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拓展阅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州园林》拓展阅读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3 09:56:36

文档简介

一座古城的记忆
①选一段休闲时光,徜徉漳州古城,听那脚步扣响石板路面,让生命遁入时光隧道,于安谧恬静中,触摸唐风宋雨千年之后留给这座小城盘根错节、爬满苔藓的血脉经络。
②延安南路、香港路和台湾路的老街是属于夜晚的,是适合做梦的。溟蒙的夜雾下,古街楼只有浑沌的剪影,寂寥的星星且近且远。那时的肆声是永远煮不沸的水,那些悬挂着女人衣服和小饰物的摊位上不时传来她们潮湿、绵软的讨价还价声,她们脚下笃笃的木屐声也仿佛是催人入眠的小夜曲。没想到这夜晚、小巷、女人、肆声组成的画面,十多年后在“怀想”这只手一遍遍的润色下,竟成了莫名的、欲哭的伤怀之梦。可我已是那个武陵渔人,再也找不到返回桃源洞的路了。
③府埕乃是这座古城食文化的发源地,在包抄而来的市容扩建中,府埕如一帧镶嵌在华丽时尚影集里的旧照片。这帧旧照片越缩越小,如今也已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一个怀旧的人再没有比站在现代化高楼大厦的霸气、夺目光环下更感到荒芜的了。
④香港路跨街并排处,一前一后赫然骈立着两座明朝的青白石相间构筑成的牌坊。浮雕、镂雕的龙凤、花卉、鸟兽、人物巧夺天工,至今依然可见昔日旒冕簪缨的气派。一座“尚书探花”坊,镌刻的是出身贫寒的漳浦人林士章的事迹,他于明嘉靖十四年赴京考中探花,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及国史副总裁等,历经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另一座“三世宰贰、两京敭历”坊,则是为才高位显的龙海人蒋孟育及其父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
⑤两边的店清一色是骑楼,朱漆木门。很多人家门前挂了个鸟笼,里面养只八哥或金丝雀。门口摆开桌椅,开瓯泡茶,神侃国事家事天下事乃至民俗小事,杯盅间闻芬芳香沁,谈笑中听清心之语,间有凌霄花下蝉鸣蟋啼,玉兰飘香,顿觉神爽浑然而忘世间物事。漳州人轻轻缓缓的生活,从袅袅茶香里慢慢变得清晰起来。脚下趴着一只叭儿狗,那慵懒的样子,让你感觉时光都在这里凝固了……
⑥不由地感慨那商鼎、周钟之文化是怎样地从瘴疠未开的新石器一路叹咏而来,从大禹的洪水、春秋战国的凛凛鼓声中呼啸而来,又在这曲水流觞的时光里与我们相遇,雕栏画栋犹在,朱颜依然。想象的翅膀就这样浸染了神秘的色彩……
⑦面对凝固的历史,即使只是一方青石,也令人不禁去猜想究竟有哪位名人,曾经因为路途困顿而在此驻足歇息。脚下踏响的不再是青石板,而是告老还乡的林士章官船溅起的水声和船夫的叹息调。(有删改)
1.阅读②-⑤段,说说作者对漳州这座古城的记忆有哪些。
2.谈谈你对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
3.第⑥段中“雕栏画栋犹在,朱颜依然”是从哪句古诗词演化而来的?
4.作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从文中任选一个句子点评。
示例:她们脚下笃笃的木屐声也仿佛是催人入眠的小夜曲。
批注:这句话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木屐声的轻盈柔和,表达了作者对老街的怀念之情。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在旧城改造的狂潮中,漳州城区正急遽地发生变化。具有百年历史的红瓦古厝一片片地换成棱角分明的混凝土楼群,富含闽南风土韵味的街坊老名被“××新村”、“××广场”、“××花园”之类的新叫法代替。
材料二:目前保存完好的“骑楼竹竿厝”、“国槐王升祠”、“明代石牌坊”、“尚书探花坊”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文物,是漳州唐宋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的代表,具有古色古香的闽南传统文化气息,以及较高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我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⑤段场景描写细腻,语言优美。记忆中一定也有某个生活片段令你难忘,请把它写下来。(不少于50字)
参考答案
1.①老街的夜景;②食文化发源地——府埕;③明清的牌坊;④古街人闲适的生活。
2.城市变化太快,昔日的古城只能成为一种记忆;表达了作者对古城变化的惋惜之情。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示例:选一段休闲时光,徜徉漳州古城,听那脚步扣响石板路面,让生命遁入时光隧道,于安谧恬静中,触摸唐风宋雨千年之后留给这座小城盘根错节、爬满苔藓的血脉经络。
批注:这句话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漳州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突出了漳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5.示例:盲目的建设和更新正在使我们的城市失去记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漳州应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青砖黛瓦、飞檐斗角在钢筋水泥丛林中依然保存良好。
6.示例①:端午节的前一天,外婆把洗干净的竹叶和糯米放在一个大盆里,盆沿搭着一摞白细绳,就开始麻利地包着粽子。她圈起竹叶,放入糯米,再用清水将糯米冲得整整齐齐,用手按一下,将竹叶折叠、环绕、系紧。
