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设计制作标志
一、教材分析
《设计制作标志》选自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前面两节课学生已经学会搜索标志并利用表格制作图文并茂的作品,本课则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会插入形状并设置形状的样式、叠放次序,个性化地创作一个整体的标志。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为借班上课。小学四年级学生通过三年级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Word中文字设置、艺术字、表格、图片等相关操作技能。这个阶段的学生对自己操作中遇到的困难能进行探究和反思,想象力丰富,但运用自选图形表达创意,进行自主设计和创新用,仍需要一个分析落实的过程。此阶段的学生能力差异较大,计算机操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学多是以基础为主,并在此基础上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自己学习新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完成模仿半成品,熟练掌握插入自选形状,设置自选图形的形状填充、形状轮廓等样式,学会调整叠放次序,体验完成挑战的成就感。
2.通过“欣赏小小标志创意多”来分析标志的创意从何而来,尝试结合主题创作标志。
3.通过学生作品之间的介绍创意、提提建议,学会相互分享、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Word中插入形状、设置形状样式、调整叠放次序和组合的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创作灵感,合理应用自选图形,使设计的标志富有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引 入 新 课
一、
互动交流
引出课题
互动回答
1.说一说
今年9月杭州要发生的大事。
美丽杭州志愿者报名啦,成立各个志愿者小分队。
2.志愿者小队的服装上缺少了一个标志,需要同学们亲手设计,作为小队的象征。
3.猜一猜
猜一猜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
通过说说路边地铁站的导向牌的意义,体味标志作为一种象征性的视觉语言的作用。
提问:用什么来制作标志呢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了标志的象征作用,为什么要设计标志
将标志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
探 索 学 习
二、
依样画葫芦
积极思考,动手操作
1.自学课本P41-42的内容,掌握在word中插入形状的方法。
2.出示标志半成品,分析,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
自主探究,按照学生思路动手试一试。(形状填充、形状轮廓)
(由两个基本形状组合成弯月形)
3.请完成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适时引导。
(由两个基本形状组合成弯月形)
4.将被遮住的星星放到前面;旋转五角星
(叠放次序、旋转)
学生动手实践探索
根据学生遇到的问题,讲解知识点
巩固提高
三、
探索尝试、挑战小小设计师
1.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2.合作交流
1.激发创意
①分析中国银行、杭州城市标志的基本形状的由来。
(选择有寓意、有代表性的图形,作为标志的基本形状;选取标志物中的文字或字母作为标志原型)
②标志的颜色:
猜猜中国银行、杭州城市标志的颜色从何而来
作为一个珍惜水资源的标志,该选择什么颜色?
③加入主题
2.创作标志,挑战小小设计师
3.反馈:组合,将标志印到志愿者服装中
4.展示学生的作品,讲讲自己的创意设计
5.总结
激发学生对标志的形状的创意
根据主题,选择适合的颜色
实践掌握 多选、组合的知识点
分享交流,体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