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件(19张ppt+视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章 第1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课件(19张ppt+视频+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15 08:33:16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学习目标:
1、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合运动和分运动,并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同时发生即具有等时性,以及分运动互不影响即独立性。
2、知道分运动常采用从合运动的效果来分析,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做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理解合运动是有分运动组成的。
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力的合成与分解:
思考
1、蜡烛同时参与了哪两个运动?
2、实际表现出的是哪一个运动?
一、合运动
分运动
合运动:眼睛看到的,即实际表现出来的。
分运动:同时参与的运动叫分运动。
找合运动和分运动
蜡块的动画:
问题
1、蜡块在水中运动的速度不变,如果提高水平速度影响蜡块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吗?
2、两分运动和合运动运动的时间相同吗?
3、两分运动的效果与合运动的效果相同吗
三: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两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2、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3、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效性。
运动的合成(s,v,a):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的过程叫运动的合成。
运动的分解(s,v,a):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的过程叫运动的分解。
请找出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方法
1、观看吊车的运动,建立坐标系作图计算物体在t=2s时间内的合位移。
2、讨论交流
合运动与分运动满足什么关系。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合运动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小船过河演示
实际应用
河宽800m,河水均匀流动,流速为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问
1、怎样行驶,过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是多少?2、怎样行驶过河位移最短?渡河时间为多少?
1、船头垂直河岸方向
t=d/v=160s
2、船头朝上游与河岸成53度角斜向上
t=200s
谈谈你对本节课的收获
一、合运动和分运动
1、概念
2、关系:①等时性:②独立性:③等效替代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概念:
2、实质与方法——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运动
合运动
运动的合成
运动的分解
重要物理思想:
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等效替代
再见!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设计
概述
本节课选自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高中物理必修2第3章第1节。(P47-P50)
所需课时:1课时
学习内容:必修一主要研究运动学中的直线运动,即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等较简单的直线运动,本节课开始学习较为复杂的曲线运动,并能通过分析讨论得出定量研究曲线运动的方法。即学会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图解法描述曲线运动。通过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把运动物体实际表现的复杂运动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分运动。通过本节学习,巩固矢量合成——平行四边形定则及三角形定则的应用,知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就是位移的合成与分解,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本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首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学习曲线运动的基础,其次掌握物理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等效替代。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合运动和分运动,并知道合运动和分运动同时发生即具有等时性,以及分运动互不影响即独立性。
2、知道分运动常采用从合运动的效果来分析,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做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有关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理解合运动是有分运动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本迷你实验室的分组探究,让学生经历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的过程,在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
2、利用蜡块在玻璃管中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从一维到二维,由浅入深,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慎密的思维方式。
3、通过小船过河问题,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使知识得意升华和灵活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激发对科学的求知欲,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2、通过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理解和练习,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复杂问题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的培养。
学习者的特征
1、知识结构上,学生已经学习了直线运动的规律,并掌握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即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数学方面已掌握了三角函数知识,是解决二维平面内知识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小船过河,起重机吊起重物也有感性认识和理性体验。
2、任教班级的学生有积极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很高的学习热情,学习过程能主动探究,积极向上,思维活跃。
3、学生对一个复杂的运动看成两个简单的运动还很抽象,不能很好的区分合运动和分运动,这就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能试验探究的素材,帮助学生提高感性认识,内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设计
本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任务为主线,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通过创设情景,预设问题为开始;教师提供线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过程;最后解决问题和提出新问题为结束的三阶段循环的模式。
教学开始通过播放视频,预设抛体运动和小船过河问题两个教学目标,设疑激趣,目标明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探究蜡块的运动时,通过讨论简单的直线运动可以用一维坐标系去描述,而较复杂的运动要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吊车吊起重物的过程,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认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本节课主要通过对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实例观察分析研究,让学生构建研究复杂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把复杂问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项目
要素
任务
视频1:NBA篮球赛,
视频播放器
此视频引入课题,设疑激趣
红蜡烛在试管中的运动
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认识合运动和分运动。
雨滴下落
Flash播放器
感性体验合运动分运动
Flash:塔吊吊起重物
Flash播放器
理性认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中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PPT教学演示课件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实施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资源
设疑激趣新课引入
播放视频--NBA篮球比赛,设疑激趣---体育项目中怎样才能投的更远,更准呢?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问题:怎样研究曲线运动在运动项目中怎样投篮最准 怎样投的最远
播放视频1:NBA篮球比赛,
由以上录像引出“第三章
抛体运动”【板书】第三章:抛体运动
第一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新课教学
任务一:合运动,分运动提出问题:1、在必修一学过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守什么定则?【演示实验】:蜡烛在玻璃在玻璃管中的运动提出问题:
1、蜡烛同时参与了哪两个运动?
2、实际表现出的是哪一个运动?
学生观看实验,回答问题。
演示实验玻璃管,红蜡烛Flash动画
通过解决第一个任务得出合运动和分运动【板书】分运动:同时参与的运动叫分运动。
合运动:眼睛看到的,即实际表现出来的。
Fiash演示:雨滴在风中的下落
找出合运动和分运动
学生观看,回答问题
任务二:
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演示实验:红蜡烛在玻璃管中的运动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蜡块在水中运动的速度不变,如果提高水平速度影响蜡块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吗?2、两分运动和合运动运动的时间相同吗?3、两分运动的效果与合运动的效果相同吗 老师总结:【板书】1、两分运动具有独立性。(举例演示:雨滴下落)
2、分运动和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3、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效性运动的合成:运动的分解:
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回答问题
任务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根据蜡块演示实验学生作图计算位移,找合位移与分位移的关系.教师听取报告总结:合位移矢量、分位移矢量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也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板书】合运动和分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关系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
任务四: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设置情景,河宽800m,河水均匀流动,流速为3m/s,小船在净水中的速度为5m/s。问1、怎样行驶,过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是多少?2、怎样行驶过河位移最短?渡河时间为多少?
小组讨论,发表看法。学生充分讨论得出结论:过河时间有垂直河岸方向的速度和河的宽度决定,与水流速度无关。
要使渡河位移最短,使船的合位移垂直河岸方向。
Flash演示
小结与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一开始上课时的问题了吗?
学生讨论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对学生肯定和表扬。布置作业,写出这一节的疑惑交上。本节课结束。
学生回答:把复杂的运动分解成两个比较简单的运动,即化繁为简的思想。评测练习
1、河宽800m,河水均匀流动,流速为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5m/s。问1、怎样行驶,过河时间最短?最短时间是多少?2、怎样行驶过河位移最短?渡河时间为多少?
2、飞机起飞时以
v
=300km/h
的速度斜向上飞,飞行方向与水平方面的夹角30°。指出合运动与分运动并求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vx和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y

3、
降落伞下落一定时间后的运动是匀速的,没有风的时候跳伞员着地的速度是4m/s.现在有风,风使它以3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向东移动,问跳伞员将以多大的速度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