示例②:自懂事以来,我便居住在这青瓦白墙的古巷中。清晨,巷口糕点铺的香味和着小贩的叫声氤氲在雾气里。隔着木门可以听到拖鞋敲过青石板路面的响声,像一首慵懒的歌。

上海的豫园与内园
陈从周
①豫园与内园皆在上海旧城区城隍庙的前后,为上海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旧园林。上海市文化局与文物管理委员会十分重视这个名园,除加以管理外,并逐步进行了修整,给人口密度最多的地区以很好的绿化环境,作为广大人民游憩的地方,充分发挥了该园的作用。年来我参与是项工作,遂将所见,介绍于后:
②一、豫园是明代四川布政使上海人潘允端为侍奉他的父亲——明嘉靖间尚书潘恩所筑,取“豫悦老亲”的意思,名为豫园。从明朱厚熜(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开始兴建,到朱翊钧(神宗)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完成,前后花了十八年工夫,占地七十余亩,为当时江南有数的名园(潘宅在园东安仁街梧桐路一带,规模甲上海,其宅内五老峰之一,今在延安中路旧严宅内)。十七世纪中叶,潘氏后裔衰落,园林渐形荒废。清弘历(高宗)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该地人士集资购得是园一部分,重行整理。当时该园前面已在清玄烨(圣祖)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筑有“内园”,二园在位置上所在不同,就以东西园相呼,豫园在西,遂名西园了。清道光间,豫园因年久失修,当时地方官曾通令由各同业公所分管,作为议事之所,计二十一个行业各处一区,自行修葺。曼宁(宣宗)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鸦片战争是,英兵侵入上海,盘踞城隍庙五日,园林遭受破坏。其后奕詝(文宗)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政府勾结帝国主义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英法军队又侵入城隍庙,造成更大的破坏。清末园西一带又辟为市肆,园之本身益形缩小,如今附近几条马路如凝晖路、船舫路、九狮亭等,皆因旧时凝晖阁、船舫厅、九狮亭而得名的。
③豫园今虽已被分隔,然所存整体,尚能追湖其大部分,上海市的新规划,将来是要将它合并起来的。今日所见豫园是当年东北隔的一部分,其布局以大假山为主,其下凿池构亭,桥分高下。隔水建源,贯以花廊,而支流弯转,折入东部,复绕以山石水阁,因此山水皆有聚有散,主次分明,循地形而安排,犹是明代造园的一些好方法。
④萃秀堂是大假山区的主要建筑物,位于山的东麓,系面山而筑。山积土累黄石而成。出叠山家张南阳之手,为江南现存最大黄石山。山路泉流纡曲,有引人入胜之感。自萃秀堂绕花廊,入山路,有明祝枝山所书“溪山清赏”的石刻,可见其地境界之美。达巅有平台,坐此四望,全园景物坐拥而得。其旁有小亭,旧时浦江片帆呈现槛前,故名望江亭。山麓临池又建一亭,倒影可鉴。隔池为仰山堂,系二层楼阁,外观形制颇多变化,横卧波面,倒影清晰。水自此分流,西北入山间,谷有瀑注池中。向东过水榭绕万花楼下,虽狭长清流,然其上隔以花墙,水复自月门中穿过,望去觉深远不知其终。两旁古树秀石,阴翳蔽日,意境幽极。银杏及广玉兰扶蔬接叶,银杏大可合抱,似为明代旧物。大假山以雄伟见长,水池以开朗取胜,而此小流又以深静颉颃前二者了。在设计时尤为可取的,是利用清流与复廊二者的联系,而以水榭作为过渡,砖框漏窗的分隔与透视,顿使空间扩大,层次加多,不因地小而无可安排。
⑤小溪东向至点春堂前又渐广(原在点春堂前西南角建有洋楼,1958年拆除,重行布置)。“凤舞鸾鸣”为三面临水之阁,与堂相对。其前则为和煦堂,东面依墙,奇峰突兀,池水潆洄,有泉瀑如注。山巅为快阁,据此东部尽头西眺,大假山又移至槛前了。山下绕以花墙,墙内筑静宜轩。坐轩中,漏窗之外的景物隐约可见,而自外内望又似隔院楼台,莫穷其尽。点春堂弯沿曲廊,可导至情话室,其旁为井亭与学圃。学圃亦踞山而筑,山下有洞可通。点春堂,在清奕詝(文宗)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上海人民起义时,小刀会领袖刘丽川等解放上海县城达十七个月,即于此设立指挥所,因此也是人民革命的重要遗迹。
⑥二、内园原称东园,建于清玄烨(圣祖)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占地仅二亩,而亭台花木,池沼水石,颇为修整,在江南小型园林中,还是保存较好的。晴雪堂为该园主要建筑物,面对假山,山后及左右环以层楼,为此园之主要特色,有延清楼、观涛楼等。耸翠亭出小山之上,其下绕以龙墙与疏筠奇石。出校门为九狮池,一泓澄碧,倒影亭台,坐池边游廊,望修竹游鱼,环境幽绝。此池面积至小,但水自龙墙下洞曲流出,仍无局促之感。从池旁曲廊折回晴雪堂。观涛楼原可眺黄浦江烟波,因此而定名,今则为市肆诸屋所蔽,故仅存其名了。
⑦清代造园,难免在小范围中贪多,亭台楼阁,妄加拼凑,致缺少自然之感,布局似欠开朗。内园显然受此影响,与豫园之大刀阔斧的手笔,自有轩轾。然此园如九狮亭附近一部分,尚曲折有致,晴雪堂前空间较广,不失为好的设计。
⑧总之,二园在布局上有所差异,但局部地方如假山的堆砌,建筑物的零乱无计划,以及庸俗的增修,都是清末叶各行业擅自修理所造成的后果。今后在修复工作中,还是要留心旧日规模,去芜存菁,复原旧观才是。
⑨其他如大荷池、九曲桥、得月楼、环龙桥、玉玲珑湖石、九狮亭遗址等,均属豫园所有,今皆在市肆之中,故不述及。(作者按:在1958年的兴修中,玉玲珑湖石及九狮亭、得月楼等皆复原,并在中部开凿了大池。)
1. 根据上下文,第⑦段中“内园显然受此影响,与豫园之大刀阔斧的手笔,自有轩轾”的“轩轾”的意思是 。
2. 下列表述或推断,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豫园”和“内园”的称呼源自此二者地理位置的不同。
B. 豫园现存的整体布局,仍能充分体现明代造园循地形而安排的特点。
C. 清代因为园西一代辟为市肆,故在小范围里贪多,令内园显得局促。
D. 豫园的主人是明嘉靖尚书潘恩,是当时江南著名的私人园林。
3. 仔细阅读全文,请简要比较明清两代在造园上的差异。
4. 根据你的判断,本文的写作目的主要是什么?
