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下册 十 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数学三年级下册 十 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3 12:58:35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带小括号、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①150-60+39 ②720÷90×12

③340-25×2 ④180÷3+57

⑤65-(350÷7) ⑥300-(120+25)温故知新 150-60+39 720÷90×12
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340-25×2 80÷3+57
算式中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65-(350÷7) 300-(120+25)
算式中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温故知新饼干4元/包一、情境导入面包8元/包蛋黄派12元/包牛奶58元/箱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和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和蛋黄派
单价和的2倍。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返回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58 + 4×20 = 58 + 80再求还剩下多少钱。200-138=62(元)先求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一共需要多少钱。= 138(元) 求剩下多少钱,需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总钱数已经知道了,要先求出花掉的钱数。 返回4×2058+200-( )先求20包饼干多少钱。= 200-(58+80)再求1箱牛奶和20包饼干一共多少钱。= 200-138最后求还剩多少钱。=62(元)200元钱买1箱牛奶和20包饼干,还剩多少钱? 求剩下多少钱,需用总钱数减去花掉的钱数,总钱数已经知道了,要先求出花掉的钱数。试一试 25×(44+288÷16) 270÷(15×30÷90)= 25×(44+18)= 270÷(450÷90)先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 25×62= 1550= 270÷5= 54 算式中有小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如果小括号里面含有两级运算, 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法, 后算加减法。先求巧克力的单价是多少钱。8 + 12( )× 2= 20 × 2= 40(元)再求可以买几包巧克力。80÷40= 2(包)80元钱可以买几包巧克力?巧克力的单价是面包和蛋黄派单价和的2倍。试一试52× [288÷(130-106)]350÷ [7×(45-40)]先说一说计算顺序,再计算。= 52× [288÷24]= 52×12= 624= 350÷ [7×5]= 350÷ 35= 10 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
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整数四则混合算,明确顺序是关键。
先算乘除后加减,同级从左到右算。
遇到括号也好办,先小后中再外面。
按部就班仔细算,检验一遍更保险。记忆口诀 (165-65÷5)×6
=(100÷5)×6
= 20×6
= 120 46-(24 + 420÷70)
= 46-24 + 6
= 22 + 6
= 28基础练习:火眼金睛 (165-65÷5)×6
=(165-13)×6
= 152×6
= 912 基础练习:火眼金睛 (165-65÷5)×6
=(100÷5)×6
= 20×6
= 120X√ (165-65÷5)×6
=(100÷5)×6
= 20×6
= 120 46-(24 + 420÷70)
= 46-24 + 6
= 22 + 6
= 28基础练习:火眼金睛 46-(24 + 420÷70)
=46-(24 + 6)
=46-30
=16基础练习:火眼金睛 46-(24 + 420÷70)
= 46-24 + 6
= 22 + 6
= 28X√提高练习:我能行! 根据运算顺序添上小括号或中括号,再计算。
(1) 先减再乘最后除
32 × 800 - 400 ÷ 25
(2) 先除再减最后乘
32 × 800 - 400 ÷ 25
(3) 先减再除最后乘
32× 800 - 400 ÷ 25 ( )( )( ) [ ]
32×(800-400)÷25

= 32×400÷25

= 12800÷25

= 512

32×(800-400÷25)

= 32×(800-16)

= 32×784

= 25088

32×[ (800-400) ÷25 ]

= 32×[400 ÷25]

= 32×16

= 512巩固运用:我真棒 (8×120-24)÷12超市新进8箱鸭蛋,每箱120只。搬运时不小心打破了24只,剩下的每12只装一盒,可以装成多少盒?= 936÷12=(960-24)÷12= 78(盒)答:可以装成 78 盒。你知道吗? 算式中的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你知道常见的括号有哪几种,它们各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吗?
( )是小括号,又称为圆括号,是公元17世纪由荷兰人吉拉特首先使用的。在采用小括号之前,历史上曾使用过括线“——”。例如,50-15+12,在15+12上面画一条线,表示要先算15+12。
[ ]是中括号,又称为方括号。17世纪,英国数学家瓦里士在计算时最先采用了它。
{ }是大括号,又称为花括号。它大约是在1593年由法国数学家韦达首先使用的。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大括号里面的。趣味题:
在下面各题的等号左边添上合适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计算结果正好等于右边的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