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 串句成文巧修饰
一、教材分析
本册是小学新教材,本课又是第三单元“计算机小作家”中的第五课内容,
是整册教材的第十三课。本节课的内容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体会创作作品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处理的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考虑到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内容,通过知识的迁移来让学生来学习中文标点符号的输入。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他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输入方法,但他们操作还不是很熟练。学生对电脑课的兴趣比较浓,热情比较高。我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让学生学得开心,寓教于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写字板的作用和功能;
(二)能力与方法目标:
1.熟练掌握输入中文标点符号的方法。
2.掌握简单的修饰文字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通过帮助他人,既学会了知识,又帮助了他人,使他们从中体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学习快乐感,同时进一步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和乐于助人的情感。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已有知识的理解,进一步综合运用知识。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输入中文标点符号的方法;掌握简单的修饰文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输入中文标点符号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展示一张《熊出没》中熊大的图片
教师:同学们好,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
学生:纷纷回答
教师:对,他是熊大,看来大家对他比较熟悉。
学生:一片欢呼。
教师:今天他来到这里,想请大家帮忙,大家乐意吗?
学生:纷纷表示要帮助他。
教师:那他究竟有什么问题呢?原来他要参加森林里的作文比赛,要求大家输入
电脑,但是他不知道应该如何来输入省略号。请大家一起来帮帮熊大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探究与合作)
1、任务一:如何来输入省略号?
教师:请同学试一试,有问题请看一看书本。
学生:讨论——汇报——输入省略号
学生:学生兴致高涨。
(注:在此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课堂走位,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此过程中,并让会的同学做“小老师”,引导大家探究。
(若存在较大的问题,请同学演示,若没有什么问题,则不需要演示。)
注意:试一试中的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其中的方法。
设计思路:
通过问题的设置使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达到了高潮,在竞争的同时,又能友好地让小组成员进行合作,用学生教学生的方法增强了教学的亲和力。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形成知识的共享、集体的和谐、情感的共鸣。
2、任务二:如何输入其它的中文标点符号呢?
教师:刚才老师把熊大的作文发给大家了,请你仔细观察里面有一些错误,
特别是红色标记的。
学生:我发现了一些标点符号有问题,例如:破折号、书名号、引号。
教师:那正确的要怎么输入进去呢?你们会吗?请试一试。
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尝试、交流中来完成第二个任务,并请完成的学生上台演
示,教师进行总结,并指导学生对作品要有思考、探究精神。
设计思路:通过任务的驱动,组织小组间进行任务的分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发
挥“小老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共同协作,共同提高。教师在学生的操作过程
中注意他们的“亮点”与“误点”,并进行适时的辅导。
3、任务三:如何让它变化更加美观一些呢?
教师:对,要进行美化,那要怎么美化呢?
学生:设置字体、字号和字的颜色
学生:排列整齐
教师:大家知道的真多,那让大家来试一试,你会吗?
教师进行并请完成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进行表扬、总结,让学生再一次对作
品进行修改完善。
(四)展示作品、评价交流
小组代表: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边讲边操作,并说出感受。
教师:综合整堂课的表现,我们评出:最佳合作小组奖、最佳集体智慧奖、最佳
表现小组奖各一名。评价之中注重:
交流评价、回答问题的评价及合作过程中的评价等方面。
学生:热烈鼓掌,兴致盎然。
教师:熊大非常感谢大家,通过大家的帮忙,他已经学会了大家都会了吗?!
设计思路:
通过小组代表进行的作品表达与演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演讲能力,让学生从小树立要懂得感恩和孝心。同时通过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 学生的竞争、合作意识与精品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技能和技巧?(让学习来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串句成文巧修饰
1、任务一:如何来录入省略号?
2、任务二:如何录入其它的中文标点符号呢?
3、任务三:如何让它变化更加美观一些呢?(修饰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