5. 陈从周先生早年学习文史,后专门从事古建筑、园林艺术的教学和研究,是古代建筑园林专家,请结合本文,赏析他的清丽的文笔。


参考答案
1. 布局(设计、造园、格局)的高下(高低)
2. D
3. 明代造园布局上主次分明,循地形安排;清代造园贪多拼凑,布局缺少规划。
4. 介绍豫园的历史和园林特点,以及现存的问题,为豫园的修复工作提供依据。
5. ①说明文中有生动的描写,具有文学性、诗意;②描写园林景色有意境美+例证;③语言凝练传神,多用文言,雅洁+例证
中国建筑的特征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文字上有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纯粹作点缀装饰用的。建筑也有类似的东西,如在路的尽头的一座影壁,或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它们之所以都是中国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国建筑的“词汇”,遵循着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
这种“词汇”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归根说来,它们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它是智慧的结晶,是劳动和创造成果的总结。它不是一人一时的创作,它是整个民族和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条件下的产物。
1.下列有关“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法”在文中指建筑物上的构件与构件之间,构件和它们的加工处理装饰,个别建筑物和个别建筑物之间的一定的处理方法和相互关系。
B.文章的语法在运用上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中国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下,创造的多样性就大大减弱了。
C.“文法”在文中包括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现出来的一定的风格手法,它为匠师们所遵守,为人民所承认。
D.在世界各建筑体系中,中国建筑大胆地用朱红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用在柱、门窗和墙壁上,并且用彩绘图案装饰木构架的上部结构,是使用得最大胆的“文法”。
2.下列对“建筑的‘文章’”的内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建筑的“文章”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恢宏的庙宇等“鸿篇巨制”。
B.建筑的“文章”中,少不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这样的“精致小品”。
C.建筑的“文章”中,有纯粹用作点缀装饰的“一面横额、一副对子”等秀丽文字。
D.建筑的“文章”中,在路的尽头立一座影壁,或建横跨街中心的几座牌楼等等也占有一席之地。
3.“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种‘文法’”指的是中国建筑发展过程中沿用并发展下来的建筑惯例与审美方式。
B.“一定的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
C.“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D.“多样性的表现”既包括建筑中的“拘束性”和“灵活性”,又包括建筑中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参考答案
1. C解析:A项,鼾hān B项,屏píng?D项“罄”应读“qìng”,“棱”应读“léng”。
2. D解析:A瞻养—赡养;B幅圆—幅员,熊—雄;C项颜—言,张—章。
3.解析:选C ①剖腹藏珠:剖开肚子来藏珍珠,比喻为物伤身,轻重倒置。此处不合语境。②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泛指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使用正确。③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像没有听见似的。指不予理睬,侧重于“罔闻”。应当用“视而不见”。 ④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使用正确。⑤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不合语境,应当用“改弦更张”。 ⑥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使用正确。

乔家大院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而今,又以大量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间建成的一座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大门以内,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筑上偏院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大不相同,正房都为瓦房出檐,偏院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既表现了地位上的尊卑有序,又显示了建筑上的层次感。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楼六座。各院房顶有走道相通,便于夜间巡更护院。
④纵观乔家大院,斗拱飞檐,彩饰金绘,建筑考究,工艺精湛,整体呈“囍”字形,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因此这座大院被专家学者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⑤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如今,乔家大院业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民俗胜地,而且,也成为许多影视剧拍摄时争抢镜头的宝地。
1.乔家大院的建筑特征是:全封闭式的 ,俯视呈 ,
整个大院显得 。(4分)
2.如果说第③段中的一系列的数字真实而准确地说明了乔家大院建筑群庞大而有序,那
么文中画线句则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生动而形象地突出了 。(4分)
