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第14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单元 第14章 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8-14 15: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第十四章测试题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苔藓植物不具有的结构是(   )
A.花 B.茎
C.叶 D.孢子
2.下列植物中,分属两大类群,其中单独为一类群的是(   )
A.肾蕨 B.玉米
C.水稻 D.向日葵
3.李莉同学家中有一块菜园,他想通过种植种子的方式来获得自己爱吃的菜品,你认为她不可能得到的是(   )
A.冬瓜 B.辣椒
C.紫菜 D.茄子
4.下列连线不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主要特征的是(   )
A.水绵——有根、茎、叶的分化
B.银杏——有种子,无果实
C.花生——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D.葫芦藓——有茎和叶的分化
5.松、竹和梅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松和竹是裸子植物,梅是被子植物
B.梅和竹是裸子植物,松是被子植物
C.竹是裸子植物,松和梅是被子植物
D.松是裸子植物,竹和梅是被子植物
6.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
A.蝗虫、蚯蚓、蛔虫
B.水蛭、海蜇、涡虫
C.海葵、涡虫、水螅
D.沙蚕、血吸虫、珊瑚虫
7.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A.具有外骨骼 B.具有附肢
C.身体分节 D.足分节
8.关于白鳍豚、扬子鳄、娃娃鱼等珍稀保护动物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B.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
D.体内受精,卵生
9.《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A.两栖类 B.爬行类
C.鸟类 D.哺乳类
10.对以下几种无脊椎动物的归类。正确的是(   )
A.水蛭——软体动物
B.蛔虫——环节动物
C.蜈蚣——线形动物
D.七星瓢虫——节肢动物
11.江苏盐城被誉为丹顶鹤的第二故乡,每年大约有800至1 000只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迁飞到此过冬。下列不属于丹顶鹤适应空中飞行的特征是(   )
A.身体呈流线型 B.前肢变成翼
C.体内受精、卵生 D.胸肌发达
12. 如图是大肠杆菌结构示意图,分析其细胞结构,联系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大肠杆菌的运动器官
B.所有的细菌都有结构②
C.⑤不是真正的细胞核,但其内部有遗传物质
D.大肠杆菌通过产生芽孢的方式繁殖后代
13.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A.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细菌有细胞壁
C.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D.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4.对于蘑菇和肾蕨的描述,你不认同下列哪种说法?(   )
A.都能产生孢子进行生殖
B.都由多个细胞构成生物体
C.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转化能量
15.有关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单细胞生物 B.能分裂生殖
C.没有遗传物质 D.营寄生生活
16.下列关于生物类群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
A.血吸虫、瓢虫都是昆虫
B.鲍鱼、草鱼都是鱼类
C.乳酸菌和酵母菌都是细菌
D.兰花、菊花都是种子植物
17.细菌、酵母菌、衣藻的相同点是(   )
A.营养方式 B.单细胞个体
C.形态结构 D.生殖方式
18.一种学名叫“红鬼笔”的真菌类生物,此菌不可多吃,外用有治疮,消肿作用。在图中,此生物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9.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及亲缘关系最近的分类单位,分别是(   )
A.属,种 B.界,目
C.目,属 D.界,种
20.下列有关生物分类的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21.某同学将草履虫、流感病毒、金鱼、噬菌体四种生物分成了如图所示的两类。你认为该同学可能是依据下列哪些标准给四种生物进行分类的(   )
①细胞内有无细胞核 ②有无细胞结构
③是否是单细胞个体 ④是否营寄生生活 ⑤是否生活在水中 ⑥是不是动物
A.①②④⑤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数量最多的一类
B.蜜蜂的采粉活动有利于植物结果
C.一只青蛙一年能消灭一万只害虫,因此不能捕食青蛙
D.一只猫头鹰在一个夏季所消灭的鼠类,相当于增产1 000千克的粮食,对人类是有益的
23.如图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类植物是(   )
A.绿豆和菜豆 B.绿豆和紫檀
C.合欢和紫檀 D.合欢和菜豆
24.下列四组生物,有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在结构上有显著差异,这些生物是(   )
