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济宁中考5.)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19苏州 4.)有学者认为,“它(科举制)是唯一没有被动摇过基础的制度,是在权威一再崩溃和颠覆中唯一能维持全面而广泛影响的制度”,“中国竞争性文士考试制度是该国特有的制度,并持续了一千多年”。材料表明科举制( )
A.有利于选拔社会人才 B.可以推动教育发展
C.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D.能够防止政权覆灭
3.(2019河南A卷1.)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都江堰 铁制农具的出现 含嘉仓示意图
A.生产工具的进步 B.水利工程的发展
C.农耕文明的发达 D.隋唐盛世的繁荣
4.(2019德州市5.)当你看到“及第”“进土”“状元”“连中三元”这些词语时,你会想到以下哪种制度( )
A.分封制 B.中央集权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5.(2019眉山 18.)《唐摭[zhí]言》中记载,(唐太宗)见新进士鱼贯而出,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喻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反映的是( )
A.禅让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6.(2019内江 1.)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是(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7.(2019日照 3.)历史叙述有历史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北京人能够制造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B.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半坡居民
C.汉武帝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D.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8.(2019张家界6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最早的考试制度”是指我国隋朝创立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
9.(2019临沂5 .)下列哪一史实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A.隋文帝灭掉陈朝 B.隋朝创立科举制
C.隋朝统一度量衡 D.隋朝开通大运河
10.(2019菏泽4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的人工水道(下图)。这一伟大工程( )
A.中心是①——长安 B.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11.(2019湘西5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 )
A.赵州桥 B.长城 C.丝绸之路 D.大运河
12.(2019嘉兴14 .)嘉兴有条大运河。嘉兴段运河历史上属江南河,史书载:“大业六年,隋炀帝敕穿江南河。”由此可推断( )
A.材料中的史书可能是《史记》 B.《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修此河场景
C.此河贞观之治时已发挥作用 D.宋应星为此河开凿提供了技术指导
13.(2019齐齐哈尔4 .)“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中国推行了近两千年之久。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斯塔夫里阿诺斯赞扬的考试制度是( )
A.禅让制 B.科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行省制
14.(2019南通18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注重门第家世 B.取士方式多样 C.关注道德品质 D.公开公平竞争
15.(2019大庆6 .)589年,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实现了统一。这个重新统一的朝代是杨坚建立(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清朝
16.(2019大庆7 .)隋唐时期确立的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官员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17.(2019北京5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的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 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
18.(2019大庆8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被誉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9.(2018赤峰3.)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2018岳阳34.)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21.(2018济宁6.)《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县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包含的内容有( )
①西汉强化监察制度②隋朝开创科举制度③唐朝开创三省六部制④明太祖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④
22.(2018重庆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23.(2018镇江3.)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球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它”指的是( )
A.分封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4.(2018江西2.) “炀帝此举,为其国促数年之祚(国运),而为后世开万世之利,可谓不仁而有功者矣。”“炀帝此举”是指( )
A. 建立隋朝 B. 统一全国 C. 开通大运河 D. 创立科举制
25.(2018聊城6.) 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
A. 金榜题名 B. 连中三元 C. 名落孙山 D. 卧薪尝胆
26.(2018南京2.) 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 秦灭六国 B. 西晋灭吴 C. 隋灭陈朝 D. 元灭南宋
27.(2018永州4.)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28.(2018永州3.)“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描述的是( )
A.赵州桥 B.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
29.(2018贺州3.)图1是建于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石拱桥,它最能说明隋朝赵州桥( )
A.对后世影响很大 B.交通功能不突出 C.只存于隋朝叶期 D.桥梁安全性能低
30.(2018贺州1.)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C.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D.加快了隋朝的灭广
31.(2018广东5.)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32.(2018菏泽4.)有学者认为,科举制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具有永久的生命力”主要是指( )
A.平等竞争 B.注重实践 C.分科考试 D.以德取才
33.(2018青岛8.)“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与材料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度
二、材料题