3.第①段末句“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3分)
4.文章第⑤段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5.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热播后,这颗“璀璨的明珠”更加光彩夺目。请你为乔家大
院拟一则广告宣传语,要求语言简明生动,有一定的创意。(不要用原文语句)(2分)
参考答案
1.城堡式建筑群“囍”字形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2.打比方乔家大院在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重要地位
3.过渡作用,提示并引出下文说明的重点。
4.不能。第⑤段交待了乔家大院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5.示例:商界奇才乔氏致庸抱负远大汇通天下华夏名宅乔家大院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城市绿墙
宋淑运
①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
②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
③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
④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这个64l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
⑤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阴,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
⑥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相符合。
(节选自《环球城市风行绿墙》有删改)
1.从全文看,“绿色围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请用两个词概括回答。(2分)
2.文章第③段画线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3分)
3.文章第④段“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3分)
4.你认为这给我们城市绿化建设最有借鉴意义的一点是什么?请结合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实际,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2分)美化 环保(2分)。(一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
2.(3分)举例子(1分)。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在城市建设中修筑绿色 围墙的实施情况,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分)(意思相近即可)
3.(3分) “只”起限制范围的作用(1分),在句中强调了新加坡人对城市环境绿化已达成共识(2分)。(语意相近即可)
4.(4分)
参考角度:(1)城市绿化建设应该纳入政府行为的范畴;(2)只有让普通大众都具有了城 市绿化的意识,才可能真正实现城市的绿化;(3)只有从环保的角度思考城市建设,才能 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4)建筑城市绿墙是世界城市建设的主流趋势。
参考示例(略)
(观点明确计2分,联系现实谈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计2分)
德远堂的文化特征
①德远堂位于南靖县塔下村,系张氏祠堂,又称“张氏家庙”,建造考究,雕梁画栋。粉饰彩画,是目前中国可见到的最完整的古代姓氏祠堂建筑之一。
②德远堂悠久的历史记隶了张氏宗族的发展脉络,明代宣德元年(1426年),张姓入闽始祖的后人到塔下肇基。明末清初,为敬奉仙祖,弘扬祖德,塔下张姓族人在村庄东面山坡建造了德远堂。2006年,德远堂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德远堂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400平方米。主堂前为天院和照壁,并辟有半圆形泮池一畦。祠后是一片眉月形斜坡草地,宛若天然地毯。主体建筑的屋面覆板瓦,正垂脊均为燕尾脊,脊内堆砌花鸟纹剪粘脊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额枋保留清代彩绘,表现了科举进士的欢庆场面,额枋下的挂落为鱼跃龙门图花板,寓含了张姓族人希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寄托。在德远堂的建筑中,石雕、木雕艺术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无不蕴含文化内涵。如主堂的陡板石,分剐雕刻梅、兰、竹、荷等图案。大殿横梁上镌刻着宋代朱熹的警世名言:“子孙虽愚,诗书不可不读;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④德远堂主建筑前环池耸立着23支石龙旗杆。石龙旗杆也叫石笔,古称“谤木”,后来演化为华表,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张氏德远堂族规中规定,凡中举、中进士或取得一定官职的乡贤,可在祠堂前树石龙旗杆,藉以激发人们努力向上。德远堂前的石龙旗杆分台座、夹杆石、杆身三部分。台座有四方形、六角形两种,束腰处成竹节状,四面均雕刻花纹图案,有香草纹、花鸟瓜叶纹等;夹杆石为如意云头状;旗杆则分成三节,下部铭刻姓名、功名、年代科次等文字,中部雕刻蟠龙纹,杆尖或为笔锋状,或踞坐石狮等,做法不尽相同,给人以静穆、严肃、荣耀的感觉。那亭亭玉立、直指苍穹的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人若身临塔下,就能屏息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
⑤德远堂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建筑、肃穆的石龙旗杆凸现了浓厚的文化特征。可以说,德远堂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印迹,是研究闽西南古建筑民居的一个特殊实例。
1.选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德远堂的文化特征?(3分)
