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7 多变的形状 教案 浙江摄影版 (新)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2.7 多变的形状 教案 浙江摄影版 (新)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摄影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9-08-14 09:1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多变的形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绘制图形,掌握“直线”“矩形”“椭圆形”等形状工具的应用,了解shift键在图形绘制中的功能。
2.通过绘图中的反复调整过程,掌握“撤销”“重做”按钮的功能。
3.通过保存文件,学会把文件保存在规定文件夹中的操作。
过程方法:
通过绘制图形掌握基本形状工具的使用,并在反复调整的过程中熟练“撤销”与“重做”按钮的功能。在欣赏学生作品时,明确保存的重要性及正确命名文件的要求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图像分割组合的观察力,体验通过信息技术绘制图画的乐趣与便捷。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直线”“矩形”“椭圆形”等工具的使用。
教学难点:保存时文件名的确定和输入。
课前准备:
教师示范画若干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引入:
师生问好
带着问题看视频,找出基本图形:“同学们,大家在平时数学课中已经接触了很多基本的几何图形,接下来,请大家认真观看一段视频,并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基本图形?”
揭示课题:通过观看视频我们发现,原来很多卡通形象都可以用如此简单的基本图形组合而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多变的形状。
1.观看视频,并做好统计。
2.预设学生回答: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椭圆、直线。
1.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很多卡通作品可以基本图形的组合割补实现,引出课题。
2.在揭示课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两大块内容:(1)基本图形的学习;(2)基本图形的组合;
认识形状工具,尝试运用:
如果你也想画出如此变幻多样的卡通画,那首先就得掌握基本图形的画法,接下来就让我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下基本图形怎么画。
小组任务卡:小组合作尝试探究基本图形的画法?
汇报学习成果:总结绘制的经验及遇到的困难。
教师总结新知注意事项:(1)画的步骤:先选中形状→将鼠标移至要画的区域→按住鼠标左键拖动→通过八个控制点调整形状大小。(2)原来线条粗细跟画笔线条粗细设置方法一致;(3)学习“shift”的使用;(4)学习用“撤销”来纠正错误。
过渡,引出组合: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我们已经掌握了基本图形的绘制,我想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尝试下,通过组合绘制卡通图画了。别急,动手之前我们应该先动脑,思考一下你打算画什么?怎么画?如果在创作过程中比较迷茫,可以参考一下老师这里的一些作品,展示范例,学生可模仿可创新。
学生创作。
3.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4.汇报成果,分享经验。
5. 自我构思的作品,尝试创作组合画。
3.以小组合作及自主探究的方式来认识基本图形的画法,让孩子感受自我分析、讨论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
4.本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尝试使用基本图形组合卡通作品。
保存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请你给你的画取一个名字。
辛苦了一节课的作品,我们可要把它保存起来。不然一关机,我们的画就没有了,之前的努力就都白做了。
讲解保存步骤:保存—本地磁盘F—307文件夹—输入“姓名 文件名”。
保存作品。
1.学会欣赏他人作品,思考作品命名。
2.保存作品。
点评环节是让孩子感受别人的作品的,汲取别人成功的经验。
总结巩固、拓展创新:
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形状工具、shift键、保存。
那么除了刚才所讲的这些工具以外,在形状功能区里还有很多其他的各种形状,大家可以发挥想象,合理应用,绘制作品。
记得画好一定要保存哦!
1.说一说运用的工具。
2.继续利用工具和基本图形,发挥想象,绘制一些图形。
1.梳理知识点,总结知识点。
2.充分发挥想象力,拓展创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