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灵活的超链接
设计意图:
??PowerPoint是六年级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用它可以为我们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特别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制作电子作品提供平台,所以学好PowerPoint至关重要。PowerPoint不仅要教会学生制作幻灯片,放映幻灯片,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一工具展现主题、表达心声。本课内容是演示文稿制作的一个升华,是幻灯片制作这部分内容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交互式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补充,将知识点细化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这是学生学习多媒体作品制作的重要一环。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PowerPoint2003中超级链接的作用及其意义。
2、掌握设置超级链接的方法。
3、能够独立为自己的PPT作品设置必要的超链接。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为幻灯片设置超链接和插入动作按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2、通过参与演示文稿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情感目标:
通过教学探索,激发学生探求未知、认识新知的愿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文本、图片、动作按钮的超级链接的方法
2、掌握在PowerPoint中插入动作按钮的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在不同对象上设置超链的方法。
教学准备:
制作好的有链接功能的“小学古诗词赏析”演示文稿作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平时看的书前面都有目录,目录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提问)不错,通过目录可以快速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章节。那么我们制作的演示文稿的目录幻灯片有没有这个作用呢?
*教师展示事先准备好带有超链接的小学古诗词赏析的幻灯片。
教师:细心的同学有没有发现,今天老师出示的演示文稿与之前我们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点击目录就可以进入相应的古诗幻灯片。
教师:很好,这个就是通过幻灯片的超级链接来实现的
(揭开“超级链接”的面纱)。
板书课题:灵活的超链接。
二、新知探究,自主学习
教师进行演示、讲授在幻灯片中设置超链接的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给不同的选择对象插入超链接。
第二种方法:在幻灯片中插入动作按钮。
学生观看、学习。
?教师:看到刚才老师的演示,好多同学已经在摩拳擦掌想要尝试一番“超级链接”功能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尝试给幻灯片插入超级链接,打开桌面上的文件“练习.ppt”按要求插入超级链接:
①在目录幻灯片中的不同对象上插入超链接,并准确设置超链接的目标位置。
②在古诗幻灯片中设置一个返回的动作按钮,可直接返回到目录幻灯片。?
注意收集制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
(在让学生操作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进行,组长要起到带头作用,及时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本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
1、在插入超级链接前没有选中要加链接的对像。
?2、在“插入超链接”对话框中没有选择“本文档中的位置”,所以找不到指定的幻灯片。
3、有的同学想从古诗幻灯片返回到目录幻灯片,但是不会运用“动作按钮”中的返回。?
针对以上问题,让完成效果最好的小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演示上面几点操作步骤,再次强化插入超级链接的方法,老师可做演示插入超级链接的步骤:?
选定对象→?“插入”菜单→超级链接→?本文档中的位置→选中相对应的幻灯片。
三、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展示部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进行实时的点评。发现有共性的问题集中解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学到了哪些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归纳总结。
本课是PowerPoint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实用性大。它可以使电子作品方便于浏览、操作、易于被人接受。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为更好的学习PPT新加的一节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会了编辑演示文稿,学会了插入图片、文本框、自选图形等操作。本课是PowerPoint教学中的关键部分,内容难度相对较高,但趣味性强,实用性大。它可以使电子作品方便于浏览、操作、易于被人接受。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链接对象和链接目标的选择方法。这节课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超链接的教学,成功之处是:课堂预设与生成并重,课程流程顺畅自然。教学任务分层推进,循序渐进。不足之处是:教学语言组织的连贯性,有待进一步加强。?教学时间分配不均匀,演示、讲授时间有些长,学生操作练习时间和展示评价时间有些短,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完成本节课的基本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