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 第2章 第3节 社会行为(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习题课件:第5单元 第2章 第3节 社会行为(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13 18:43: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三节社会行为
知识盘点
>知识点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1.社会行为的概念:动物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
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所具有的一系列行为。
2.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
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知识点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3.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动物依靠
动作、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通过
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做出反应。
4.一个动物群体中的某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
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
叫作通讯
5.许多动物的个体之间都能进行通讯。例如,蝶蛾类昆
虫的雌虫,靠体表的腺体分泌的性外激素来
吸引雄虫进行交配。
6.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的存在,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基础过手。
1.下列有关社会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同种生物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
B.群体的不同个体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
生活
C.群体的不同个体之间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流方式
D.群体生活有利于维持种族的生存
2.在白蚁的群体中有蚁后、雄蚁、工蚁、兵蚁。职能
是筑巢、喂养其他白蚁和照料卵的是
(C)
A.雌蚁B.雄蚁
C.工蚁D.兵蚁
3.以下不能作为判断阿尔卑斯狒狒是否具有社会行
为依据的是
(D)
A.形成等级
B.具有分工
C.具有组织
D.具有信息交流
4.鹿科动物小尾巴的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
险时,就将尾巴撅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其他鹿见
了会相继尾随而逃,这是依靠什么传递信息?
(D)
A.声音
B.气味
C.分泌物
D.动作
5.有人做了如下试验:迅速将一只椿象杀死,尽管做
得干净无声,也能引起其他椿象的逃逸。椿象间
的联系方式是
(C)
A.椿象发出的光
B.椿象发出的声音
C.椿象发出的气味
D.椿象的挣扎动作
6.农业上施用一定量的性外激素以控制害虫,性外
激素的作用是
(B)
A.毒杀害虫
B.干扰雌雄虫的通讯,使之无法交配
C.破坏雄虫的嗅觉器官
D.有它存在时雌雄虫也能交配,但不能产卵
能力提升
1.(广东·中考)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
的是
D
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2.狗即使走了很远也不会忘记回家的路,这是由于
它外出时走不远就要撒尿,其目的是
(B)
A.生理活动的需要
B.留下气味作“记号”
C.与其他的狗沟通信息D.吸引异性的狗前来
3.(丹东·中考)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B)
A.蜜蜂B.蝗虫
C.蚂蚁D.狒狒
4.某种萤火虫的雌性个体,能准确地模仿另一个物
种的信号来吸引此物种的雄虫,那么该雌萤火虫
这种行为的意义可能是
(C)
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
C.诱骗不同种异性以取食
D.对不同种异性表示友好
5.(威海·中考)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要及时交流信
息。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传递信息作用的是
(A)
A.蟾蜍受到攻击时身体会充气膨胀
B.担任警戒任务的猴子看见鹰时发出叫声
C.雌性菜粉蝶释放性外激素
D.蜜蜂通过舞蹈指示蜜源所在方向
6.在狒狒的“等级社会”中,下列不属于排定等级次
序的依据的是
(C)
A.个体大小、力量强弱B.健康状况
C.年龄大小
D.凶猛程度
7.蚂蚁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每个群体中有蚁后
雄蚁、工蚁和兵蚁。蚁后的主要职能是产卵、繁殖
后代;雄蚁的主要职能是与蚁后交配,工蚁的主要
职能是筑巢,觅食、护卵、饲喂幼蚁等;兵蚁的主要
职能是保卫蚁巢。根据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
回答
(1)一只蚂蚁发现食物后,会迅速返回巢穴。不
会儿,一大群蚂蚁排着长长的队伍,“浩浩荡荡”地
奔向食物所在的地点,它靠气味(填“语言”
动作”或“气味”)传递信息
(2)小明说:“像蚂蚁这样的群体中的分工合作需
要随时交流信息。”你认为小明说得对吗?
答:对
(3)像蚂蚁一样营社群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
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
体还形成等级,这是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
(4)哪些动物像蚂蚁一样营社群生活?请举出其
中一例。答:如蜜蜂等。
生物素养
蜜蜂的语言
德国人卡尔·冯·弗里施上世纪60年代发现,
蜜蜂采蜜时发现一个新的食物来源后,在返回蜂巢时
会跳一种“摇摆舞”,这种舞蹈中含有关于所发现食物
来源的距离和方位的编码信息。他因这一发现而获
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奖。弗里施假设,其他加入该
舞蹈的蜜蜂会阅读这种编码,并利用这种信息找到食
物来源。
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神经生物学家马丁·尤尔发
后来在法国《科学与未来》网站撰文指出,对这种假设
持怀疑态度者近些年提出,旁观的蜜蜂只是从跳舞的
蜜蜂身上获得食物气味,然后凭借嗅觉搜寻食物来
源。尽管大多数生物学家倾向于弗里施关于舞蹈是
真正信息来源的观点,但关于这种“编码”是怎样被翻
译成一种“飞行计划”的却一直没有定量描述
德国一些科学家最近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
中,他们给许多蜜蜂装上了微型的天线,以在大范围
内监视它们的行动。他们发现蜜蜂不仅能够根据领
头蜂的翅膀扇动频率,阅读出各种信息,而且在它们
飞向目标的过程中也不会受风向变化的影响。
第二个实验更有意思。人们把蜜蜂转移到另外
个地方,在那里释放这些蜜蜂,但是并不改变食物
的地点。而这些蜜蜂一出蜂巢,却仍然按原来的方向
飞行相同的距离。尤尔发指出,这就说明,蜜蜂的舞
蹈并非毫无意义。相反,它给蜜蜂提供了各种信息指
令,其内容包含了前往食物地点的飞行距离、方向等
信息,而嗅觉在帮助大群蜜蜂找食过程中并不发挥重
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