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西门豹治邺 课件(41张PPT)+朗读+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6 西门豹治邺 课件(41张PPT)+朗读+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5 17:07:50

文档简介

课件41张PPT。 我们以前学过童话、寓言、神话故事,从童话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真善美,从寓言故事中我们受到了智慧的启迪。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历史故事,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历史,感悟蕴含在历史人物身上的优秀品质,这篇课文就是——《西门豹治邺》,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6 西门豹治邺读了课题,比想知道什么?1.西门豹是谁?
2.西门豹是如何治邺的?
3.邺在什么地方?
4.为什么要治邺?  西门豹,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战国时期魏国安邑(今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安邑一带)人。
魏文侯时任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水利家,曾立下赫赫功勋。 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屡遭水患,女巫勾结群臣,假借河神娶媳妇,榨取民财,百姓苦不堪言。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相信迷信,老百姓没有真正认识到巫婆和官绅的真面目。 1.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时期,魏王派西门豹管理( )这个地方,西门豹带领群众一起破除了河神娶媳妇的迷信,惩治了( ),并率领百姓( ),从此邺每年收成都很好。战国邺官绅和巫婆新修水利 2.默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认读生字,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新词。西门豹  荒芜 娶亲 媳妇
巫婆 官绅 干旱   徒弟
磕头   流淌   开凿 灌溉bào   wú   qǔ   xí人烟稀少 提心吊胆 田地荒芜 面如土色 wū    shēn   hàn túkē tǎng záo gài 形容非常担心和害怕。因为担惊受怕,脸上呈土黄色,没有血色。田地荒芜: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根据意思写词语。 1.田地因无人管理而长满野草。 ( )
2.居住的人少,十分荒凉。 ( )
3.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 )
4.脸上没有血色,形容极端恐惧。( )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再读课文:按照调查情况、惩办恶人、兴修水利的顺序给课文分三大段。1—9为第一段;10—15为第二段;16为第三段。 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西门豹到了邺做官,发现了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默读第1—9自然段,用横线划出西门豹几次问话的内容,并完成下表:西门豹(询问)老大爷(回答)为什么田地荒芜、
人烟稀少 这话是谁说的 新娘是哪儿来的 漳河发过大水没有 河神娶媳妇闹的 巫婆说的 老百姓家的女孩儿 没有,而是闹旱灾调查原因 调查中,对于西门豹的询问,老大爷的回答中有三个“闹”字。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2)给河神娶媳妇,这话是谁说的?
(3)新娘是从哪儿来的?
(4)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取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造成这句话中的“闹”是搞 、弄、造成的意思。
文中指邺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河神娶媳妇造成的。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办这句中的“闹”是搞、弄的意思。
文中是指巫婆勾结官绅,每年都要搞一次给河神娶媳妇的鬼把戏,每次都要捞取大量钱财,骗财害老百姓。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说:“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发生 这句中的“闹”是发生的意思。
文中是指邺地夏天雨水少,旱灾年年都会发生。调查时,西门豹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爷的回答中有三个 “闹” 字,他明白了
一 “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闹”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河神娶媳妇逼老百姓出钱给河神办喜事旱灾 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一个原因是:巫婆和官绅给河神娶媳妇。
另一个原因是:邺这个地方年年闹旱灾。 人为天灾人祸天灾 通过调查,情况已经了解。可是西门豹却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 ,我也去送送新娘。” 你觉得西门豹说的这句话巧妙吗?这时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他是想惩罚巫婆官绅。他表面上好像相信,可实际上是欲擒故纵。他是一语双关,这样说只是避免打草惊蛇。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到了河神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老巫婆身着盛装,身后还跟着十几个女徒弟,十分气派。这时,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 自由读10—15自然段,找找西门豹用什么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并用横线勾划下来,再读一读,体会妙在何处?把三个“不”字读得特别坚决看来西门豹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啊,可他依然不露声色客客气气。 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西门豹这样说很妙,他找到了借口,及就出了姑娘,又惩治了巫婆,一举两得。朗读提示:“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 ●

