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9~8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画一画、找一找、圈一圈,围一围、剪一剪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3、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白纸、剪刀、三角尺、直尺、钉子板。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四边形,找出四边形的特点,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2、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难点:
1、通过系列活动直观感知四边形,总结概括四边形的概念,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
2、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平面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其它图形的基础。所以,要落实好这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在快乐、充实的课堂中得到一定层次的提高。因此,本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一是
借助涂颜色的活动,让学生从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形的特点;例二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进行分类,对不同的四边
形各自的特征有所了解,特别是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教材通过找一找、涂一涂、分一分等一系列的活动,加深学生对四边形的了解。我觉得教材这样的编排符合中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所以,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起点,我作了课前调查,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于四边形并不是一无所知,但也并不十分清晰,而
且不同学生的认识存在差异,学生只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尤其是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还只能在直观上理解,还不能概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初步概括四边形的特征
1、画四边形
师:(出示课题:四边形)你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师:同学们的脑海里都有四边形的样子了,能试着根据你的想象把它画出来吗?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四边形,教师巡视并适当指导学生活动。
2、讨论四边形特征
将学生画出的一些四边形,投影展示。(如果学生画出的以正方形和长方形为主,教师应及时点拨引导,适当补充一些梯形和平行四边形以及不规则四边形。)
师:大家画的四边形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结合图形得出:四边形都有四条直的边,都有四个角。
(二)通过操作活动,加深对四边形的认识
1、在众多的图形中找出四边形
师:(出示例1)四边形躲在了这些图形中,你发现它们的踪迹了吗?你能找到多少个?
学生活动。
随学生汇报,在白板上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重点让学生说一说,其他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
2、在身边的物体上寻找四边形
师: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四边形的?
预设:课桌的表面是长方形的,汽车玻璃窗是四边形的等。
3、剪四边形
要求:每名同学剪出两个以上不同的四边形。
学生独立操作,教师巡视并指导。
反馈交流。有选择地让学生展示各种类型的四边形,教师适当加以评论。
(三)探索长、正方形的特征
1、自主探索,发现长、正方形的特征
从学生展示的画和剪出的四边形里挑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提问:我们以前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是比较特殊的四边形,特殊在哪儿呢?
(1)自主探索
提示:用三角尺和直尺比一比它们的角,量一量它们的边,你发现了什么?
(2)汇报交流
预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2、介绍长、正方形边的名称。
3、在方格纸上画长、正方形。
先小组讨论画的方法,再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并指导。
汇报交流,让学生说一说画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判断(练习十七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理由,如果说法错误,可启发学生举出反例。
2、选择(练习十七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再集体订正。
注意不是按标准位置摆放的6号和7号图形,让学生说一说选择的理由。
3、折一折、剪一剪(80页“做一做”第2题)
师:你能将一张长方形的纸变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吗?
学生可小组合作完成。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这样操作的理由。(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四边形,并且发现了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下节课我们将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六)作业布置
80页“做一做”第一题
练习十七第四题
练习十七第六题
练习十七第七题
板书设计
四边形
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4个角 长方形 角:都是直角
边:对边相等
正方形 角:都是直角
边:四条边都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