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14 09:54: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含答案)
一、选择题
1.(2019南京4.)唐太宗、高宗时,“各国或派使臣来朝见进贡,或送子弟到长安留学,以及民间的自由往来,……域外交通,非常发达”。材料陈述的是( )
A.诸子百家争鸣 B.大运河的开通 C.中外交流频繁 D.都市生活繁华
2.(2019聊城5.)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调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主要表明( )
A.唐朝采取开明民族政策 B.中外交流开启唐朝盛世
C.唐朝中后期手工业衰落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强
3.(2019徐州16.)“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4.(2019日照6 .)下列古代的历史人物,在中外交流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

王羲之 李清照 鉴真 屈原
A B C D
5.(2019临沂6 .)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 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2019南通19 .)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
A.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贸易往来频装 C.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7.(2019大庆9 .)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是:
A.文成公主 B.松赞干布 C.玄奘 D.鉴真
8.(2019海南 4.)据图2,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 )
A.吐蕃 B.波斯 C.大食 D.天竺

9.(2019北京6 .)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幅对联(见右图),横批应为( )
A.海路通达 B.经济繁荣

C.民族和睦 D.文明互鉴
10.(2018滨州4.)唐朝的对外开放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唐朝“开放”的表现包括( )
①鉴真东渡日本 ②玄奘西游天竺 ③日本“遗唐使”来华 ④郑和下西洋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2018徐州16.)“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2.(2018临沂5.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 )
①日本??②新罗 ③天竺??④雅典
A.①②③??B.①②④ ? ?C.①③?? D.②④
13.(2018济宁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右图反映的史实是(   )

A.玄奘西行 B.鉴真东渡 C.文成公主入藏 D.王昭君出塞
14.(2018福建6.) 下列可印证唐朝时期中印友好往来历史的是( )
A. 遣唐使 B. 玄奘西行 C. 鉴真东渡 D. 唐招提寺
15.(2018青岛16.)200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丝路人”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打开了①张骞②戚继光③玄奘④鉴真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材料中的“丝路人”包括(   )
A.②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6.(2019漳州5 .)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秦兼并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汉武帝重视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C.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7.(2019吉林2 .)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安史之乱 D.黄巢起义
18.(2019滨州4 .)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
19.(2018常德2.)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 )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汉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20.(2019乐山16 .)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材料题
1.(2019吉林15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时期,他前往天竺,求取真经。归来后,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这部书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1)写出材料中A点的名称。对开通这条道路贡献最大的是哪位历史人物?(2分)
(2)写出材料二中“珍贵文献”的名称。(1分)
(3)请谈谈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给你的启示。(1分)
2.(2019包头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材料二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从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经验。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中展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以中日文化交流的两个史实加以说明。(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读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2分)
3.(2019巴彦淖尔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
唐朝是中国古代外交非常活跃的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繁荣景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唐朝又以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吸纳外来文化之精华,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灿烂的中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友好邻邦,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的渊源,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材料二
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从1980年起,先后创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5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验区”,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道路,提供了经验。
材料三
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体现大国担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以中日文化交流的两个史实加以说明。(5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特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请你概括“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价值。(2分)
4.(2019绥化 37.)(6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让我们走进历史的天空,一睹他们的风采。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他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
材料二:贞观初年,玄奘西行到达目的地后,遍访名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材料三:郑和所率的船队,满载着中国的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货币。这些物品有的是用于慷慨送礼,展现大国风度,发展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有的是用于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写出一条即可)
(2)材料二中,玄奘西行前往哪国取经?根据他的口述,由他的弟子记录所成的书是什么?
(3)材料三叙述了哪一历史事件?郑和率领船队先后进行几次远航?
5.(2019毕节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出土于唐朝墓葬的部分文物:

(1)材料一标示出的实物是通过什么之路相互交流的?为了管理西域地区,西汉设立了什么行政机构?(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出现了怎样的空前盛况?请举出两例唐朝“走出去”的具体事例。(6分)
(3)由上述材料得到什么启示?(2分)
6.(2019衢州9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汉朝到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最盛时期之一。汉使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安息等多国,唐王朝也曾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在此期间,中国接受了许多西方文明要素,如音乐舞蹈、穿戴服饰等;同时,中国也向西方世界提供了丝绸、瓷器等。
——改编自《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
(1)图2中的路线①②分别反映了唐朝对外交流中的什么历史事件?运用所学知识比较它们的相同点。
(2)为了开辟和保障图1的路线,西汉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3)根据材料概括汉唐时期对外交流的特点。请以丝绸之路为例,结合材料分析中外交流带来的影响。
7.(2018沈阳16.) 大唐以博大的胸襟迎接世界各地的客人,显示了高度的自信和恢弘的气度。观看下面图片并阅读相关文字介绍,回答问题。

