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 年级 (上 ) 期 ( 数学 ) 学科
备 课
主 题
倍的认识练习课
中 心
发言人
参 加
人 员
全体数学老师
备课时间
备课地点
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
备课组意见
一、
教学
目标
(分析)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决有关较复杂的倍数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习题的讲解,学生的自主练习使学生掌握较复杂的倍的问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全面思考的习惯。
教学目标可以更细,体现知识的前后联系。
二、
学习
目标
(分析)
1、我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倍”的问题。
我能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帮助解决问题。
3、我会倾听。
组内老师积极讨论,最终统一学习目标。
三、
教学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进一步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较复杂问题的方法。
难点:学会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对于教学重点,有老师建议以找准一份量和几份量,学会找关键句、关键词。
四、
教学
手段
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自主学习
五、
教学
准备
习题本、教学案、课件等。
中心发言人教学案例
备课组意见
六、
教
学
过
程
作业反馈
作业的错题反馈:第1题做错的有:3人;第2题做错的有:5人,典型性错误为:问题不明,只求小鸡的数量;第3题答案正确的有:10人,但方法有待改进(36—6=30(岁) 30÷5=6(岁))。还有3人未做第3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将这些练习中的难题一一解决。
二、练习讲解
1. 蝴蝶有5只,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5倍。蜻蜓有多少只?
学生讲解题意及解题过程
2. 母鸡有3只,小鸡的只数是母鸡的5倍。母鸡和小鸡共有多少只?
师引导学生先理清解题思路及数量关系。
学生讲解解题过程并展示。
师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引导方法二(为第3题做铺垫):把母鸡看为1份,小鸡是5份。一共是6份,每份是3只。6份就是18只。
亮亮和爸爸今年的年龄和是36岁,其中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亮亮今年多少岁?
亮亮: 1份
爸爸: 4份
解答过程:5+1=6(份)
36÷6=6(岁)
答:亮亮今年6岁。
4.小结:首先找准1份量,其次根据1份量找出几份量。再计算出总份量,用和除以总份数,求出一份数。和÷总份数=1份数。
练习巩固
1、红红和丽丽共收集了24张画片,其中红红收集的张数是丽丽的2倍,两人各收集了多少张画片?
2、学校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48本,科技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倍。两种书各有多少本?
(思考题)3、红旗有7面,黄旗有48面。要使黄旗的数量是红旗的8倍。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解答,并派代表汇报结果,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形如已知两数的和,以及两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的问题,数学当中我们把它称为:和倍问题。而解决和倍问题的关键是依据两数的倍数关系,找准以谁作为一份量和几份量,再利用总量(和)求出一份量是多少。
学生会的,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讲解的更多,此处可节省时间。应重点引导学生找准一份量和几份量。
画线段图,教师示范应更加规范。用尺子作图。
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够。练习的设计应更突显层次。
七、
板
书
设
计
亮亮: 1份
爸爸: 4份
5+1=6(份) 36÷6=6(岁)
答:亮亮今年6岁。
总结性文字应板书
八、
教
学
效
果
反
馈
教学中应让学生表达的更多,教师讲解的要少些。由于没有强调找一份量,因而学生有弄混数量关系的现象。同时,由于画图时教师没有很好的示范,因而有部分学生不会画图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关键词,把握准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