2.选文第④段说明条理清晰,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
3.选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举例分析其作用。(4分)
4.阅读第③-④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德远堂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又表现出客家文化的印迹。(4分)
5.请为德远堂拟一则宣传标语以彰显其文化内涵。(3分)
参考答案
1.悠久的历史;完美的建筑;肃穆的石龙旗杆。
2.示例:第④段先介绍德远堂石龙旗杆的数量和来历,再分别说明石龙旗杆的组成部分,最后点明石龙旗杆的文化象征意义。
3.示例:说明方法,举例子;举例分析:“如主堂的陡板石,分别雕刻梅、兰、竹、荷等图案”,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石雕艺术在德远堂完美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4.示例:德远堂主体建筑的屋面覆板瓦,主体建筑 屋面覆板瓦,正垂脊均为燕尾脊,脊内堆砌花鸟纹剪粘脊饰,具有典型的闽南古建筑风格;那亭亭玉立、直指苍穹的石龙旗杆,是闽西南客家人笃重文明教化传统文化思想的象征,这表现了客家文化的印迹。
5.示例:秉承传统建筑风格,彰显深厚人文内涵

故宫为何不积水
单霁翔
①7月19日凌晨至20日夜问,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天气过程,是2016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212.6毫米,城区平均降雨274.0毫米,均超过了2012年“7·2l”特大暴雨过程,为多年所罕见。雨后,媒体争相传播一组故宫雨景照片,展示了难得一见的“千龙出水”场景,特别是大暴雨时故宫博物院内地面未出现明显积水。更显示出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的强大排水能力。
②持续大雨,往往使各地的现代化城市排水网络遭受重创,“城中看海”的情形频频出现。可是,近600岁的故宫却为何能不内涝?故宫的排水系统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
③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其地面顺应北京地区地理环境,整体走势呈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而且有坡度,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紫禁城内的排水沟渠全部通向内金水河。内金水河又与紫禁城城墙外侧52来宽的护城河相连,之后同用边的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相通,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相对整个北京城区排水体系来说,紫禁城排水系统是第一级的,这是昔日皇家地位的体现。
④此外,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还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沟通各个宫殿院落的排水系统有干沟、支沟,有明沟、暗沟,有涵洞、流水沟眼等众多排水设施。紫禁城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雨水会顺着明沟流到地下暗沟沟口,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顺地面坡度流入院落和房基四周的石渠明沟;明沟若遇有台阶或建筑物,则从“沟眼”穿过,汇入暗沟。地下暗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雨水排入暗沟以后,再由支沟汇集到干沟,经干沟排入内金水河。历年固定时问淘挖养护,几百年来排水效果良好,无论雨量多大,并无积水之弊。
⑤故宫前三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坐落在一个8米多高的工字型台基上,台基面积25000平万米,分为三层。在台基四周栏杆底部,有排水的孔洞,每根望柱下还有一个雕琢精美的石龙头。其口内为凿通的圆孔,也是主要的排水口。三层共有龙头1142个。雨水进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值得一提的是,台基底部的石龙头也称螭首或角兽,是用于须弥座转角处和望柱外缘之下的排水构建,多镌剥成龙首形,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雨水从螭首龙头孔中流出,小雨时如冰柱,大雨时如白练,暴雨时则会呈现“千龙出水”的景象,蔚为壮观。三台雨水逐层向下流,院内地面留有泛水坡度,北高南低,绕四周散水都有石槽明沟,在台阶下有石券涵洞接通干沟。使流水顺利通过,最后排入内金水河。
⑥故宫人为紫禁城的智慧营造而感到骄傲。更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保护工作,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水葆青春。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说法与文章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紫禁城内外的内金水河、护城河、外金水河、中南海等水系不仅相连相通,而且这些水系同时兼有排水功能。
B.雨水降落时,一部分雨水落到建筑上,沿着建筑屋顶琉璃瓦落到地面之后直接流到地下暗沟,还有一部分雨水直接形成地表径流。
C.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坐落在一个三层的工字型台基上,共有龙头1142个,雨水逐层下落,使得台面无积水。
D.故宫人不但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重大,而且开展了研究和保护工作,以使紫禁城的排水功能水葆青春。
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按照由果及因、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故宫排水系统强大的原因。
B.第①段从北京遭遇长达55个小时的降雨天气过程写起,引出文章的说明对象——故宫排水系统强大的原因,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C.“紫禁城排水系统分为三类,分别是建筑排水、地表径流、地下暗沟”一句,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紫禁城排水系统的具体构成。
