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九年级 历史上册
第12课阿拉伯帝国
导入新课
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炎热干旱、绝大部分地区为草原与沙漠
阿拉伯半岛
黄沙漫漫,绿洲点点,传来声声驼铃;
三面环海,石油滚滚,无奈战火硝烟。
克尔白神庙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创立背景:
(1)阿拉伯半岛尚未统一,部落间战争频繁,外部势
力入侵
(2)多神和偶像崇拜成为了其民族统一和发展的严
重障碍
创始人:
地点:
时间:
教徒:
经典:
教义:
穆罕默德(570~632)
《古兰经》
穆斯林(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
阿拉伯半岛(最初在麦加)
610年(7世纪初)
伊斯兰教的建立
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
作用:一神教的宣传有利于打破狭隘的氏族界限,促进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主张把赈济贫民,善待奴隶,反对高利贷……
“五功” “六信”
麦加
麦地那
622年“徙志”
巴格达
耶路撒冷
回历纪元开始
穆罕默德的主要传教活动:
610年创立伊斯兰教
622年麦加传教失败
622年, 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兵临麦加城下,达成协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古兰经》——永久宪法
是穆罕默德23年传教过程中陆续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
麦加篇:86章,以教义为主,占全书2/3
麦地那篇:28章,以立法为主,规章制度和宗教礼仪,占全书1/3
伊斯兰教经典
世界上最著名的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
阿拉伯国家的形成与半岛统一:
622年
建立穆斯林公社:
占领麦加,半岛各部归顺:
630年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历史感悟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反映了阿拉伯人渴望实现统一的需要。它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伊斯兰教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
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朝圣期间,他们聚集在“圣城”麦加周围,一起祈祷,一起吃饭,一同学习。“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
麦加 大清真寺
小结;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背景: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2)创立: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 (3)传播:最初在麦加城传教,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二、阿拉伯帝国
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它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八世纪中叶,版图东起印度河流域,西临大西洋,北起黑海和里海南岸,南至尼罗河下游。
8—9世纪鼎盛,10世纪衰落,1258年被蒙古西征军所灭。
再现帝国 悟强大之况
首都
8世纪时的阿拉伯帝国
东到
印度河
流域
西临
大西洋
北接
黑海与里海
南包
整个半岛
欧洲
非洲
亚洲
地跨欧亚非三大洲
找出穆罕默德建立穆斯林公社的地点,并标出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疆域的四至
白衣大食
绿衣大食
黑衣大食
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欧洲
非洲
亚洲
巴格达
阿拉伯帝国
(1)形成:7世纪中
(2)鼎盛:8世纪中叶—9世纪中叶,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3)分裂:10世纪
(4)灭亡:13世纪中期(1258年),被蒙古远征军灭亡
(5)影响:伴随着帝国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三:阿拉伯文化
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阿拉伯人在天文学上的研究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三、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学者创造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
( 1 )、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设立“智慧宫”、以黄金支付稿酬等。
( 2 )、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
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改进并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
(2)西医中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
阿拉伯人著的《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医学领域的经典。
阿拉伯医学解剖图
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
医学家:拉齐斯-------巴格达医院院长、《医学集成》
伊本·西那-----《医典》------“医中之王”
医学
(3)文学成就突出
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构思巧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渔夫和魔鬼》《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伯达航海旅行记》是其中的名篇。
文学
阿拉伯人根据各民族
民间故事,汇集整理而成的
《天 方 夜 谭》
建筑艺术
清真寺
(4)建筑艺术成就显著
麦加清真寺
克尔白古庙
(5)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阿拉伯文化
(1)发展原因: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支付与译著同重量的黄金稿酬。?
(2)表现: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
改造了古代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由阿拉伯人创造;
“西医”有很多阿拉伯人的贡献;编著了《医学集成》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3)影响:阿拉伯人沟通东西方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伊斯兰教
矛盾尖锐
战乱不断
经济衰退
背景
影响
阿拉伯文化的形成
阿拉伯半岛统一
外族入侵
阿拉伯帝国建立
教义
“五功”
“六信”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