西门豹本来是要惩治巫婆官绅,为什么对他们这样客气? 这个词你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它? 西门豹不直接揭穿坏人的骗局,而是用这种幽默而又客气的话语设下圈套,采取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策略,惩治了这两个害人的首犯,教育了百姓。 他“等了一会儿”,实际是做个样子给众人看,让众人相信,连西门豹也相信有河神。其实是在“将计就计”“假戏真做”。西门豹说这句话的用意是借机把官绅头子扔进漳河里。 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神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西门豹面对漳河占了很久,目的是为后面教育官绅和百姓做准备。官绅们提心吊胆,跪下来求饶,说明官绅们趋势上受到了教育,政治首恶确实收到了成效。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
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神娶媳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 ● ● ●
看到此情此景,围观的老百姓有何反应? 西门豹在调查了解之后,治理邺地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来教育其他官绅和老百姓,最终来达到破除迷信、统一思想的根本目的。“送送新娘”这一做法真是“妙”到了极点。小结: 迷信已经破除,天灾依然存在,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导田里。庄家得到灌溉,年年都获得好收成。兴修水利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 西门豹是一个善于调查研究、有智慧、讲策略的人。 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邺就找位大爷了解情况 。 用巧妙的办法惩治巫婆和官绅,破除迷信。 帮助当地人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西门豹管理邺地,具体做了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惩治巫婆,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通过这件事,赞扬了西门豹( )、( )的好品质。同时可以看出西门豹具有非凡的( )和( )才能,也教育了人们要崇尚( )、不信( )。尊重科学破除迷信智慧管理科学鬼神 揭穿了巫婆神怪的种种骗局以后,西门豹就请来魏国的能工巧匠一起察看漳水地形,进行规划设计,在 20 里的漳河段上建筑了 12 道低溢流堰,每堰上游都开一个引水口,设闸门控制。每口开凿一条渠道,共 12 条渠道,使境内农田都能得到灌溉。
这就是著名的“引漳十二渠”,为我国最早的多首制大型引水渠系。 西门豹管理邺地,具体做了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 惩治巫婆,破除迷信。 兴修水利,灌溉农田。 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名言 科学是宗教迷信最有效的解毒剂。
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破除迷信,相信科学是一个现代公民应有的素质。1.课文学完了,你能复述这个故事吗?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谢谢欣赏!西门豹解决问题的艺术
《西门豹》一课讲的是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帮群众一道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事。
  其中西门豹为老百姓破除迷信的部分集中表现了西门豹的聪明机智,称得上“一石四鸟,巧妙绝伦”。通过送新娘时简短的几句话,西门豹同时达到了四个目的。
  1.救下了新娘。西门豹以“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为理由救下了新娘。话虽不多,但理由充分:不漂亮的姑娘当然是不能给河神这个神当媳妇的,得“另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
  2.处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巫婆和官绅头子是骗钱害人的罪魁祸首,既然是巫婆说每年要给河神娶媳妇的,那么给河神换一个漂亮的就应该让“巫婆去说一声”,于是理所当然地把巫婆投进了漳河;巫婆一去不回头,当然要去催一催,既然官绅头子年年和巫婆一起为河神办喜事,让官绅头子去催,把官绅头子投进漳河,也是合情合理的。西门豹就这样两个“麻烦”,客客气气地就把这两个罪大恶极的家伙处死了,一切都那么合乎情理,不动声色。
  3.警戒了其他官绅。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下漳河是杀鸡给猴看,所以当西门豹很客气地“请”官绅们去催巫婆和官绅头子回来时,官绅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磕头求饶”。西门豹等了很长时间才让他们回去,目的是要吓吓那些官绅们,警告他们不许再为非作歹。
  4.教育了老百姓。这个故事发生在2000多年前,当时的科学不发达,许多人都非常迷信,对不给河神娶媳妇“漳河就会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的说法,是深信不疑的。西门豹把巫婆和官绅头子投进漳河,他们就一去不复返了,让官绅们去催,官绅们就吓得“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看到这些事实,老百姓就明白了:河神这个神是根本不存在的,给河神娶媳妇只不过是巫婆和官绅们骗钱害人的把戏。这种做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人们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劝说、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这件事中,西门豹将计就计,设计的策略一环接一环,环环相扣,在不动声色中同时达到了四个目的,实在是妙极了!