D.第⑤段中画线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的排水功能格外引人注目。
3.下列不属于“故宫不积水”自身原因的一项是( )
A.故宫完善的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非常强大。
B.紫禁城建造之初,对排水系统进行了精准测量、精密设计和精细施工,其整体走势为自然排水创造了有利条件。
C.紫禁城整个排水系统经过统筹规划,还设计营造了主次分明、明暗结合的庞大人工排水网络。
D.为保证故宫排水设施的完好和通畅,多年来故宫博物院坚持排水设施的专项巡查。
参考答案
1.B
2.A(由整体到局部)
3.D

清凉殿里好乘凉
童木
古人是如何度过漫长炎夏的?深宅大院里的官宦人家,宫墙内的皇族世家,在同样的酷热时节总会比劳作的底层平民多得避暑的良方。研究中国古代的避暑史,基本是一部宫廷和达官贵族阶层的驱热志。因为在久远年代前的盛夏,任何一块冰,任何一处特凿的清凉窟,都包含着最奢侈的人工。平民只剩得一把扇子打发炎夏的时候,每朝每代的朱门院里都寻得到当时流行的驱热之术。
《周礼》里的记载,周王的宫廷已有专人负责为王室采冰,以供夏天使用。采冰人被称为“凌人”,整个宫殿大概有80名,每年冬季便开始采集天然冰块运至冰窖储存。而这种采冰制度,一直到晚清皇家都还存在。
汉代皇宫里夏季专用的“皇家避暑套房”叫“清凉殿”,也叫“延清室”。《汉书》里赞叹过清凉殿的制冷效果:“清室则中夏含霜”,意思是盛夏时房间温度低得如下过霜一般。古籍里关于清凉殿的记载,还包括它的房间内其他陈设:“以画石为床,文如锦,紫琉璃帐,以紫玉为盘……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膝前,玉晶与冰相洁。”清凉殿里的石头床具本身就是夏用良品,装冰块的又是进口的玉晶盘,还有侍人站在旁边对着扇扇子,当然是多重降温。汉武帝刘彻身边的红人,可以得到“常卧延清之室”的福利。
到了唐代这种“空调房”被称作“含凉殿”,临着太液池傍水而建,比起汉朝的石头床具加冰玉盘的稚朴,含凉殿的制冷手段已经算得上是通过机械原理实现的。倪方六讲了个拾遗陈知节给李隆基上书的故事:“酷暑天,李隆基把‘办公室’搬到了含凉殿避暑。陈知节见到李隆基座后‘水激扇车,风猎衣襟’,被赐座后,感觉座内含冻。这扇车基本相当于空调扇,当然不是用电能而是水能,用水来转动扇叶,风扇对凉水吹形成冷气。另外殿里有循环冷水源,四檐装上了水管,靠水的殿堂四边往下淌的水帘,让凉水在屋上循环,降温效果自然极佳,能达到‘座内含冻’的效果。”有学者考证这种含有机械原理的环保“空调房”算是舶来品,最早源于东罗马帝国。当时长安城里地位高的大臣家都建有这样的“空调房”,长安市市长(京兆尹)家里便有。
若是宋朝有设计类杂志,当时的“空调房”大概会被宋时的编辑称为“贴近自然的和谐设计”:“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萦深,寒瀑飞空,下注大池可十亩。”倪方六用了“设计时尚”来形容宋代宫中的降温术。当时同样出现了带有机械原理的“风扇”,是用鼓风机带动的。除此之外还有香氛设置:厅堂里摆几百盆鲜花,“鼓以风轮”对着吹,就能使堂内“清芬满殿”。倪方六说,这算得上是古代空调的空气净化手段,可以说是一大进步。“到了明清时期,可移动式冷源出现了,有点现代分体空调或冷风机的意思。这种可移动式冷源,时称‘冰桶’,类似于冰箱,其实是贮放冰块的柜子。上面镂空,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时候这种冰桶民间也使用,还有进口货,时称‘洋桶’。冰桶现在看很简单,但在明清时代可算是高档‘家电’了。”
至于古时消夏的饮食,倪方六谈起了宋时的“冰激凌”。从宋人笔记看,这种古时刨冰最先在蒙古人中流行,是果汁、牛羊奶和冰块调制的冰酪。南宋时市集上的冷饮已经花样繁复,夜市的冷饮铺要营业到三更时分方才结束。这样想起来,那时夏季的夜,和我们童年时在街市上买一碗刨冰消夏,似乎已经没有隔着悠长朝代的区别了。
1.本文主要说明了什十么内容?(4分)
2.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3.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4.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
5.通读全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时代人们的消夏方式,说说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本文主要说明了我国古代皇族世家、贵族阶层的消夏方式。
2.文章以时间先后为序,介绍了从周朝到明清时代皇族达贵们的消夏方式,使全文条理清晰,层次井然。
3.引用。更具体地说明了宋代“空调房”设计的和谐优美,增添了诗情画意之美。
4.不能。“大概”是一个概数,表示推测,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删去,说明整个宫殿正好是80名“凌人”,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示例:我最喜欢汉代皇宫里的消夏方式。因为“清凉殿”里,温度很低,陈设雅致,还有石头床、玉晶盘等,可以多重降温,令人神往。

烽火台的诉说
陈芳烈
①人类为了生存下去,就需要共同抵御洪水、野兽等灾害和天敌,这时就少不了彼此沟通和协作。在远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靠声音和肢体语言;在我国的殷商时期,出现了“击鼓传声”的通信方式;后来人们开始兴建烽火台,出现了用火光和烟雾传递信息的办法。
②今天,人们在游览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时,依然可以看到修建在制高点上、形似碉堡的方形建筑,那就是烽火台。不过,烽火台的历史要比长城还要久远。
③一般来说,我国历史上的烽火台是在西周时期出现的。据史料记载,在周朝时,中央与各诸侯国都在边疆或通往边疆的道路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修筑一座烽火台。烽火台上堆满了柴草,哨兵一旦发现有外族入侵,便点燃柴草以烽火报警。各路诸侯见到后,就会派兵前来接应,同御外敌。
④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想起《东周列国志》中一个很有名的故事——“烽火戏诸侯”。故事说的是荒淫无度的周幽王自从得到美人褒姒之后,便整天想尽办法来博得褒姒开心一笑,可美人一直无动于zhōng( )。有个近臣献计说,当年先王为了防备西戎入侵,在骊山之巅建有20余处烽火台,每当有贼寇侵犯时,烽火台便点火示警,火光、烟雾直冲霄汉,甚为壮观。附近诸侯见此情景,无不发兵相救。这些年来,天下太平,已多年不见烽火点燃,如果君王偕王妃同游骊山,夜举烽火,这时诸侯援兵必至,至而无寇,王妃必笑无疑。昏庸的幽王居然听从了这位近臣的馊主意,其下场我们也都知道了,周幽王命丧西戎刀下,褒姒也在劫难逃。西周从此走向了灭亡之路。