①骆驼、蛇、鹰、涡虫 ②蝗虫、蜗牛、蜘蛛、蜈蚣 ③青霉、酵母菌、病毒、木耳 ④松树、梧桐、葡萄、柳树
A.涡虫、蜘蛛、木耳、柳树
B.涡虫、蜗牛、病毒、松树
C.鹰、蜈蚣、青霉、梧桐
D.骆驼、蝗虫、病毒、葡萄
25.下列有关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是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B.生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C.生物分类的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数量就越多
D.分类等级越低,其中所包含的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
二、识图题(共15分)
26.(7分)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利用________制作酸菜。该菌的结构与上图中的________相似。
(2)A与D的结构相比,A的细胞内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________。
(3)酿酒、做面包和馒头时离不开[B]________(填文字)。
(4)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图中的[D]________产生的(填文字)。
(5)病毒是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________内。
27.(4分)据如图所示的几类植物,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是[D]________(填文字)植物。
(2)从________(填字母)类植物开始出现了根、茎、叶等器官,且具有了专门的输导组织,但仍需要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3)________(填字母)苔藓植物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E类与A、B类植物相区分的标准是种子外面是否有________包被。
28.(4分)如图是五种生物,请分析回答:

(1)从形态结构来看,A、B、E都有肺这一呼吸器官,除肺外,A和B与呼吸密切相关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E的体表覆盖________,既能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生活。如果将A、B、C、E分成两类,其分类依据是________。
(2)从细胞结构来看,细胞有细胞壁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D类生物的生殖方式是________。
三、实验题(共18分)
29.(4分)下面是有关观察葫芦藓的实验,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采集:在校园墙角等________环境中采集葫芦藓。
(2)观察:
①用肉眼观察葫芦藓的形态和________。
②用放大镜观察其________的形态特点及假根的特点。
(3)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可以当做________的指示植物。
30.(8分)将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基本相似的三只青蛙分别编号为甲、乙、丙,把甲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表面涂上一层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注意不要堵塞鼻孔;同样将乙青蛙的皮肤表面清洗擦干,只将身体一侧的皮肤表面涂上厚约1~2毫米的凡士林油膏,丙青蛙不做任何处理,将三只青蛙放置在相同的环境下,观察其口腔张合的速度(即呼吸频率)。
(1)用箭头表示甲、乙、丙三只青蛙呼吸快慢的顺序________。
(2)丙青蛙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用大小、体重和活跃程度相似的三只青蛙的原因是________。
(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青蛙用________呼吸,兼用________辅助呼吸。
(5)青蛙不能完全适应陆地生活,从其生殖发育过程看,主要原因是________。
(6)实验结束后,你认为如何处理这三只青蛙比较合适:________。
31.(6分)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的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们按照如表所示方案进行了实验,并依据实验结果作出了结论。
(1)全班同学们讨论后认为:按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不能对“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的假设进行探究,因为该实验方案中变量有________个。
(2)请根据“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的假设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①环境条件:甲为低温________。乙为潮湿________。
②实验材料:甲、乙两组均为一块________。
(3)实验结果预期:甲组材料________,乙组材料________。
四、分析说明题(共17分)
32.(5分)下面列举了六种生物的名称,并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请结合所学生物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请写出图中部分标号所代表的生物名称:
