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一、其他
1.(2019·南通)“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诗句中描述的青蛙行为属于( )
A.繁殖行为 B.觅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争斗行为
2.(2019·湖北孝感)天气转暖后,每到傍晚时分,本地的蝙蝠都会从巢里纷纷飞向空中,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到天亮时才归巢。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从食性看,蝙蝠是一种肉食动物
B.从功能上看,蝙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节律行为
C.蝙蝠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蝙蝠的身体结构与飞行的运动方式相适应
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2019?赤峰)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以下成语所描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雄鸡报晓 B.孔雀开屏 C.老马识途 D.蜘蛛结网
2.(2019·辽宁辽阳)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孔雀开屏 B.蜜蜂采蜜 C.蜘蛛结网 D.老马识途
3.(2019·昆明)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该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 D.取食行为
4.(2019·海南)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下列行为与“海豚表演顶球”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
A.婴儿吮吸 B.候鸟迁徙 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
5.(2019·齐齐哈尔、大兴安岭、黑河)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蜘蛛结网 B.大山雀偷喝牛奶 C.孔雀开屏 D.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6.(2019·龙东、鸡西)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小鸟喂鱼 B.大山雀学会偷喝牛奶 C.黑猩猩钓取白蚁 D.小鼠走迷宫
7.(2019·陕西咸阳)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学习行为和先天性行为,有关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豚顶球表演是学习行为 B.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蜜蜂采蜜是先天性行为 D.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本能,受遗传物质控制
8.(2019·湖南湘西)饲养的宠物小狗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每天都到规定的地方大小便,小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社会行为 D.领域行为
9.(2019·湖南岳阳)关于动物的学习行为叙述错误的是( )
A.与遗传因素无关 B.一般都有学习行为
C.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D.受环境因素影响
10.(2019·湖南衡阳)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 B.大雁南飞是迁徙行为
C.鸟类的胸肌都附着在胸骨上 D.亲鸟育雏是先天性行为
11.(2019·潍坊)退役后的警犬经特殊训练可成为导盲犬。下列关于导盲犬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其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构成 B.它的关节包括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面
C.犬敏锐的感觉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D.犬的引路行为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12.(2019·湖南湘潭)珍妮?古道尔在非洲原始丛林中观察到成年黑猩猩可以折断树枝并从蚁穴钓取白蚁吃。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上分析,下列实例与上述行为类型相同的是( )
A.春蚕吐丝结茧 B.猕猴向游客讨要食物
C.大熊猫幼崽吸吮乳汁 D.机器人学下棋
13.(2019·湖南株洲)以下选项中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
A.虎背熊腰 B.螳螂捕蝉 C.尖嘴猴腮 D.贼眉鼠眼
14.(2019·菏泽)生活中,我们经常做一些推门动作。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推门动作属于先天性行为 B.推门动作很简单,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C.推门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完成推门动作时,相关的骨起杠杆作用
15.(2019·四川广安)下列选项所描述的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 B.老马识途 C.惊弓之鸟 D.蜘蛛织网
16.(2019·济宁)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A.金鸡报晓 B.鹦鹉学舌 C.孔雀开屏 D.蜘蛛结网
17.(2019·安徽)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既有先天性行为,又有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先天性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B.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C.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D.学习行为在个体生活经历中获得