⑤西周的灭亡并不意味着以烽火通报军情的历史就此终结。相反,到了汉代,烽火台的建设规模更大了,使用规则也进一步完备了。用土木筑成的被称为“烽燧”的烽火台,在边陲重镇和交通要道上随处可见。今天,在新疆库车县境内,还留存着一座汉代烽燧,其雄伟的气势可使我们约略窥见当时烽火通信的盛状。那时,烽火台的使用也有了较为完备的规则。白天发现有外敌入侵时,哨兵就在烽燧上燃起柴草或狼粪,其烟直上不散,远远地就能被人看见,人们称之为“狼烟”或
“烽烟”;夜间则点燃柴草,以火光报警。点燃的烽火还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些简单的信息:放一道烽火,表示入侵者在500人以下;放两道烽火,则表示入侵者在500 人以上。在古代,烽火总是与战争联系在一起,烽火出现,便意味着战争来临。南朝吴均有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大意是说军情文书从边疆传来,报警的烽火像萤火虫一样乱飞;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望》中也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名句。这些都是当时紧张气氛的生动写照。
⑦之所以在战争中使用烽火,是因为它传递信息的速度很快。汉武帝时,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大军出征匈奴时,就以烽火作为进军信号。据《汉书)记栽,仅一天时间,烽火信号便可以从当时的河西(今甘肃省)传到辽东,途经千余里。
⑧用烽火报警的通信方式一直延续了多个朝代,直至清朝末年。随着电报、电话等现代通信方式的出现,古老的烽火通信终于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1.根据拼音写汉字,并解释这个词语。(3 分)
无动于zhōng( )
释 义:
2.结合全文,简要说说我国“烽火通信”方式从出现到消亡的过程。(3 分)
3.第⑤段和第⑦段中两个加点的词语分别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请加以分析。(6 分)
(1)悄悄告诉:
(2)据《汉书)记载:
4.第⑥段和第⑦段顺序能否调换? 为什么? 请结合其内容加以分析。(5 分)
5.作者在说明过程中或讲述故事,或引用诗句,请任选一个方面,请举例分析其作用。(6 分)
参考答案
1.衷(1分)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说出大意即可,2分)
2.(大约)西周时期,烽火台出现;汉代,烽火台建设规模更大,使用规则进一步完善;清朝末年,延续使用多个朝代的烽火通信方式消失。(3分)
3.(1)“悄悄告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烽火”人格化,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3分)
(2)“据《汉书》记载”说明烽火一天可以传递千余里的说法是有据可查的,体现出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3分)
4.不能。(1分)因为第⑥段说明烽火与战争紧密相连这一现象,第⑦段解释其原因,两段之间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关系,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所以不能调换。(4分)
5.示例一:文中讲述“烽火戏诸侯”的历史故事,(2分)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烽火台在古代战争中的报警作用。(2分)这样写使文章内容更加生动,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示例二:文中引用吴均的诗句“羽檄起边庭,烽火乱如萤”(或:杜甫的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分)运用引用的说明方,具体真实地说明在古代烽火是与战争密切相连的。(2分)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可读性),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读 碑
刘成章
我说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20余年前,我第一次看到它,印象十分深刻,它庄严、雄伟、壮观,像一个有着汉白玉肌肤的巨人,站立在天安门广场。
它正面的题词,我细细地读;它背面的碑文,我细细地读;它底座的浮雕,我一一细心地看了。题词和碑文沁入我心,浮雕又夯实了我对它的记忆。
忘不了的还有,离开的时候,见石栏杆前,一位喜盈盈的少妇,抱着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少妇抬抬下巴指点,孩子伸出嫩藕般的小手,抚摸石栏上突起的圆柱。它使我怦然心动,刹那间,昨天,今天,明天,一齐在心头涌现。我不由再次仰起头:彼苍者天,伟哉此碑!丰碑千秋!
后来,我每次去北京,天安门广场都是少不了要去的地方,去了,自然要去瞻仰纪念碑。那碑上毛泽东的题词,那碑上毛泽东起草、周恩来手书的碑文,我不敢说倒背如流,起码是牢记在心里了。随着阅历的增长,我对它的体会更深。
但是,那年去了一趟南泥湾,我竟发觉,我并没有读懂!
南泥湾有个泉,叫做九龙泉,泉上小亭如开花的浓阴,掩映着一座烈士纪念碑。那是当年王震同志率领的三五九旅,在这里开展大生产运动时立下的。多年的风雨剥蚀,那碑身已经有些残破。
它的正面,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它的背面,也像个储得满满当当的铅字架;整个碑上,是字的堆积,字的重叠,字的密密麻麻。什么字?森林一样的烈士的名字!
我的呼吸急促起来。啊,一个旅历年就牺牲了这么多的战士!
泉水如泣如诉。
烈士的名字究竟有多少,我没有数,只是粗估了一下;然后,我将目光投向前边开阔的川道。我在想:要是把每一个名字都复活为一个血肉之躯,那么,他们足足可以把多半条川道站满!要是他们又像开誓师会那样高呼,那么,这条川道将震响着一片多么恢宏的声音!
我于是想起了人民英雄纪念碑。我以前实在没有读懂它。那碑文中的“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只从字面上读读就行了吗?它的背面还有什么呢?难道不是铭刻着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逶逶迤迤起起伏伏触目惊心比森林还要辽阔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么?名字的数目,不是几十万,不是几百万,而是几千万!他们的人数,是要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公民数还要多的!然而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这么多,这么多的英雄儿女,竟都倒在血泊里了!
