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柳永词两首》 同步练习(3份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柳永词两首》 同步练习(3份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5 11:19:53

文档简介

《柳永词两首》培优练习
一、能力拓展提升
A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相互影响的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今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南北朝是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阶段,伴随这一过程的完成,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曰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也。”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达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填词”等相关术语就应运而生了。词的句法参差错落,又有多种词牌可供创作时选择,因而在传达人们复杂隐秘的内心世界时,它就有了诗所难以比拟的灵活性。古人作文吟诗,往往要正襟危坐,以体现“诗言志”的尊严;却独于倚声填词较少顾忌。这就是“诗庄词媚”或“词为艳科”说之由来。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与广度上,或许词不如诗,但若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词又有胜于诗的优越性。王国维曾就此论道:“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他概括出诗与词的不同文体特征,的确很有见地。
词的文体特征与其音乐属性密切相关,而其接受方式也有了双重选择的可能。当其婉转于歌伎之口以娱悦听众时,听众成分的复杂化要求词的写作须向俚俗靠拢。除字句易于听懂外,情趣的共鸣也是不可或缺的。此外,耳听与目视的接受方式的不同,也要求词的写作不宜晦涩艰深,而要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所有这些要求都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否则,词将失去其赖以发展的土壤,而成为纯粹的供文人欣赏的案头文学。柳永的“假使重相见,还得似、旧时么”,李清照的“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前者写恋人细语温柔,缠绵悱恻;后者感人生苍凉,寓愁于乐。词句浅显易懂,毫无费解之处,便于听唱;如果用诗的形式表现,就很难传达出个中细腻微妙的情愫。当然,词也并非只局限于风月情怀或身世之愁的抒发。在言志咏史与挥洒壮志的有关题材中,也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苏轼“大江东去”的放歌,辛弃疾“千古江山”的抒怀,皆可佐证。
1.在第二段中,王国维说的“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中的“境”和“言”分别指的是什么?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境”指的是“表现感情世界”,“言”指的是“反映社会生活”。
B.“境”指的是“反映社会生活”,“言”指的是“表现感情世界”。
C.“境”指的是“‘诗言志’的尊严”,“言”指的是“诗难以比拟的灵活性”。
D.“境”指的是“诗难以比拟的灵活性”,“言”指的是“‘诗言志’的尊严”。
2.下列对宋词的市井文化品格特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音乐(燕乐)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或“倚声填词”)。
B.表现形式灵活多样(或“方法参差错落、有多种词牌可供选择)。
C.词的形式表现,很难传达出作者要表达的细腻微妙的情愫。
D.语言通俗化,一定程度的口语化(或“向俚俗靠拢”)。
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都是就它由古近体诗的整齐句式演变为参差错落的句式而言的。
B.耳听和目视的接受方式的不同无疑会令词的市井文化品格得到加强。
C.词之所以称为“诗余”,是指古近体诗发展到唐代的顶峰时期之后,到了宋代便开始逐渐消亡。
D.词在咏史言志的有关题材中,有区别于诗的潇洒风度,是因其反映社会生活更有深度和广度。
B 表达交流
某班一同学自拍自导的《雨霖铃》MV播放后,老师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其中有一条是可在开播前加上一段解说词。请你试着拟写。不少于10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挑战自我潜能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作为子女的你是如何想的?请谈谈你的看法。12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能力拓展提升:
A
1.B【解析】B项,答案就在这句话的前面。
2.C【解析】C项,应是“诗的形式表现,很难传达出作者要表达的细腻微妙的情愫。”
3. A【解析】B项,应是“令词有一定的口语化基础”;C项,原因在于唐代接受了西域文化;D项,是因为更利于表现复杂的感情世界的特点。
B. 表达交流
答案:天下有情人难舍难分的那一份眷恋、那一腔离恨,谁能一语道破?阵阵寒蝉,悠悠斜阳,浩浩烟波,泪眼对泪眼,无言对无言,好一幅凄恻委婉、柔肠百结的挥泪图;一片残柳,一弯晓月,一叶扁舟,多情的远行人,孤独的异乡客,好一曲深情脉脉、离恨悠悠的丝竹调。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这一份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我们要永远珍藏在心头。
【解析】此题要求拟写解说词。拟写时需要对诗词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连贯、得体地对其
进行解说。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词的内涵,用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二、挑战自我潜能
示例:父母进入“朋友圈”,犹如无处不在的监督者,让子女和他人的互动交流处于被压抑、被限制的状态。不论是害怕父母担心,是不愿意让父母知道隐私,还是不希望父母过多地干涉私人生活,“微信拉黑父母”都包含了子女复杂的情感和利害考量。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考生要认真仔细地观察画面,阅读相关文字,整体把握画面内容,分析画面揭示的问题,分清画面体现的倾向。从这幅漫画下的文字可以看出漫画中一“墙”之隔的人物是父母与子女。从图下的文字和图中的“朋友圈”三个字,可以看出漫画针对的是父母想进入子女的微信朋友圈而子女不让进的现象,考生可以就此谈自己的看法。
《柳永词两首》基础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下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珠玑 (jī) 天堑 (qiàn) 豪奢 (shē) 钓叟 (sǒu)
B.寒蝉(chán) 堤坝(dī) 菱歌(línɡ) 羌管(qiānɡ)
C.凄切(qī) 凝噎(yè) 骤雨(zhòu) 清嘉(jiā)
D.吟赏(yín) 嬉戏(xī) 暮霭(ǎi) 罗绮(qǐ)
2.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珠玑 婉约 良宵 烟柳画桥
B.虚设 菱角 繁华 繁花似锦
C.暮霭 箫鼓 参差 晓风残月
D.凄切 羌管 骤雨 良晨美景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4.与“杨柳岸晓风残月”所用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杏花春雨江南。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①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②钱塘自古繁华 ③参差十万人家 ④云树绕堤沙 ⑤都门帐饮无绪 ⑥多情自古伤离别 ⑦暮霭沉沉楚天阔 ⑧便纵有千种风情
A.②③④⑦⑧      B.①②⑤⑥⑦
C.②③⑥⑦⑧ D.①②③⑥⑦
6.对下列诗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B.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C.今宵/酒醒/何处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下列有关宋词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产生于晚唐,兴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诗体。词有词牌,词牌就是词的标题。
