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在信息中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的表现形式;懂得现代社会离不开信息。
技能目标:
搜集相关有用信息的资料。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信息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身边信息的习惯。
教学重点:
感受信息无处不在
教学难点:
明确什么是信息
教学准备:课件
学情分析
《生活在信息中》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信息生活》的第一课。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丰富多彩的信息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学会辨别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是新世纪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掌握的一种能力。作为教学来说,虽然这门课程叫“信息技术”,但对于信息概念的理解,学生却一直都是很模糊的。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明确“什么是信息”,感受“信息无处不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同时,作为五年级下册的第一课,信息的概念也为下阶段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看视频
收看天气预报,根据视频内容选择出行行李。
设计意图:在课堂导入中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结:在我们的身边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
二、各种类型的信息
1.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
(1)播放课件(包含各种形式的信息)
(2)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总结出常见的信息表现形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以及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2.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信息
(1)师生讨论用多种方式表达词语“西瓜”。
(2)游戏——词语竞猜
选择最方便快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信息。根据信息猜词语
设计意图:在现实生活中信息常常是以图片、文字、声音等多种形式传递给人们,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将教师的资料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四种形式呈现,让学生在这四类资料中寻找有关老师的信息,体会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明白同样的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三、信息的真伪
1.创设情景:手机接到短消息
信息:恭喜您,您的手机号码喜中中国好声音8.8万现金,请速来办理领奖手续。联系电话13599938388。
讨论:是否去领奖。
小结:虽然生活中信息无处不在,但人们接收到的信息不一定都是真实的。通过对手机短消息的真实性的判断,使学生初步感知信息存在真伪
四、小结
在本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3点:身边的信息无处不在:信息以各种类型存在着;要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
五、教学反思
本课整个教学环节安排是这样的,信息的作用——信息多样性——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信息辨别。本课落点在生活,从生活中的素材与见闻入手,选择学生身边的素材,在师生问答与交流中体会什么是信息,了解信息的无处不在及多种表现形式。在活动中让学生寻找信息,提取有用信息,在游戏中锻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表达信息以及鉴别信息的真伪,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与能力,体现了“玩中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