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阅读下文,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拼音,按顺序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春天,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lín,树枝的手臂顿时柔软了,而那méng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mèi。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汉字
?
?
?
拼音
?
?
(刘湛秋?《雨的四季》
2.选出对《朝花夕拾》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A.、《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 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B.、《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鉴略》,让我感到很痛苦。
C.作者在《范爱农》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D.作者回忆儿时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3.请根据范例扩写句子。(2分)
原句:日落时,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很秀美。
扩句: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原句:早晨,风吹过围墙外的柳树。
▁▁▁▁▁▁▁▁▁▁▁▁▁▁▁▁▁▁▁▁▁▁▁▁。
4.阅读下列材料,谈谈你的发现。(4分)
①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
②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
③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子当成是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小孩到了大学还不会剥鸡蛋壳;而有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小孩,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
口语交际(2分)
一位同学考砸了,作为他的老师,你会说:××同学,加油!加把劲!你能行!
作为他的家长,你会说:▁▁▁▁▁▁▁▁▁▁▁▁▁▁▁▁▁▁▁▁▁
作为他的朋友,你会说:▁▁▁▁▁▁▁▁▁▁▁▁▁▁▁▁▁▁▁▁▁
6.默写。(9分)
(1)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3)《观沧海》一诗中,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的诗句是
▁▁▁▁▁▁▁ ,▁▁▁▁▁▁▁ ; ▁▁▁▁▁▁▁ ,▁▁▁▁▁▁▁。▁▁
(4)▁▁▁▁▁▁▁▁▁▁ ,小桥流水人家 。
(5)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二、阅读理解(共38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7——9题。(12分)
【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5分)
⑴未若柳絮因风起 ( ) ⑵ 撒盐空中差可拟( )
⑶陈太丘与友期行 ( ) ⑷相委而去 ( )
⑸入门不顾 (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尊君”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家君”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三)、阅读朱自清《春》节选部分,完成10——14题。(14分)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⑥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⑦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③段写人的活动和人的感觉衬托出春草勃发给人带来的欢乐,表现春草的可爱。
B.第④段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描写春花,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C.第⑤段的加点词“卖弄”,在文中从感彩看是贬义词。
D.本文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想去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11.第③段中“钻”这个动词改为“长”好不好?为什么?(2分)
12、第④段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说这句话的表达效果(3分)
第⑤段文字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柔和,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芳香,从________觉写春风的和悦,把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3分)
在第⑦段中找出三个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阅读散文《父爱的高度》,完成15——18题。(12分)
⑴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⑵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儿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⑶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带着我摸黑去赶热闹。
⑷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驾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我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笑着说:“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⑸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⑹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⑺父亲说:“去就去嘛,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⑻“你不去?”
⑼“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⑽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有你的位置好”,一边托着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格格的笑着。
⑾我不知怎么搞的,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⑿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⒀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⒁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⒂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腰,老了。
⒃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5.选文⑴—⑷自然段叙述了一件事情,请概括出来。(12字内)(2分)
16.选文第⑷自然段中“父亲”所说的“水漫金山”是什么意思?表达了父亲怎样的情意?(3分)
17. 说说你对题目《父爱的高度》的理解 (3分)
18.文中写了“我”两次流泪,试比较两次流泪的不同原因。(4分)
三、作文(共40分)
19.当父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境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 “真好”是一种心灵的体验,“真好”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字数不少于500字。
2. 字体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班级。
3.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和人物描写手法。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2分)淋、萌、 媚、bāo 、léng
2.(3分)c (作者在《琐记》中提到喜欢看的一本书是《天演论》
3.(2分)运用拟人的修辞,表述生动合情理通顺即可
4.(4分)(1)真正的母爱应该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2)家长要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发展。(3)作为小孩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不要一味的任性。(答对一点2分,两点4分即可)
5.(2分)示例:作为他的家长,你会说:孩子,继续努力,落后是一时的……
作为他的朋友,你会说:朋友,有压力才有动力,我们一起努力。
6.(9分)略。
7.(5分)不如 差不多可以相比 相约同行 丢下 回头看
8.(4分)(1)不久,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去拉元方。
9.(3分) B (B项友人下车拉元方是表明他知道自己错了。)
10.(3分) C
11.(2分) “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
12.(3分)运用比喻,形象具体的写出了春花的艳丽,表达了赞美和喜爱之情。(意对即可)
13.(3分)触觉、嗅觉、听觉
14、略
15. (2分)小时候父亲带“我”看露天电影。(意对即可)
16. (3分)尿了父亲一身。表达了父亲对孩子伟大的爱。(前一问1分,后一问2分)
17. (3分)父爱是伟大无私的,表达对父亲的敬爱,对父爱的赞美之情 。
18.(4分)第一次流泪的原因:勾起对有关父爱往事的回忆。
第二次流泪的原因:看到父亲因为子女而操劳的衰老,感到疼惜父亲。
19.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