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开学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4 16:3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对(xiào)???憎恶(zēng)????亘?古?(gèng)??气冲斗牛(dǒu) B. 解剖(pāo)???迸溅(bìng)?????黝黑(yǒu)????五行缺土(xíng) C. 朔方(sù)????瞥见(piē)??????羸弱(yíng)???脍炙人口(kuài) D. 忏悔(chàn)??概率(lǜ)???????洗濯(zhuó)???不期而至(qī)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修?葺????琐?屑???心无大志???前扑后继 B. 宽?恕????嬉?闹???根深蒂固???因地制宜 C. 睿?智????揩?油???味同嚼蜡???温声细雨 D. 震?憾????赃?物???不言而喻???眼花燎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促狭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美不胜收!
A. 高雅??淡然??平静 B. 高贵??淡泊??平静 C. 高贵??淡然??平和 D. 高雅??淡泊??平和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即将召开的第十三届全运会增设了围棋、攀岩、龙舟等深受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B. 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一系列程序,出席职工代表大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C.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D. 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二、名句默写
①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②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④念天地之悠悠,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⑤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杜牧《泊秦淮》) ⑦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带给我们生动的感受,又将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悄然托出,启发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三、现代文阅读
说“正” 李建永
①每一个汉字的组成结构部分往往都包含着丰厚的意蕴。“正”字由“一”与“止”构成,故其地对本义乃“守一以止”。东汉许慎《说文》讲:“正,是也。从止,一以止。徐错曰:‘守一以止也。,” ②那么,“一”是什么?何以守”一”? ③《说文》讲:“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其大意与老子《道德经》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相近。我倒觉得,由于《易?乾卦》的六个阳爻( yáo),是由六个“一”组成的,因而“一”体现的正是《易?乾卦?文言》中闸释的“刚健中正“.故我认为,“一”的本义乃“刚健中正”。 ④“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对生长于天地之间的人来说,“刚健中正”的“正”来自于“中”,正气来自于中气,中气源自养气,正如孟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儒家讲正心破意,修齐治平,就是从自身的“养中持正”做起,蕴藉涵养胸中之正气,氤氲醇化为道德、智慧和力量,不仅德润自身,裨益家庭,而且成就事业,造福人民。 ⑤然而,理论不能只停留于理论阶段,理想也不能止于理想化。迄今为止,在塞北的许多村庄,每逢村干部换届选举以及其他事宜的投票活动,仍然沿用老辈人传法,画下一个个“正”字来计票,这种计票方式,倒不完全因为“正”字恰好五画方便记数,其注重并寻求的正在于“正”字所蕴含的传统政治文化意义。 ⑥孔子曰:“政者,正也。”政治的全部要义,就在于一个“正”字。而“正”者“守一以止”,当“止”于“刚健中正”。“刚健”乃精诚坚守,一以贯之;“中正”乃公平正义,一身正气。至于“守一以止”的守,对为政者来说,既要求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的操守与坚守:亦包含我疆我理守土有责,对岗位事业的担当与使命。特别是各级机关单位的一把手 -尤其是主政一方或一个方面的主官,“一”与“正”一身双荷,担子艰巨,责任重大,位高权重,影响深远,在其能否“守”“止”之间,不仅关乎一己之荣辱,同时还关系到一项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一方土地乃至一个系统的安危。“政”与“正”相较,多了一个反文旁,意为敲打、敲击、打击。所以,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等等,也是为政者必须接受的要求 ⑦俗话说:“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可见“止一”不易,“守一”更难;更何况有人明知故犯。倘地若有的人 ---特别是官员,不甘“守”,不愿“止”,不肯“养中持正”以厚德载物,不能“刚健中正”以,那自强不息,必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实中有太多反面教材给人以警示:迷失航向、偏离正道、贪赃枉法行险侥幸者, 就会像俗语所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⑧其实,做人做官,一个道理。 (选自2016年12月9日《人民日报》,有改动)
请用自己的话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对“为政者”提出了哪些要求?
