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爱莲说》教学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1-08 09:2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爱莲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爱莲说》一文中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教学设想:
1.遵循维特罗克“教学生成过程模式”中的五大教学机会理论,在 ⑴控制注意⑵引发聚焦⑶调用回忆⑷引用跳跃⑸帮助整理这五个机会中指导学生掌握“托物言志”对本文的意义。使学生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道德情操。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莲花自古以来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赞美莲花的诗句非常多,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其中佳作。
在屈原的代表作 《离骚》中也有这样的诗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诗人为了表达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要穿上用莲花做成的香气馥郁的衣服。在这里,莲花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诗人高洁的品质和美好的修养,而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激情和奇幻的想象以及《离骚》这首不朽杰作的浪漫主义特色。
汉代乐府民歌中的一首极为清新优美的小诗,也有类似的意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首诗同学们也应该很熟悉。在这首小诗中,“莲”既指实物莲花,又是爱怜的“怜”谐音,以鱼戏莲叶隐喻男女之间的爱情,极其生动形象。在秀美的江南水乡的大背景中,采莲的男女主人公摇着小舟,自由地歌唱着纯洁美丽的爱情,该是一幅多么清新的图画!(调用回忆)
其实,在中国古代“莲”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意象,它代表着高洁的品质、优雅的气质、优美的姿态和庄重的仪表,表达了封建士大夫高洁的情操和志趣。自此,莲花便有了灵性,步入花中君子之列。
二 图片欣赏。
世上的花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用周敦颐的话来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水陆草木之花。” (大屏幕显示水陆草木之花的图片)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组莲花形象,(大屏幕显示各种姿态的莲花的图片)然后大家谈谈莲花美在哪里?(学生进入、欣赏并且发言)
同学们,最后我们来观察三组图片,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大屏幕显示莲花、牡丹、菊花三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老师指导学生自由讨论各种花的特点,并指名学生发言。(引发聚焦)
三 课堂讨论。
提问:看完三组图片了,下面请同学们来谈谈你们的认识,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你们是否也认为莲花有君子的特性呢?(控制注意)
四 文章象征手法的分析。
莲花,是中国古代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古往今来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古人写文著说一般都是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同样的一句话,都有二层意思,一层喻物,一层抒怀。同样,本文也有第二层意思,即隐喻作者本身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周敦颐在文中将自已比喻为君子。“君子难为,犹胜于避世也”,这是一种非常高的评价,如果直言就显得有些孤芳自赏的意思了,不过周敦颐也是有些“自知之明”的,他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他自己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他在文中发出了一种深沉的感叹“菊之爱,陶之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从这里可以看出,周敦颐是高傲的,他那种不从众只求纯净的心态,在碌碌尘世中是难能可贵的。他感叹,是因为世风日下,大多数人皆被世事玷染,不得脱身。本文所说的一切,事实上是作者人格的写照,是作者心志的自明,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文章中得到明证。正如作者所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其间的潜台词就是感慨像他一样具有莲花之洁的人实在太少了。
而这种委婉的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寄它物言己志,是中国文学发展出的最主要、也是最本质的表达方式,同学们应该牢记,并且会加以运用。(帮助整理)
五 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创作一篇小作文,仿照《爱莲说》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诉说自己的志向,八百字左右。(引导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