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1、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体现在神话、文学、艺术、哲学、科学、史学、法学、体育等各个方面,有些至今还在继承、发展。
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完美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文学和雕塑
优美的姿态
健美的肌体
《掷铁饼者》(米隆)
雕塑
古希腊雕塑是古代造型艺术的典范
作品多是裸体的人像和神像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刻家米隆于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原作已经丢失,复制品现收藏于罗马国立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
《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
雕塑选择的铁饼摆回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也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建筑艺术
1、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罗马的代表性建筑,有可容纳近8万名观众的大竞技场;有引水道工程,其中最长的一条地上引水道长达91千米;还有庆祝胜利的凯旋门、方尖碑和宏大的宗教场所万神庙。
帕特农神庙呈长方形,庙内有前殿、正殿和后殿。神庙基座占地面积达2.3万平方英尺,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46根高达34英尺的大理石柱撑起了神庙。
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难怪它让人觉得优美无比。
希腊建筑
罗马大竞技场(Colosseum)
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斗兽场
、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
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
(Amphitheatrum Flavium),是为了纪念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而兴建。从公元72年开工建造,到公元80年完成,历时8年,动用几万名战俘,所用材料全部是水泥和砖石。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
罗马建筑
万神庙
大竞技场
方尖碑
凯旋门
引水道工程
吸收了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如石拱门、穹顶等,既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主要特点是实用。
罗马
罗马竞技场
鸟巢
影响:古罗马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至今仍被人所采用,尤其是其拱券式及柱廊的建筑结构均得到了现代人的继承和发扬。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提出“原子论”
主张人应该认识自己;
问答法
创立了逻辑学;奠定动物学基础
哲学和法学
原子论的创始人是古希腊人留基伯(公元前500~约公元前440年),他是德谟克利特的老师。古代学者在论及原子论时,通常是把他们俩人的学说混在一起的。留基伯的学说由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发展和完善,因此德谟克利特被公认为原子论的主要代表。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的意思。德谟克利特用这一概念来指称构成具体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微粒。
德谟克利特
提出“原子论”
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在风烛残年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
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你帮我寻找一位好吗?”
“我一定竭尽全力。”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都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智慧故事:
启示: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找到自身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亚里士多德
创立了逻辑学;奠定动物学基础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说: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是法律。
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这段话中的法律指的就是罗马法,那么什么是罗马法,罗马法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罗马法学
罗马法指的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
阶段
性
连续性
统一
性
罗马法的形成过程
习惯法
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公民法
万民法《民法大全》
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对外扩张的必然结果
罗马法学
材料一:法国是接受罗马法最早的国家之一。1804年《法国民法典》接受了罗马法学关于人和物划分的体系,沿袭了罗马法学。这部法典经过修改,至今认为法兰西共和国民法典。而且成为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制定法典的基础。
材料二:德国历届皇帝都宣布罗马法的效力遍及全国,视罗马法为其帝国法。德国大学普遍设置罗马法教程,广输人才学习罗马法。精通罗马法的人才在具体的行政机构中任职。罗马法在德国司法中得以确认。
材料三:西班牙王室聘请罗马法学家在王室参事府和王室法院任职,学者赴意大利和法国学习罗马法。
罗马法影响广泛而深远,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2.阅读下列材料,思考罗马法对世界的影响。
乌斯·尤利乌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2年7月12日~公元前44年3月15日),史称恺撒大帝
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1502年1月7日~1585年4月10日),原名乌戈·邦科姆帕格尼(Ugo Boncompagni),又译格雷戈里十三世、格列高列十三世
凯撒命人编制了历法——“儒略历”
格列高利加以修改形成了现在的 公历
儒略历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公历的缘起
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古代希腊、罗马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希腊自然条件优越。与外界接触多,
便于继承和吸收周边地区的文明遗产。
第二,社会经济发达。有利于公民意识、自
由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成长。
第三,社会政治制度先进。城邦的精髓便是
公民的集体治权,这种以人为本的民主政治,有
利于民主法制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第四,先哲们的勇于探索,善于思辨,注重
传承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类型 希腊 罗马
文学
雕塑
建筑
哲学
法学
历法
课堂小结
希腊神话、《荷马史诗》
宙斯像、掷铁饼者
雅典帕特农神庙
德谟克里特“原子论”,苏格拉底“人应该认识自己”,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十二铜表法、万民法、经济法
凯撒“儒略历”
罗马竞技场、凯旋门、方尖碑
罗马神话
1.古希腊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可以作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重要史料的是
A.《圣经》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古兰经》
2.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猜想,大块物体是由极小的物质粒子构成的,他把这种物质粒子称为
A.微粒 B.分子
C.原子 D.电子
B
C
3.“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句话是谁的名言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4.柏拉图经常称亚里士多德是小马驹(小马驹吃足了奶就会踢它的母亲),其意思是指亚里士多德
A.敢于挑战权威 B.不赞成柏拉图的主张
C.忘恩负义 D.求知欲强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