18.(2019·威海)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育雏时,它们会用自己独特细长的喙将花蜜喂到雏鸟的食管内。下列对蜂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属先天性行为 ②属学习行为 ③由环境因素决定 ④由遗传因素决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9.(2019·新疆)杜鹃鸟把卵产在苇莺巢中,苇莺孵化并喂养杜鹃雏鸟。这种行为是( )
①先天性行为 ②由环境因素决定 ③学习行为 ④由遗传物质决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 (2019·湖北黄冈)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扩大了其活动范围,便于更好的生存和繁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蚯蚓只有肌肉没有骨骼,靠肌肉和刚毛配合缓慢蠕动
B 骨骼肌收缩牵拉骨改变位置,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C. 鸟的胸肌两端都附着在同一块胸骨上,牵动两冀完成飞行动作
D.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21.(2019·青岛) 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 菜青虫总是取食白菜、甘蓝等十字花科植物
B. 失去雏鸟的红雀连续给浮到水面求食的金鱼喂昆虫
C. 黑猩猩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爬到箱顶取下高处的香蕉
D. 刚出生的小袋鼠爬到母亲的育儿袋里吃奶
22.(2019·四川眉山)“孔雀开屏”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动物的( )
A.攻击行为,学习行为 B.社会行为,领域行为
C.先天行为,学习行为 D.先天行为,社会行为
23.(2019·陕西)从行为的形成过程(获得途径)看,下列与“小鼠走迷宫”相同的是 ( )
A.候鸟迁徙 B.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 D.母鸡孵卵
24.(2019·湖南郴州)动物的行为有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孔雀开屏是先天性行为 B.老鹰抓猎物回巢喂幼鸟是学习行为
C.小狗在树下拉尿是学习行为 D.狗导盲是先天性行为
25.(2019·新疆)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三种动物来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得到如下结果,分析数据可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 )
动物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32 65 5
A.乙、甲、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甲、乙、丙
26.(2019·广东广州)在做“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探究实验时,生物小组选取经饥饿处理的3只小鼠,让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走相同迷宫,测得如下数据:
小鼠 所用时间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①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09秒
②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③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7秒
根据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属于学习行为
B.小鼠个体之间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
C.小鼠②不经“尝试与错误”就能吃到食物
D.小鼠③“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可能多些
27.(2019·贵州六盘水)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动物种类 甲 乙 丙
完成取食前的尝试次数 51 28 4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 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
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 D.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28.(2019·湖南益阳) 在中国,乒乓球运动十分普及,乒乓球被称为国球。在2019年4月乒乓球世界锦标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又一次包揽全部5枚金牌。
(1)从动作完成来看,运动主要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运动员大力扣球时,其力量来源于 的收缩,它两端的 附在相邻的骨上,牵拉骨绕关节活动产生动作。
(2)当乒乓球飞速地朝眼前袭来时,眼睛会眨,这种行为属于 ,是生来就有的反应。由于赛程安排紧,某运动员经历了一日三赛,赛后运动员感到全身肌肉酸痛无力,这说明高强度的动作需要消耗大量的 。为了使肌肉更强健,运动员需要多补充富含 (填蛋白质或糖类或脂肪)的食物。
(3)某人因车祸导致胸椎断裂,在下肢肢体完好的情况下出现了瘫痪症状。这表明运动系统完成动作还需要在 的调节下才能实现。
29. (2019·烟台)“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连接东西方文明的贸易和文化桥梁。习主席倡导“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神舟十一号搭载的太空养蚕实验,又开创了“太空丝绸之路”。
(1)进入太空的六只桑蚕,有五只顺利结茧后进入 ;由此判断桑蚕的发育属于 发育。
(2)“太空房”两侧放了置由桑叶调制的食物,生物小组的同学对桑蚕的取食行为很感兴趣。以下是他们设计实验方案时的对话,请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思维。
甲的观点属于 ,是建立在 基础上的。乙和丙提出的方法能更规范地获得科学证据。乙的目的是: ;丙遵循了 原则。
如果实验结果如丁所述,那么家蚕的取食行为就是由 体内的遗传物质 决定的。
(3)六只太空蚕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丰白玉”。生物小组养的蚕多数是有斑纹的。他们将两只有斑纹蚕杂交,子代蚕既有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如果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则子代蚕的基因组成是 。