词语解释
【提心吊胆】
  [释义]心和胆都悬空吊着。
  [用法]用以形容十分担心害怕,安不下心来。
  [近义]担惊受怕
  例:我们不必为王翰提心吊胆,他的功底扎实,思维灵活,一定顺利通过考试的。
【面如土色】  
[释义]脸上的颜色像土色。
  [用法]用来形容惊恐害怕的样子。
  [近义]面无人色、面色灰土
  例:当公安人员向窃贼出示拘捕证时,他吓得面如土色,浑身发抖。
课文简说
课文中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讲的是魏王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和群众一起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刻画了一个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的古代地方官的形象,赞扬了他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品质。
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顺序,先写了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后,通过调查研究,弄清这里贫穷的原因;随后重点写了西门豹是怎样巧妙破除迷信的;最后略写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兴修水利,使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学习抓住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体会人物品质;二是使学生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点是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难点是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西门豹三交印
战国时期,魏国西门豹为邺令,他来到邺郡后,一不访拜地方三老、廷掾、里长、豪户,二不吃请受贿,三不祷告河伯尊神,而是乔装改扮,暗查私访去了。
  经过了解,深知邺郡大害有五:一、漳河十年九淹,黎民倍受漂溺之苦。二、奸商垄断盐粮,低买高卖、盘剥乡民。三、巫觋利用神权愚弄百姓,最甚乃为河伯娶妇,不知枉死多少民女,枉搜多少财帛,枉受多少叩首哀告。四、地方里长、豪绅、三老、廷掾横征暴敛敲榨掠索黎民,为非作歹欺压百姓。五、宫廷争权谋位,不顾百姓痛痒,就是选派一县令,着眼也非在百姓身上。这五大要害,致使邺郡田园荒芜、民不聊生、万籁俱寂。再有韩、赵两国的骚扰,黎民百姓不堪忍受,于是,铤而走险时有发生。
  西门豹为使百姓早脱苦难,便大胆改革。首先废止河伯娶妇,投巫毙命,破除神权,解放思想;其次责罚奸商,稳定物价;进而严训乡绅为百姓平冤昭雪;在民心安定之后,引导百姓在漳河之侧筑十二条渠,引漳灌田。这样一来,邺郡振兴待望。
  可是,西门豹却得罪了地方的三老、廷掾、里长、豪绅,还有巫觋以及奸商。他们视西门豹为眼中钉,肉中刺。因此,相互串通勾结在一起,联名修下简册上告到宫庭魏文侯那里。
  魏文侯信其谗奏。
  待一年头上,西门豹进都城秉报邺郡事宜,不料魏文侯怒收其印,欲罢西门豹之职。
  西门豹悲愤至极说:“以往臣不知所以治邺,今日大王开导我方明白,求大王赐臣再治一年,如还不能使大王满意,愿开项摘颅,死而无怨。”
  就这样,西门豹立下军令大状,又讨回大印,复去治邺。谁知,西门豹回到邺郡加倍地干了起来。
  这年,风调雨顺,加之十二渠引漳浇灌,百姓五谷丰登,喜气洋洋皆呼西门豹为父母官。
  农闲之余,西门豹正组织边民操演兵技,突然,魏文侯驾到。魏文侯先摘了西门豹的官印,然后问罪道:“有人告你西门豹将邺郡三库洗劫一空,本侯暗自观察,果然如此。你该当何罪,自己招认!”
  西门豹随命人役击鼓鸣号。三阵鼓号之后,只见边民们身背、肩挑、畜驮、车裁军粮,壮男烈女,各持兵刃,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齐刷刷列队等待西门豹下令。
  魏文侯见状惊奇地问:“豹爱卿,这是何故?”
  西门豹急忙解释说:“大王勿惊,粮藏于民,寓兵于农,方能救急拯危。”接着又说:“大王出都,事泄韩、赵,刚有前沿秉告,韩、赵重兵进犯。”
  魏文侯“啊”的一声,惊出一身冷汗。
  这时一边卒飞马而来,只见他翻身下马秉道:“韩、赵两国犯兵接近!”
  只听西门豹高呼:“誓死保卫边陲!保卫大王!将士们同心协力,杀戳!”一鼓作气,将韩、赵侵兵将赶拒国门之外。
  魏文侯目睹情景,不禁叹道:“西门豹,我的好臣子啊!”说着又将摘夺的大印赐于西门豹。
  西门豹为魏文侯忠心治邺,却两次遭罢,虽据理力争,转危为安,但不免也心灰意冷。心想:我提心吊胆治邺,岂能善终,万一不慎,难免不幸,看来不如弃官善罢为好,这样倒免得小人诬陷,大王操心。于是,西门豹一改前撤,忠责俱丧,宽以乡绅,严于百姓。乡绅们见了转忧为喜,联名上奏官廷为西门豹讨起封来。
  其年头上,西门豹进都城呈秉事宜,不料魏文侯拜迎。然而,西门豹却说:“往年臣为大王忠心治邺,而大王夺其印、罢其官;今臣未为大王忠心治邺,而大王出迎拜臣,臣不能治矣!”遂纳印而去。魏文侯后悔莫及,再三挽留,无济于事。