陕西乾县唐朝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部分)
该壁画展现了三名唐朝官员(左)在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景。这些使节可能来自拜占廷帝国、朝鮮和西伯利亚,他们在向唐朝的代表表达敬意。
唐朝是一个国际性的时代。政府专门设置了鸿胪(lú)寺来接待各国的使者;推行与邻国之间的朝贡关系,即邻国及其民众要经常向大唐献上贡品并行叩头之礼一一在皇帝面前下跪,以前额触地,唐朝回报进贡国家奢华的礼物。据记载,唐朝曾在大明宫麟德殿宴请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宾客。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及骠国(今缅甸)、真腊(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室利佛逝(今苏门答腊),西城和中亚各国,西方的拜占廷(东罗马)、波斯(今伊朗)、大食哈里发帝国(阿拉伯)等均有使节来到大唐。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商旅、僧侣和留学生。
(1)该壁画属于史料类别中的那一类?( )
A.实物资料B.文献资料
(2)根据以上图片及文字介绍,你能获取哪些关于对外交往方面的历史信息?(写出三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信息点三:
(3)根据以上图文内容,你能得出什么么历史认识?
8.(2018重庆B卷21.)观察下图:
(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广陵
B.平城京
(2)观察图中鉴真第五次和第六次东渡日本的路线,据此指出鉴真东渡的特点。(1分)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宋朝初,宋太祖吸取了唐朝中期以来的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选用文官到地方任知府、知州等职,代替节度使管理地方政事,用以压制武将的权力。同时,文官可以担任统兵的将帅,武将却往往只是副帅,受文官的监督和管束,因此,宋代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将。
——斯摘编自岳麓版书社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四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1653年 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 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
17世纪后期 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蒙古族准喝尔叛乱势力
1713年 康熙帝册封西藏另一位佛教首領“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27年 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8世纪中期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
1793年 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确定了金瓶掣签制度
(1)观察材料一,图1反映了秦朝的什么地方管理制度?图2、图3分别反映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2分)
(3)材料三中,“唐朝中期以来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的历史教训”主要是指什么?为此,宋太祖采取了什么政策? (3 分)
(4)根据材料四,归纳清朝对边疆地区管理的主要方式。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4分)(5)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总体特点。(2分)













2018--2019年中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
七下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C B A C D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A A B B C C B B C
二.材料题
1.(2019吉林15 .)【答案】
(1)长安;张骞;
(2)《大唐西域记》;
(3)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有理即可)
2.(2019包头11 .)【答案】
(1)原因:社会经济繁荣;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史实:日本政府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5分)
(2)作用:经济特区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打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了我国的对外影响。(4分)
(3)时代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等。(2分)
3.(2019巴彦淖尔11 .)【答案】
(1)原因:社会经济繁荣;兼容并包的开放政策;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史实:日本政府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5分)(2)作用:经济特区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大大促进了经济的表展;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了我国的对外影响。(4分)
(3)时代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扩大中国的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顺应经济全球化流等,(2分)
4.(2019绥化 37.)【答案】
(1)鉴真;传授佛经、传播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2)天竺;《大唐西域记》。
(3)郑和下西洋;7次。
5.(2019毕节13 .)【答案】
(1)丝绸之路;西域都护。
(2)对外交往国家多,交流领域广。玄奘西行印度,鉴真东渡日本。
(3)开放带来繁荣,应坚持对外开放等。
6.(2019衢州9 .)【答案】
(1)事件: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相同点:促进双方的文化的双向交流。唐朝对外交流频繁,唐朝的历史、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生产技术都向外传播,同时,也会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都有的精神品质坚持不懈、百折不饶的精神,不轻言放弃等。
(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武威和敦煌四郡;设立西域都护府。
(3)特点:对外开放,双向交流。影响:影响是汉唐的对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的历史、政治制度、文学艺术和生产技术都向外传播,同时,也会借鉴国外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这是一个双向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促进了中外我在文化交流。(言之成理即可)
7.(2018沈阳16.)【答案】
(1)A
(2)可从朝代、交往国家、机构名称、交往礼节、交往方式等方面回答。
(3)唐朝对外交往广泛
8.(2018重庆B卷21.)【答案】
(1)左框A;右框B。
(2)走海路,路线曲折。
9.(2019娄底55 .)【答案】
(1)郡县制、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2)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很大。
(3)安史之乱、重文轻武。
(4)武力平叛、册封宗教领袖、设置管理机构等;巩固边疆,维护国家统一。
(5)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维护国家统一。





外语训练 讲授各国地图
数理启蒙 阅读各国史略
几何原本 微积分 代数学
航海测算 天文测算
万国公法 富国策
汉文经学 化学

581

618

907

1271

1276

1368(年)

隋朝

元朝

五代十国两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