B.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C.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D.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二、名句名篇默写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江岸郁郁葱葱的景象和描写钱塘江水壮观景象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杭州繁华景象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永在《望海潮》中描写杭州西湖湖山之美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柳永在《雨霖铃》中细腻刻画两人难舍难分形象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雨霖铃》中有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它采用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这三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9~10题。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9.对《望海潮》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主要写杭州山水的美丽,城市的繁荣,写法是层层而来,层中有层,层层铺叙,每三句为一层。
B.词的下片的后半段,主要是总结前文,归美郡守,即孙何,“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句话本意在奉承,却不露痕迹,十分巧妙。
C.“天堑无涯”意思是广阔无边的天然壕沟,“天堑”这里指的是钱塘江。
D.“户盈罗绮,竞豪奢”,虽然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但也曲折地批判了小市民穷奢极侈的生活。
10.结合词的内容,说说开头“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三句在词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巩固
1. C【解析】噎yē。
2. D【解析】“晨”,应为“辰”
3. B【解析】“三秋”应为“秋季”。
4. C【解析】其他都是意象的组合,名词短语。
5. D【解析】④“云树”:古义,茂密如云的林木;今义,云和树。⑤“无绪”:古义,没有心思,心情不好;今义,没有头绪。⑧“风情”:古义,相爱、相思之情;今义,情怀、情意,风土人情。
6.D【解析】(“便纵有”三字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A【解析】(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区别,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二、名句名篇默写
8.(1)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2)市列珠玑 户盈罗绮 竞豪奢
(3)重湖叠清嘉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4)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5)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晓风残月
三、课内阅读
9.D【解析】D项,突出杭州的富庶繁华是正确的,但没有批判市民的穷奢极侈。
10.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总领全篇。“形胜”首先点出杭州地理位置的优越;“三吴都会”,极言其为江浙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钱塘,即杭州;“自古繁华”说明杭州历史的悠久。三句铿锵有力,其中“形胜”“繁华”四字为点睛之笔,揭示出所咏主题。
《柳永词两首》提高练习
一、文本阅读。
阅读《雨霖铃·寒蝉凄切》,然后回答问题。
雨 霖 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这首词是怎样有层次地写离情别绪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人物何种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人称道,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4~6题。
鹤冲天①
[宋]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注】①这首词是柳永初考进士落第之后的一纸“牢骚言”。据说,宋仁宗在放榜时想起柳永这首词中的“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说道:“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就这样黜落了柳永。从此,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长期流连于“烟花巷陌”中。
4.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而落榜,在柳永看来只是“偶然”,可见其狂傲自负的性格。
B.他自称身处圣明的朝代,又说自己是“明代遗贤”,这是对宋仁宗不识人才的嘲讽,“明代暂遗贤”是反语。
C.“未遂风云便”,于是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恣狂荡”,是词人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一种抗争的方式。
D.“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意思是说青春短暂,不忍虚掷,不为“浮名”而牺牲赏心乐事。
5.柳永在科举中偶然失意,便“恣狂荡”“依约丹青”“偎红倚翠”。对这种做法,有人说是过于轻狂,有人说是正当反抗,你是怎样理解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6. 就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将它扩展成一段话,要求符合原词意境,不少于5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某班级推选校园歌手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描述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文本阅读
1.描写了饯别时暗淡、低落的心情,船要出发时难分难舍的痛苦,设想中“今宵酒醒”后的凄凉、怅惘以及日后“良辰好景”不再的极度孤独、无聊。
2.“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跟恋人分手。“无绪”,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3.这几句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飘泊江湖的感受。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残月破碎,写今后难圆之意。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
二、类文阅读
4.B【解析】B项“‘明代暂遗贤’是反语”理解错,“明代”可以理解为反语,但“贤”却不是反语,从下文词人自诩“才子词人”“白衣卿相”句可以看出。
5.示例:我认为柳永这种做法有些“轻狂”,在科举考试中的偶然失意是不可避免的,因落第而牢骚满腹,转而寻花问柳,是一种消极的态度。(或:我认为这首词反映了柳永的反叛性格,他虽“狂荡”,却仍然保持严肃自律的“才子词人”“白衣卿相”的面目,他的做法是对命运的抗争而不是自甘沉沦)
【解析】这是一个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只要能观点鲜明,结合词作内容,自圆其说即可。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柳永既有恃才放旷的一面,也有对不幸命运的抗争。
三、语言表达
6.秋日的风已有些凉意,词人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两岸杨柳在暗淡的光线中依稀可辨,笼着一层伤心的碧色。抬头望去,天边一弯冷月如钩。
【解析】此题考查扩展语句的能力。题目要求扩展时符合原词的意境,作答时可抓住“杨柳”“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并联系词人与友人离别后的心境进行合理想象。
7.示例:本次校园歌手的推选,要先制订方案,并在班级内部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然后确定评委,通过抽签确定选手的出场顺序,经过现场比赛后进行打分,最后推选出班级校园歌手。
【解析】答题时,要认真观察构思框架图,理清活动的先后顺序;表述时要做到语言简练、概括全面、前后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