  后来,西门豹因丧失斗志,被他人杀害,留下血的教训。
西门豹与漳水十二渠
战国时期,魏国邺地(今河北省临漳县西)的漳河经常发水灾。对了对付漳河水患,当地人民想了很多办法也无济于事。水灾年复一年地为非作歹,冲毁房屋,吞没庄稼,当地老百姓深受其害。后来,邺地的一些地方官吏、地主豪绅与装神弄鬼的巫婆串通一气,造谣感众。他们说漳河闹灾是“河伯显圣”,只要每年挑选一个美女,送给“河伯”做老婆,就可以使水灾平息,民众安宁。就这样,在官吏豪绅的操纵下,年年驱使老百姓给河伯娶妻,把年轻姑娘扔进漳河。他们还乘机向老百姓索取大量钱物,进行分赃。天灾人祸,使邺地人民贫困交加,无法生活下去。特别是那些家里有年轻女子的平民百姓,担心自己的女儿被选中,只得背井离乡,四处逃亡。
  邺城当时是一个军事要地,三家分晋以后,邺地类在韩国和赵国当中,西边是韩国的上党,北边是赵国的邯郸。这么重要的地方,魏文候当然不想让它废弃,于是就派能干的西门豹去当邺令。
  西门豹来到邺地,目睹一片荒凉景象,心里很难过。他来到之前,当地官吏已经打发人对老百姓进行一番恐吓。因此,西门豹到邺城后,城内空荡荡不见不影,偶尔看见个把农民,不等西门豹走近,老远就吓跑了。西门豹经过深入调查访问,终于弄清了当地官吏地主为河伯娶妻,坑害百姓的真相。后来,西门豹将计就计,利用为河伯娶妻的机会,将作恶多端的巫婆和三老扔进河里,严厉惩罚了欺压百姓的官吏。接着,西门豹发动人民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河水灌溉农田,消除了水灾,使邺地成为相当富庶的地区。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西门豹不信神不信鬼,面对猖獗的迷信活动,自信沉着,依靠人民自己的力量,开渠溉田,为富一方,这一点确实难能可贵。我们知道,在科学昌明的今天,还有不必人被封建迷集所蛊惑。
  漳水十二渠是我国多首制引水工程的创始。多首是从多处引水,所以渠首也有多个。“十二渠”即修筑十二个渠首引水。漳水是多沙河流,多首引水正是适应这种特点而创造的。多沙河流因泥沙的淤积变化,常使主流摆动迁徙,不能与渠口相对应,无法引水,多设引水口门,就可以避免这样的弊端。另外,如果一条或一组引水渠淤浅了,还可以用另一条或另一组引水渠来引水清淤。漳水渠设计合理,不但有引灌、洗碱、泄洪的作用,而且易于清淤修护,反映出当时农田灌溉事业的进步。直到汉初,漳水渠仍有很好的灌溉功效。
  太史公司马迁曾对西门豹有高度评价,他在《史记》中说:“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他还意味深长地引用了古书上这么一段话:“子产治理郑国,百姓不能欺骗他;子贱治理单父,百姓不忍心期骗他;西门豹治理邺县,百姓不敢欺骗他。”并发问说,他们三个人的才能谁更高明呢?

西门豹简介
西门豹——战国时邺令。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又是一位无神论者。他初到邺城时,看到这里人烟稀少,田地荒芜,百业萧条,一片冷清。后来才知道百姓为“河伯娶妇”所困扰。他巧妙地利用三老、巫婆等地方豪绅、官吏为河伯娶妻的机会,惩治了地方恶霸势力,教育了广大的百姓。原先出走的人家也回到了自己的家园。同时,他又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周围开掘了12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由于西门豹治邺有方,深受人民爱戴,后人修祠建庙,以为祭祀。
西门豹纪念祠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候时期,他到邺地(即今天的临漳县)担任邺令,由于当时邺地长期受漳河水患侵扰,一些巫婆河神乘机勾结官府,假冒给河伯娶妻,制止水患,每年都将一名青年女子投入漳河之中,并借此大肆敛财。西门豹到邺后,破除迷信,倡导科学,投巫治邺,兴修水利,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直到现在“西门豹治邺”的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
西门豹纪念馆
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已广为天下人知,日前,临漳县为战国时曾任该县县令的西门豹兴建纪念馆,以彰显其破除迷信之举。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魏文侯时到邺地(即今临漳县)任邺令。由于当时邺地长期受漳河水患侵扰,一些巫婆神汉便乘机勾结官府,假冒为河伯娶妻以治水患而大肆敛财,每年还要将一名青年女子投入漳河水中淹死。西门豹任邺令后破除迷信,投巫于漳,兴修水利,受到当地人民的爱戴。
  为弘扬科学精神并挖掘当地旅游资源,临漳县政府决定投资150万元兴建一座西门豹纪念馆。该纪念馆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将达到2200平方米,馆内设置西门豹塑像、图画、碑刻等,现纪念馆已奠基,2002年6月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