文章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9.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养中持正”。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柔软的父亲
①清晨,经过小区的池塘边时,见到一个穿着黑西装的中年壮汉,趴在雨后潮湿的木栏杆上,执着一根简易的木勺费力地在水面上舀些什么。 ②原以为是小区的清洁工,走近一看,不是。不会有清洁工穿一身休闲西装来工作的。这人约莫 40岁,面孔和身材都带着北方人的轮廓,显得很硬朗。他另一只手上提着东西--那是一次性塑料袋,灌了点水,里面游弋着一只黑蝌蚪。 ③这时,另一位好奇的老头儿也背着手凑了过来,开始给他提意见:“这哪有蝌蚪哟,还早哩……”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兢兢业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④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在小区隔壁的政法大学,有一块大水塘,那里已经是蝌蚪成群了。上周我就带着孩子去过,孩子第一回见到那么多黑溜溜的蝌蚪,欢喜得不得了。但由于天生不善与陌生人搭讪,我并没说。 ⑤出了小区很久,我还在想,这个粗粝的男人适才捕捉蝌蚪时的那种神情,看起来竟是如此“柔软”。我当然也猜得出来,这位显然并不擅长捕捉蝌蚪的男人,之所以出现在池塘边,必然是为了某个孩子。准确地说,是为了孩子的愿望而来。 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 ⑥他的神情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 ⑦我读初中一年级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我经常去他家玩,很恣肆,但只要他父亲一回家,我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他父亲是一位拳师,满脸横肉,彪悍异常,我心底十分怕他,从不敢正眼看。然而,有一天,这种感觉被彻底改变了。那是在初夏,我在同学家耍到很晚,干脆留宿。至半夜酣然大睡时,一只手 --那是一只非常粗糙强壮的手掌--把我跟同学从蚊帐里轻轻摇醒,我们半睡半醒睁开眼睛,一只手朝我们眼前伸了过来。就像变魔术那样,一个透明的玻璃瓶被放进了漆黑的蚊帐里,亮晶晶的,闪闪烁烁的--里面全是飞舞的萤火虫。 ⑧从此,我知道了,拳师跟我所见过的另一些父亲并无区别,在那令人畏惧的外貌下面,其实也藏有一颗慈爱而且浪漫的心,那是父亲的柔软之处。 ⑨年少时,当我们提起父亲,总觉得这是一个坚硬的词,抑或是一个沉默的形象,因为他们总是话不多,总是让你惧怕,让你觉得难以接近。 ⑩我跟父亲就是如此,从不交流。记得十岁那年的一个黄昏,父亲在后门口为我洗澡,他的手搓在我身上,就像砂纸摩擦在我皮肤上,我极力地压抑着,才没让自己叫出声,没让眼泪流出来。而疼痛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被邻居们笑嘻嘻地围观,才是最令我痛苦的。但我没有告诉他这些,一直到四年前他去世,他也不知道我对这件小事有如此深刻的记忆。 ?很多年来,我总认为自己没有享受过“父爱”。然而,当他离世,当我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的父亲,我终于明白,原来我不是没有得到过爱,而是那时的我根本理解不了--父亲的表达总是很隐晦,隐晦得让你无从察觉。 ?就像那个让我羞耻的黄昏,他可能早已预知到,这将是他最后一次给我洗澡,所以他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 ? 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 (摘自《读者》2015?11)
10.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三位父亲“柔软”的具体表现。
11.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男子唯唯听着,也不辩解,仍旧 兢 兢 业 业地沿着栏杆逡巡。
12.选文描述拳师父亲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这种写作手法的作用。
13.文中结尾写到“那一种疼痛,现在想来也是一种无以言表的柔软。”作者为什么认为“疼痛”是一种“柔软”?
14.“没有喧哗,没有铺张,甚至于有些笨拙,但这就是父亲啊。父亲大多就是这样的。”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第⑤段划线句的理解。
四、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回答以下问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5.“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16.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最后两句中蕴含的哲理。
五、文言文阅读
四知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 闻其贤而辟之 ②当 之郡 ③何 谓无知 ④ 故旧长者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②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19.本文写了杨震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可贵品质?
六、综合性学习
20.“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学们在本学期“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一定搜集了不少爱国人物的故事,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用一句简练的话语写出你印象最深的一个爱国故事; ①______ ②历史上有很多不朽的爱国诗人及其爱国诗词传世,请你写出你最有感触的诗人及诗人反应爱国情怀的诗作或者诗句 诗人______诗作或者诗句:______ ?③《二十四孝图》在《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实践中,一定是同学们收集了解的好素材,请你简要表达对其中“卧冰求鲤”这一孝亲故事的看法或者感受(50字左右)。 ______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八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
2
3
4
D
B
D
A
何人不起故园情 ? 莫笑农家腊酒浑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独怆然而涕下 ? 凭君传语报平安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做人做官都应精诚坚守,公平正义。(或:做人做官都应“刚健中正”)
①秉持公道正义,不越雷池半步;②守土有责,担当岗位事业;③接受民众的监督、约束、制约乃至惩治法治、制裁。
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引用俗语通俗地阐述了不坚守正义,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道理,进而论证了本文要坚守正义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9.实例:要有正气,有责任与担当;要守正气,守住底线,不忘初心,不随波逐流;要接受别人的批评与监督,听取别人好的意见。
10.中年壮汉为孩子在池塘费力捕捉蝌蚪;拳师父亲为孩子捉萤火虫;“我”的父亲给“我”洗澡。
11.兢兢业业一般形容小心谨慎、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在这里大词小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年壮汉给孩子捕捉蝌蚪时小心认真的样子,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
12.对比将拳师父亲“满脸横肉,彪悍异常”的形象和他为孩子捉萤火虫的慈爱浪漫之心形成对比,突出表现了父亲的“柔软”。
13.“我”和父亲从不交流,那一次洗澡可能就是父子之间难得的近距离接触的机会,父亲把全部的不知来处的忧伤和酸楚都积聚在了手掌里为儿子搓澡,他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那种刻骨铭心的疼痛成了父亲隐晦的爱的表现,正是父爱的“柔软”所在。
14.能围绕“父爱往往是隐晦的,默默的,不伸张的”来谈即可。
“蘸”字,运用拟人手法,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了后贴着水面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情形,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16.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17.①听到②到③说④老朋友
18.①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给分点:“故人”“知”,反问句式) ②(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吗?(给分点:“以”“遗”“厚”,省略句式)
19.拒绝下属夜怀十金相送,拒绝“故旧长者”提出的“为开产业”,表现出杨震清正、廉洁、自律的可贵品质。
20.戚继光抗倭吉鸿昌怒对日本侵略者赵一曼至死不渝科学家钱学森回国研究两弹一星 ? 杜甫 ?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王祥用自己的孝悌感动了母亲、感化了母亲,“卧冰求鲤”的故事让我们感受了孝行的力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