(4)“春蚕到死丝方尽”,家蚕辛勤吐丝,但蚕丝的强度,韧性却不如蛛丝,科学家将蛛丝蛋白基因转移到了家蚕体内。使家蚕吐出大量与蛛丝类似的超级蚕丝。应用的现代生物技术是 。
三、社会行为
(一)区分
1.(2019·山西太原)动物的行为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
A.蜜蜂之间分工合作B.孔雀开屏C.亲鸟给雏鸟喂食 D.成群蝗虫啃食庄稼
2.(2019·江苏盐城)“桃花深处蜜蜂喧”。工蜂外出采蜜,蜂王留守蜂巢。蜜蜂的这些行为属于( )
A.先天性行为和社会行为 B.先天性行为和迁徙行为
C.学习行为和社会行为 D.学习行为和迁徙行为
3.(2019·龙东、鸡西)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白蚁 B.狒狒 C.蜜蜂 D.老虎
4.(2019·德州)老鼠偷吃蚂蚁穴中的食物,被穴中的蚂蚁“群起而攻之”。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
A.攻击行为? ?B.贮食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会行为
5.(2019·广东)珍妮?古道尔在观察黑猩猩时,发现名为“戈利亚”的黑猩猩地位最高,其它黑猩猩总是让戈利亚首先占有食物。这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6.(2019·湖南郴州)有些种类的动物是群体生活的,下列描述的动物社会行为正确的是( )
A.白蚁建蚁丘是在蚁后的指挥下完成的 B.蜂后在蜜蜂群体中主要任务是产卵
C.狼群成员很自觉,不需要首领 D.野鸭群体中的首领的任务是
7.(2019·湖南衡阳)下列不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
A.蚂蚁的群体中有蚁后、蚁王、兵蚁、工蚁
B.狒狒的“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C.蜂群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有明确分工
D.一群成年雄孔雀见到雌孔雀争相开屏
8.(2019·新疆)社会行为有利于动物的生存,以下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
A.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森林中的一群狒狒
C.森林中筑巢的鸟类 D.池塘里的一群青蛙
9.(2019·福建)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
A.蜜蜂 B.家猫 C.大熊猫 D.华南虎
10.(2019·滨州)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多种形式相互作用。蜜蜂采集花粉的同时帮助植物传粉,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蜜蜂与花之间存在互助关系
B.蜜蜂通过舞蹈进行信息交流
C.蜜蜂酿造蜂蜜,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D.蜜蜂群体内有明确的分工,具有社会行为
11.(2019·烟台)下列诗句中与动物的社会行为相关的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B.天高云淡,望断南飞
C.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D.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12.(2019·内蒙古呼和浩特)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能使动物适应环境,有利于生存和繁殖
B.学习行为可以不受遗传因素的限制,使动物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
C.社会行为往往有分工现象,可提高觅食,御敌的效率
D.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不属于信息交流
13.(2019·内蒙古通辽)以下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
(二)信息交流
14.(2019·湖南郴州)生物之间能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交流。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信息交流的是( )
A.一对雌雄企鹅见面时一起摇头 B.雌性昆虫分泌性外激素
C.蜜蜂的圆形舞 D.苍蝇飞行发出“嗡嗡”声
15.(2019·广东广州)以下不属于动物通讯现象的是( )
A.警犬通过气味找到罪犯
B.小鸡听到母鸡的叫声赶来觅食
C.蚂蚁通过同伴的分泌物找到食物
D.蜜蜂通过“8”字舞向同伴发出蜜源方向的信息
16.(2019·青岛) 下列现象不属于同种动物间信息交流的是( )
A.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向同伴发出叫声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
C. 蚊子飞行时发出“嗡嗡”声 D. 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虫
17.(2019·临沂)今年5月20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二个“世界蜜蜂日”。下列有关蜜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蜜蜂是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
B.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C.蜜蜂的发育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蜜蜂与蟋蟀的发育相似,都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18.(2019·河南)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猕猴种群及其生活环境。
(1)猕猴属于哺乳动物,具有 、哺乳的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
(2)猕猴通常由猴王带领着群居于森林之中,这表明猕猴具有 行为。猴群在集体行动时,有“哨兵”站在高处放哨。若发现异常情况,“哨兵”会发出尖锐的叫声,招唤同伴迅速转移。猕猴的叫声具有传递 的作用。
(3)据有关资料显示,该保护区内有哺乳类30余种、鸟类140余种、两栖类8种、爬行类19种、植物2000余种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的多样性。
(4)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 ,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爱护动物,保护它们的家园!