1.(2019荆门30.) (7分)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起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汉武帝元光元年 “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 的思想。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魏晋以来,实行盯选官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官员大都从各地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生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一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材料三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科举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明朝科举还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八股文”。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选官的主要标准是什么。(1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改变材料二中的端,隋朝时啦了什么样的选官制度?(1分) 唐太宗又是怎么完善这一制度的?(1分)这一制度的创立有什么意义?(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朝科举考试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变化对选官造成了什么样的负面影响。(1分)
(4)通过上述材料,指出自西汉到明朝选官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2019益阳31 .)—个国家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一世界强国工业生产能力变化表(1860-1900)
材料三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允许局部地回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共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而去
——摘编自《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⑤和⑥分别表示大运河的哪一段?(2分)大运河的开凿客观上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2分)
(2)从材料二中选取一个时期,找出这一时期工业生产能力位于第一位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3分)
(3)材料三中列宁的“让步"是指1921年实行的什么政策? (1分)请根据材料归纳这一政策的特点。(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当今局势谈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分)
3.(2018绥化3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左图的大运河是隋朝_________(皇帝)在位时期开凿的(1分)
2)大运河以A_____________为中心(2分),北达涿郡,即今天的__________(2分)南至B______(1分)
4.(2018福建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到洛阳依次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5.(2018长沙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是整个中华文明史上的两座高峰,但宋文化呈现了不同于唐代的带有标志性的新面貌。例如:城市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印刷技术的提高与普及,书籍得以较广泛的传播,从而迅速地提高了宋代社会的文化水准;又如以追求人才资质的“择优”与选拔程序的“公平”为目标的科举制,在隋唐时期初步成型,宋代则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并逐渐形成了从破題到结尾的十段文体,使命题、定等“标准化”与“客观化”;再如,以活字印刷术为代表的宋代科学技术显然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书院教育的发达提高了社会教育的水平,也是宋文化的一个亮点。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请回答:
(1)“隋唐时期初步成型”的科举制对维护唐朝统治有何重要作用?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宋代形成的“十段文体”的看法。
(2)材料认为宋代文明高峰的出现主要与哪一科技成就关系最密切?根据材料结合你所知道的岳麓书院,谈谈你对宋代书院教育的认识。
6.(2018临沂27.)?(13分)下列材料摘编自梁启超的《变法通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
材料二??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1)上述两则材料所表达的变法主张,有什么共同之处?梁启超认为,这些共同的主张得以实现的途径是什么??(5分)
(2)上述材料中的“科举”作为一种制度,诞生于哪一朝代?又于哪个朝代被废除??(4分)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变法失败后,革命团体纷纷建立。在此基础上,孙中山建立的统一的革命组织是什么?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分)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C D B D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B D B C D C A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C D C C D A A
题号 31 32 33
答案 B A C
二.材料题
1.(2019荆门30.)【答案】
(1)标准:品行(答孝廉、品德也可)。
(2)制度:科举制;措施: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意义:是中国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田,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答对一点即可。)
(3)变化;实行八股取士(答必须考“四书’“五经”,答卷分为死板的八个部分也可。) 影响:脱离实际,禁锢思想;选出的人都是皇帝意旨的顺从者。(答一点即可)
(4)方式变化:由推举到考试选拔的转变。
2.(2019益阳31 .)【答案】
(1)永济渠;通济渠(2分)。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加速了沿岸地区经济的发
展;在此后的历史进程中一直起着垂要作用,直到今天,大运河的某些河段依然承
担育运输的作用。(任答两点,2分)
(2)19世纪60年代:英国 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或资本主义制度
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19世纪晚期: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或国家的统一,
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任答一个时期,时间、国家、原因各1分,共3分)
(3)新经济政策。(1分)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入进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2分)
(4)交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的政策:对外开放,顺应全球化的潮流等。(任
答两点,2分)
3.(2018绥化34.)【答案】
(1)隋炀帝(杨广)(1分) (2)洛阳(2分) 北京(2分) 余杭(1分)
4.(2018福建32.)【答案】
(1)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
作用:灌溉;防洪。
(2)河段名称:江南河、邗沟、通济渠。
特点:利用天然河道和已有的古运河;贯通南北水系。
(3)共同点:利用自然条件;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5.(2018长沙18.) 【答案】
(1)扩大了统治基础,提高官员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择优、公平选拔人才,但一定程度上也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言之有理即可)
(2)活字印刷术。书院教育的兴盛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地方经济和社会文化面貌;提高了社会教育的水平,有利于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6.(2018临沂27.)【答案】
(1)改变科举制度;变官制。
(2)隋朝;清朝。
(3)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