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计数
教学目标:
1、理解11-20各数的顺序、大小及数的组,会认、读、写11-20的各数。
2、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3、初步了解古人发明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价值,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会认、读11-20各数,理解11-20各数及其组成。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数学离不开数,我们再来认识一些新的数朋友。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
11-20指哪些数?出示:11-20各数
认识吗?大声的读出来吧。读的真准确。
二、情境引入,展示认知。
看大家表现的这么棒,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个和数有关的小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还不会用数来记物体的数量,他们就用摆小石子或小木棍的方法来表示物体的数量。
你们看,图中的古人就在用小石子记录羊的只数,你们愿意试一试吗?
好,我们没有小石子,就用小棒来摆一摆。
现在我从羊圈里开始放羊出来,出来一只摆?再出来1只羊再摆?出来2只羊摆?
谁愿意上来摆?
准备好,我放羊了。
羊放完了,现在我们一起数一数摆了多少根小棒,也就是有多少只羊。
师生共同数黑板上摆的。
比10多1是?
快数数自己的小棒是不是11根?
你们数的真认真,这是10个一,10个一就是?十。
板书:10个一。
现在我把这10个一捆在一起?捆成了几捆?一捆是一个什么?
师生共同捆一捆小棒。
10个一是10,1个十也是10,那么他们相等吗?为什么?
所以说:(板书:)10个一是1个十
三、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1、生动手尝试新的摆法。
你们也快动手把10个一变成1个十吧。
你们打算先数出几个一?再怎么办?
太好了,动手吧。
举起你捆好的1个十。
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了一个十。
出示:计数器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一个珠子表示一个一,十位上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十吗?
生尝试。
一个珠子放在十位就能表示1个十,十位能让这颗珠子有这么大本事呢,个位呢?这上面1个珠子表示多少?
谁能在黑板上用珠子表示1个十。
刚才我们数出了11只羊,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吗?
现在十位、个位都有1颗珠子,表示什么?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这两个珠子一样啊,怎么它就能表示1个十?它就表示1个一?
不是这个珠子神奇,是数位不同,数位太重要。
看1个十加1个一就是11。 板书:10+1=11
2、感受十进制的数位概念
这是多少? 十在哪呢?
怎么数的这么快?
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从12开始数到19。
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19吗?
1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10+9=?
19再添上1是多少?20了?怎么办呢?
怎么拨?你能在计数器上拨出20吗?为什么2个珠子就能表示20了?
赶紧处理小棒吧?又够十个了,赶紧提醒我要干什么了?
这是几个十?2个十是多少?
10+10=?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开放练习,提高认识
1、p75第1题。
生独立完成;
交流反馈。
2、p75第2题。
生独立完成;
交流反馈。
十位上拨2个珠子就表示20,就给你2个珠子,你还能拨出不一样的数吗?
看来不是珠子神奇,是数位神奇,由于数位的不同,所以拨出的数就不同。把你的收获回去和爸爸妈妈说说,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板书设计:
古人计数
11、12、13、14、15、16、17、18、19、20
10个一是1个十 十位 个位
1 1
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