这一层,看起来浅显,但的确不易读出它的最基本的东西。
读书往往要读注释,才能读懂。读碑文也需要注释。南泥湾的九龙泉纪念碑,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一条极好的注释。
现在完全读懂了吗?不敢说。但起码,每看见人民英雄纪念碑,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读懂人民英雄纪念碑后,“心中便升腾起一股悲壮感和使命感”?
2.到南泥湾之前和之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有什么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3.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你对某一事或某一物的认识过程,或许类似于作者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认识过程,请写出来。
参考答案
1.因为很多很多的英雄儿女为了缔造我们的幸福生活竟都倒在了血泊里,我们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意思相符即可)。
2.作者以前认为纪念碑是用来纪念革命先烈的,后来认识到碑是由几千万英雄儿女的生命构筑的(或它记载了我国人民斗争历史;是无数先烈生命的象征等)。
3.示例一:父母每天的呵护,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爱。那天看到了妈妈专门为我写的成长小记,那一份牵挂、喜悦与满足,让我真正体会到了爱的无私和伟大。
示例二:我参观湖北省博物馆时,听编钟演奏,只觉得奏出的声音很美。读了有关编钟的书后,知道编钟有两干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是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的一个缩影,我为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而自豪。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匾额和匾额文化的前世今生
①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说到普通人家里挂的“积善之家”“天道酬勤”,街上店家的“同仁堂”“稻香村”,再到皇宫大院的“太和殿”“颐和园”,你就会感到匾额并不陌生。
②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的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是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当于建筑的眼睛。匾额中的“匾”字古时也作“扁”字,《说文解字》曰:“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而“额”,一说是悬于门屏上的牌匾。也有人说,横的叫“扁”,竖的称“额”。简单来说,悬挂于门屏上,反映建筑物名称和性质,表达人们义理、情感之类的文学艺术形式即为匾额。匾额有作为堂号、表彰、祝福、商号、室内装饰等用途。
③匾额在古代可谓“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北京市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望舒告诉记者,匾额在历史上还承担着一种特别重要的作用——民间旌表制度。与西方惯用的奖章、证书不同,匾额不是个人的,不具有私密性,它是镶在村头、钉在牌坊上,可以让一个族群、一个地方都感受到的荣耀。
④《汉书》中就有记载,民间有一些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的人士,政府会给他们发匾,作为精神奖励,这是一种古代的激励机制,维系着一种社会表彰制度。所以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勋章、证书具有私密性,也可能很快被人们遗忘,后代子孙无法从中获得鼓励、激励,但匾额却发挥了这种作用。中国乡间有许多表彰牌坊,记录着当地人造福乡里、建功立业的事迹,这些都成为一个地方的光荣。
⑤北京文物保护协会会长、研究员齐心说,古代有许多匾额是由书法家题写的,这样的匾额不仅有文化意义,还有艺术价值。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可谓“字字源典、词词据史,是中国故事与哲理知识的宝库”。
⑥现代社会,莫说寸土寸金的都市,连很多山野中的乡土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也都改成了楼房。在这种“水泥森林”中,很难恢复当年“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盛景。
⑦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匾额生存发展的生态已经改变,其传承也必然面临困境。直接受到打击的,莫过于匾额的生产了。
⑧“这是一个严酷的现实。”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王支援说,行业凋敝,以制造匾额为生的匠人师傅也随之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他认为在古建筑的修缮、复建中还是需要匾额的,仿古的建筑、旅游区也需要匾额,由此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匾额市场。他坦言,机器制匾、3D打印,都对匾额技艺的生存造成了冲击,但是真正懂匾额的人,还是喜欢手工匾额。“手工匾额一定会生存下去,现在仍然有一批年轻的制匾师傅。”王支援对此充满信心。
⑨或许家家门口堂前悬挂匾额只能成为一种回忆,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匾额文化的传承不容置疑。正如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馆长姚远利所说:“匾额的缺失,使它巨大的社会教化作用不复存在。由此,传统文化失去了一个可以依托的重要载体。”因此,匾额文化的传承刻不容缓。
1.文章第①段提到了“天道酬勤”“同仁堂”“太和殿”等匾额,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为什么说匾额是“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4分)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4.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可不可以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现在,除了旅游景区、仿古建筑等一些特殊场所、建筑对匾额有需求外,普通人家几乎不再悬挂匾额。
5.请你根据匾额的相关文化和知识,为自己的书房拟写匾文(4~6字),并简单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①用这种开头方式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匾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读者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入手,使要说明的对象通俗易懂,更容易让读者理解和接受,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每个要点2分)
2.①匾额在很多时候不是一个简单的字号,它其实是要把围绕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很多担当的要义传之子孙;②匾文大多凝聚中华人文要义,浓缩圣贤学养精髓,承载书写者的信仰、名节、担当,体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每个要点2分)
3.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1分)。将匾额比作建筑的眼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匾额对于建筑的巨大作用:匾额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建筑的灵魂,让建筑充满灵气(2分)。
4. “几乎”表范围,表示十分接近全部,如果删掉,就变成了普通人家都不再悬挂匾额,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情况。“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思相近即可)
5.【示例】孝廉方正。理由:一个人要有精深的学问和优秀的品格,才能立于人世间。(每问2分,答案不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