19.(2019·泰安)蝗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与散居型蝗虫相比,群居型蝗虫往往聚集成灾,这其中的秘密是什么?科研人员从飞行能力、信息交流抵御天敌、抗感染蝗绿僵菌(该真菌对蝗虫有致病性)等方面对群居型和散居型蝗虫进行对比实验,请分析回答:
(1)如图是测定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中在一定时间内飞行圈数的装置和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 ,因此群居型蝗虫危害范围更广。
(2)研究发现,群居型蝗虫产生的某种挥发性物质远高于散居型蝗虫,该物质促进群居型蝗虫间的 ,有利于其迅速聚集。
(3)科研人员依次将群居型跳蝻(背面体色为黑色)和散居型跳蝻(背面体色为绿色)、大山雀放入底部为小麦苗的笼子里,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山雀首先啄食群居型跳蝻。但啄了几口后放弃,转而啄食散居型跳蝻。进一步研究发现,群居型跳蝻被大山雀捕食时,体内会产生某种毒害大山雀的物质。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后来大山雀看到群居型跳蝻不再啄食的行为是 行为。蝗虫的跳蝻由受精卵孵化而成,它经过5次蜕皮发育成能飞的成虫,蝗虫的这一发育过程属于 ,发育中蜕掉的皮是 。
(4)蝗绿僵菌通过产生大量绿色的 来繁殖后代,将含有该绿色结构的液体分别注入到群居型蝗虫和散居型蝗虫体内,三天后群居型蝗虫的死亡率明显低于散居型蝗虫,从抗感染能力分析,群居型蝗虫比散居型蝗虫 。
20.(2019·湖南长沙)我们在电影《狼图腾》中看到内蒙古的原始草原上,最初牧民与强悍的草原狼是和谐共处的,因为狼帮助他们猎杀着草原不能承载的食草动物。后来因为人类的贪婪,开始了大规模围猎狼群的战斗,进而大片开垦草原……
(1)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由此判断,它属于 动物。
(2)狼群可以在头狼的指挥下团结协作,围猎几百只黄羊,由此可知,狼具有 行为。
(3)狼被大量猎杀后,草原鼠害横行,大面积沙化,沙尘遮天蔽日。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也说明动物对维持 起着重要的作用。
(4)以下做法或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山水林湖田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B.为节约成本,污水只排放不处理
C.对损害人类利益的动物赶尽杀绝 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21.(2019·湖南娄底)根据以下科普材料,回答:
在我国内蒙古和新疆的大草原上,曾多次发生最可怕的生物灾难,铺天盖地的蝗虫,疯狂地吞噬着草原,顷刻间就可以把其他生物逼入绝境,与旱灾与涝灾并称三大自然灾害。
中国科学院院士康乐,是国际上生态基因组学研究的领衔科学家,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对蝗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 ,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作用是 。
(2)科学家们发现,蝗虫的生活习性分为散居型和群居型,造成蝗灾是群居型蝗虫。散居型蝗虫体表为绿色,群居型蝗虫体表为黑色,体色变化是反映蝗虫种群密度的重要指标,你相信吗?请你据此提出一个八年级课外活动小组可以开展探究的问题 。
(3)蝗虫从散居变成群居以后,行为也随之发生变化,变得更加活跃,更喜欢与同伴“交流,科学家预测,气味在蝗虫聚集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提供以下实验材料:一支装有空气的试管、一支装有十只黑色蝗虫的试管、Y形玻璃管、连接用软胶管、用于观察的绿色和黑色蝗虫若干(装置局部如图),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科学家的这一假设是否正确,说出你的设计思路 。
(4)进一步研究发现,黑色蝗虫体内产生了一种物质﹣苯乙腈,让我们来猜想一下这种物质可能具有什么作用? 。
参考答案:
一、1.A 2.C
二、1.C 2.D 3.C 4.C 5.B 6.A 7.B 8.A 9.A 10.C 11.D 12.B 13.B 14.D 15.D 16.B 17.B 18.B 19.C 20.C 21.C 22.C 23. B 24.A 25.A 26.C 27.C
28.(1)骨骼肌(或肌肉) 肌腱 (2)先天性行为 能量 蛋白质 (3)神经系统(或神经)
29.(1)蛹 完全变态 (2)假设 已有的知识和社会经验 排除后天学习的影响 单一变量、设置对照 (3)BB、Bb、bb (4)转基因技术
三、1.A 2.A 3.D 4.D 5.B 6.B 7.D 8.B 9.A 10.C 11. B 12.B 13.B 14.D 15.A 16.C 17.D
18.(1)胎生 (2)社会 信息 (3)生物种类 (4)消费者
19.(1)信息交流 (2)学习 (3)不完全变态发育 外骨骼 孢子 (4)抗感染蝗绿僵菌的能力强 高
20.(1)哺乳 (2)社会 (3)自我调节 生态平衡 (4)A
21.(1)昆虫 保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体色变化是反映蝗虫种群密度的重要指标吗?
(3)取两个试管,一个是放入有十只黑蝗虫的试管,另一个是装有纯净空气的试管,分别用软胶管接到Y形玻璃管的两侧。实验中先用几只黑色蝗虫,然后再使用散居型的绿色蝗虫几只,分别放入Y形玻璃管的下端的入口,观察待测蝗虫爬向哪一个试管,如果黑色蝗虫都爬向有黑色蝗虫的试管气味一侧,而绿色蝗虫大多爬向纯净空气试管一侧,就说明气味对蝗虫的聚集起重要作用。
(4)进行信息交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