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8-14 08:28: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时间 2019年3月15日 星期五 节次 第 1 节 主备人
来源 部编版2019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七年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能找到契丹和党项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都城、建立者、国号、民族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能够说出澶渊之盟的影响
评价 任务 通过自主阅读,95%的学生能找到契丹和党项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都城、建立者、国号、民族 通过结合材料,进行小组讨论,95%的学生能够说出澶渊之盟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 要点
导:图片导入,出示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明确三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和 展示学习目标,说明本课学习任务 (板书: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契丹的兴起与宋辽和战 思+展+评 通过自主阅读P33,找到契丹兴起的基本史实,包括时间、都城、建立者、国号、民族 1、契丹的兴起: (1)背景:6世纪以来,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逐渐学会了修筑房屋和城郭、种植庄稼和生产手工业品。 (2)时间:916年 (3)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4)都城:上京 通过地图+材料,教师简述辽北宋和西夏的位置关系 学生阅读P35“辽与北宋的和战” 思考从辽太宗到宋真宗,期间辽宋的关系是怎么变化的? 2.辽与北宋的和战 思+议+展+评 学生结合材料和视频,说出辽宋之间的和战关系,以及澶渊之盟概况。 (1)辽的建立: 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2)宋辽之“战”: ①目的:宋太宗试图收回幽云十六州。 ②结果:宋败,结束了对辽的主动进攻,采取防御态势,辽军则屡屡南下进扰。 (3)澶渊之盟: ①澶州之战:1004年,辽军南下攻宋,宰相寇准力主抗敌,并劝宋真宗亲征。真宗抵达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辽军。 ②澶渊之盟 时间:1005年 内容:双方约定互为兄弟之国,各守边界,互不骚扰,宋每年给辽绢 20 万匹、岁币10万两。 小组讨论:如何评价“澶渊之盟”? 学生展示 老师评价:积极:宋、辽之间没有再发生过大的冲突,和平往来长达 100多年,为双方经济、文化发展及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消极:议和之后,影响了北宋军队战斗力。 党项的兴起与宋夏和战 党项族的崛起:党项是我国古代西北少数民族之一,原属羌族的一支。 西夏的建立: 概况:1038年,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史称西夏。 举措:重用汉人为官,仿照宋朝设置行政机构,发展农牧经济,创制西夏文字。 3.宋夏和战: (1)宋夏之“战”: 战况:双方进行了三次大的战斗,宋均败。 影响:夏消耗巨大,遭受了严重损失,人民生活困苦,怨声载道;暴露出宋军战斗力低下的状况。 (2)宋夏和议: 时间:1044年。 内容: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宋每年赐给西夏岁币。1045 年,双方在边境设置榷场,恢复贸易往来。 影响:和议后的几十年间,宋与西夏仍时有冲突, 但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从未间断。 检: 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 .女真族 C .汉族 D .匈奴族 2.澶渊之盟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 ( ) A .辽和西夏 B .北宋和辽 C .北宋和西夏 D .北宋和吐蕃 3.下列活动,与耶律阿保机无关的是( ) A.提倡农业 B.接受中原封建文化 C.建立契丹国 D.获幽云十六州 4.西夏和北宋讲和的原因是( ) A.西夏被北宋打败了 B.宋朝被西夏打败了 C.宋夏连年交战,双方损失很大 D.夏受到辽的威胁,需要联合北宋 答案:1.A 2.B 3.D 4.C
板书设计 契丹族与党项族 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辽) 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 二、辽与北宋的和战 战——和 1004年澶州之战 1005年澶渊之盟 三、宋与西夏的关系 宋夏和约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