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3-1 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修3-1 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08-14 12:2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选修3-1)中国近、当代有这样一位数学家:根据下面的人物线索,猜猜他是谁? 他生于浙江嘉兴秀水县,是美籍华裔数学大师; 他是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名数学研究生; 他毕业于南开大学,晚年母校设立了他名字命名的数学研究所; 他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为了纪念他的卓越贡献,国际数学联盟(IMU)还特别设立了他名字命名的数学奖,作为国际数学界最高级别的终身成就奖。陈省身 院士中国近、当代有这样一位数学家:他是厦门大学的高材生; 他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他发表的(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根据下面的人物线索,猜猜他是谁?他是福建福州人;陈景润 院士中国近、当代有这样一位数学家:根据下面的人物线索,猜猜他是谁? 他是江苏镇江人,当代著名数学家; 他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后被陈省身院士推荐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师从华罗庚;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27岁的他证明了2+3。 他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获得华罗庚数学奖,是中科院院士。王 元 院士中国近、当代有这样一位数学家: 他生于江苏金坛,初中文凭,自学成才; 他开创“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对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重大贡献; 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数学之父”,“人民的数学家”.根据下面的人物线索,猜猜他是谁? 他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华罗庚 院士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华罗庚故事华罗庚画册 1910年11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 他幼时爱动脑筋,因思考问题过于专心常被同伴们戏称为“罗呆子”。 1922年,12岁从县城仁劬小学毕业后,进入金坛县立初中,王维克老师发现其数学才能,并尽力予以培养。
1929年(19岁)冬,他不幸染上伤寒病,落下左腿终身残疾,走路要借助手杖。 1929年,华罗庚受雇为金坛中学庶务员,并开始在上海《科学》等杂志上发表论文。 1930年春,华罗庚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轰动数学界。同年,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后,打破常规,让华罗庚进入清华大学图书馆担任馆员。 1935年,数学家诺特·维纳(Norbert Wiener)访问中国,他注意到华罗庚的潜质,向当时英国著名数学家哈代极力推荐。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度过了关键性的两年。 1937年,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正教授,后来迁至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直至1945年。1939年到1941年,在昆明的一个吊脚楼上,写了20多篇论文,完成了第一部数学专著《堆垒素数论》。 1946年2月至5月,他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9月,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1947年,《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和中文版。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 1950年春,携夫人、孩子从美国经香港抵达北京,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1952年7月,受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邀请,成立了数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他着手筹建中科院计算数学研究所,他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著。 1957年9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重视,陈景润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任研究实习员。 为培养青少年学习数学的热情,华罗庚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中学生数学竞赛活动,亲自参加出题、监考、阅卷,并多次到外地去推广活动。 文革时(1969-1975年),华罗庚深入基层,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向工人、农民传授统筹优选法知识,帮助他们增加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消耗。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 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启铿、龚升等。 1985年6月3日,应日本亚洲文化交流协会邀请赴日本访问。1985年6月12日下午4时,在东京大学数理学部讲演厅向日本数学界作主题为《理论数学及其应用》的演讲,由于突发急性心肌梗塞,于当日晚上10时9分逝世。 1983年10月,应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邀请,赴美作为期一年的讲学活动。在美期间,赴意大利里亚利特市出席第三世界科学院成立大会,并被选为院士。1984年4月,在华盛顿出席了美国科学院授予他外籍院士的仪式,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关于人生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短促的,如果我们要把短短的生活过程使用得更有效力,我们最好是把自己的生命看成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关于科学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华罗庚名言关于学习
  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关于真理
  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是给懒汉。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 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课堂小结:学习先生慧眼识珠、甘当人梯的人梯精神。 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应该:学习先生逆境拼搏、奋斗不息的自强精神。学习先生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奉献精神。学习先生理想远大、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