的难点。要准确体现潮湿的环境特点。 详见《创作步骤PPT》 备注: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品进行难易递增。
第五阶段:欣赏与评述导入: 老师:说一说你最喜欢谁的作品,或者评论一下你自己的作品。
课程总结:
各位家长好,本堂课的主题是《梦里水乡》,通过今天的课程,孩子们领略了江南建筑的独特风韵,提高了对建筑这种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并通过海绵压印的方法绘制了自己梦中的江南水乡,这也是我们进行世界各地建筑教学的组成部分。
课后思考
建筑物的简洁以及树木等的复杂相呼应,海绵压印技巧要展现江南水乡湿润的特点,同时营造朦胧的美感,切合梦的主题。
创造B 课程介绍
课题:梦里水乡
类型:多元文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点目标:
①了解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体会江南的人文风情
②感受不同的传统美术风格作品
2.技能目标:
①学习场景构图,把握江南水乡建筑的特点
②熟练掌握海面压印的技法,锻炼上色的耐心
3.智慧目标:
①走进大自然,体会各地的民俗风情,拓展知识面
②综合媒材的运用提升孩子对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
家庭作业要求
利用课上所学,为房子加上不同花纹的瓦片和墙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