①________,③________,⑤________。
(2)________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哺乳动物。
(3)生物学家按照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上述六种生物中,与大豆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
33.(2分)最近,长江江豚“升格”为独立物种,它与白鳍豚、中华鲟、扬子鳄均属长江流域的珍稀物种。某同学根据图中动物的特征编制了检索表:
甲是________,①处填写内容是________。
34.(4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螳螂在昆虫界享有“温柔杀手”的美誉。由于螳螂平时总是把两个前臂收于胸前,像是在祈祷,因此法布尔等西方学者把螳螂称为“祈祷者”。其实,螳螂这种虔诚姿态的背后却暗藏杀机,这是它捕虫前做准备的标准姿势。螳螂捕食的大多是害虫,对庄稼有益,是人类的好朋友。
材料二:白鳍豚是长江流域的特有物种。2006年曾对长江白鳍豚进行一次全江调查,结果却没有发现一只活的白鳍豚。这预示着一个令人悲伤的结果。或许人类将永别长江女神——白鳍豚。
(1)螳螂有________对足和两对翅,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________动物。
(2)白鳍豚虽然生活在水中,但它属于________动物;和螳螂不同,白鳍豚又因为体内有脊柱,故称为________动物。
35.(6分)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分布在我国四川、秦岭一带的大熊猫是世界级珍稀动物。野生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却主要以吃竹子为生。与普通的食肉目动物相似,其肠道的长度大概是身体的4倍,而一般植食性动物的肠道往往是身体的10~20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的蛋白质,其消化系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蛋白质分解并吸收,而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纤维素,需要依赖肠道内的微生物将其分解。野生大熊猫肠道中也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但由于肠道较短,对植物中营养的利用率远低于真正的植食性动物。因此,为了满足最基本的营养需要,野外生活的大熊猫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
为了达到长期保护大熊猫的目的,人们尝试将圈养保护的大熊猫放归野外。圈养大熊猫的食物种类丰富,主要由高蛋白、高热量的精饲料构成。研究发现,圈养大熊猫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数量较多,有利于肠道对高蛋白食物的消化吸收。而野生大熊猫多以竹子为食,肠道中大肠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较低,梭菌较多,这更有利于对纤维素的分解。放归野外后,大熊猫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肠道微生物也会发生较大波动。有些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芽孢杆菌或酵母菌数量增加,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导致大熊猫死亡。
目前,研究人员加强了圈养大熊猫放归前过渡期的野化训练,并开展放归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使大熊猫的成活率得到提高。
(1)大熊猫属于________纲、食肉目。由图可知,与眼镜熊相比,大熊猫与小熊猫的亲缘关系更________。
(2)野生大熊猫的肠道内梭菌数量较多,可以将________分解,供大熊猫吸收利用。梭菌与大熊猫是________关系。
(3)肠道内的酵母菌或芽孢杆菌大量增多会导致放归的大熊猫患肠道疾病。与芽孢杆菌不同,酵母菌属于________(填“原核”或“真核”)生物,因此防治疾病的措施也不尽相同。
(4)在放归前,需要帮助大熊猫做好适应野外生活的准备。结合上文内容,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措施: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C 4.A 5.D 6.C 7.C 8.A 9.D
10.D 11.C 12.C 13.A 14.C 15.D 16.D 17.B
18.C 19.D 20.B 21.B 22.A 23.A 24.B 25.D
26.(1)乳酸菌 A (2)细胞核 (3)酵母菌 (4)青霉
(5)C 活细胞
27.(1)藻类 (2)C (3)F (4)果皮
28.(1)气囊、皮肤 角质的鳞片 有无脊柱 (2)D
(3)分裂生殖
29.(1)阴湿 (2)结构 茎、叶 (3)监测空气污染程度
30.(1)甲→乙→丙 (2)作对照 (3)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4)肺 皮肤 (5)青蛙的生殖、发育离不开水
(6)将青蛙放回到适合它们生活的自然环境中,或放归大自然,放归池塘中
31.(1)2 (2)潮湿 高温 馒头 (3)不发霉 发霉
32.(1)①流感病毒 ③松树 ⑤扬子鳄 (2)藏羚羊 (3)菜豆
33.扬子鳄 吻狭长
34.(1)三 节肢 (2)哺乳 脊椎
35.(1)哺乳 远 (2)纤维素 共生 (3)真核 (4)改变食物结构,逐渐增加竹子的比例,最终过渡到几乎全部以竹子为食(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