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搭石 课件(40张ppt)+朗读+备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5.搭石 课件(40张ppt)+朗读+备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5 13:24:35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5. 搭 石1、会认“汛、挽”等9个生字,会写“汛、挽”等7个生字,掌握“间隔、协调、平衡、理所当然”等词语。
2.、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体会平凡的事物和简单的事情中蕴含的美。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教学目标会 认 字汛xùn间jiàn谴qiǎn惰duò衡héng协xié绰chuò会 写 字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词语解释随堂练习一、给下面标红的字注音。俗语 平稳 间隔 平衡 猛涨 伏下身子 súwěnjiànhéngzhǎngfú二、我会照样子说词语。懒惰(互为近义词) 人影绰绰 (ABCC式) 愉悦 疲倦 寻找 奔跑 文质彬彬 议论纷纷 生机勃勃 初读课文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想一想什么是搭石,搭石对家乡
的人们重要吗?。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什么是“搭石”?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谁也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说一说。 从一次又一次的脱鞋绾裤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 。人们出行不便、麻烦、甚至很辛苦“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讨论交流搭石,构成了家乡
的一道风景。 默读2—4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家乡的人们走搭石的相关语句,再想一想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第一道风景摆搭石 从摆搭石,调整搭石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什么村民怎样的品质?村民们一心想着别人,为别人服务的美好品质摆搭石画面美心灵美第二道风景走搭石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你们从哪儿体会到这幅画面的美呢? 清


漾人影绰绰第三道风景礼让过河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谦让 遇见老人, 背负过溪:
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哪个词语打动了你?当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一定也曾经
( )
当这位年轻人老了的时候,也一定会有( )
因为( )年轻人伏下身子背他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伏下身子背其他的老人
透过这个“伏”字和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所当然”,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尊老敬老的心灵美!这份美好情感也是 ——家乡的一道风景
风景美心灵更美,这更是家乡的—— 一道风景 假如遇到孩子来走搭石,大人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激发想象,练习表达
如果遇到 , 总要 ,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自由表达这看得见的画面“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美”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句话含义深刻,不仅写了搭石任人踩踏、默默奉献的精神,而且赞扬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搭石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的情感纽带。(中心句) 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
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
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
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感悟提升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美呢?美在身边,美是校园中弯腰捡垃圾。
美在身边,美是汽车上给老人让座。
美在身边,美是 .
美在身边,美是_______________。小练笔
必做: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选做:课下搜集有关“美”的图片,一起交流
写写自己发现的平凡事物中的美。课后作业《搭石》写作特点
本文叙述平实,语言朴素而秀美。作者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表现美,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搭石》教材理解
《搭石》课文简说
捧读课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映入眼帘:秋凉在即,人们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摆放在小溪中,几番精心踩踏;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致,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若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一定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使他们充满为他人奉献的热望。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句子含义深刻。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对词语的理解。
汛期:指江河水位定时性的上涨时期。
绾裤:“绾”指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绾裤”就是把裤子挽起来的意思。
《搭石》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这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句子含义深刻。一块块、一排排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任人踩踏,却无怨无悔、默默无语。这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也是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情感的纽带。
2、对词语的理解:
汛期:指江河水位定时性的上涨时期。
绾裤:“绾”指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绾裤”就是把裤子挽起来的意思。
《搭石》词语解释
【汛期】
江河水位定时性的上涨时期。
【绾裤】
把裤子挽起来。绾,把长条形的东西盘绕起来打成结。
【谴责】
(对荒谬的行为或言论)严正申斥。
【理所当然】
从道理上说应当这样。
《搭石》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间隔──距离
谴责──指责
必须──一定
协调──和谐
大概──大致
平稳──稳当
【反义词】
懒惰──勤快
容易──困难
理所当然──岂有此理
刘章1939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兴隆县,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刘章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目前已出版《刘章诗选》、《刘章乡情诗》、《刘章散文选》、《北山恋》、《刘章散文选》等诗文集28部。
在1999年中国作协《诗刊》社举办的新中国成立50年来,你最喜爱的50位诗人评选中,读者投票郭小川、刘章双双获此殊荣,承德人为之自豪,成为承德诗坛的骄傲。获首届全国新诗奖等多项奖励,有作品被选入大、中、小学教材和辅导教材。现为《诗刊》《中华诗词》编委。
写作《搭石》的前前后后
刘章
我出生在河北省兴隆县上庄村。
那是一条十里狭长的山村,人们逐水而居。一条无名溪水的两岸,是大山、村庄、梯田和果园。
我们村有六个自然村,其中五个村的人家散落在小溪旁,我出生的那个小村是溪水的源头之一,人家散落在两条山谷里,泉水汩汩,下自成“溪”。
从我的祖宗开垦小村,到我这儿才六代,算来也就是一百几十年的光阴。一代又一代人,出山串亲、赶集,唯有反复跨溪而行,除此,别无选择。
小溪最窄处仅五六米,最宽处也不过30米。平时水最深处也不过一米。年年雨季过后.秋风将至之时,人们为了不涉凉水,在每一个跨溪水里摆上一排方石,这就叫“搭石”。小溪冬天结冰,人们来回走冰,只有窄处才搭小桥。夏天山洪暴发.唯有来回趟水,或背水而叹。一年365天,有近200多天走搭石。我是在抗日烽火年代出生的。七八岁前钻深山老林躲鬼子,没走过搭石。解放后才跟大人出山走搭石的。人们祖祖辈辈走搭石,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十里路要走多少搭石,没人数过。直到1964年我岳父从山外到我家串门,出于好奇,一道道计数.十里路竞走了32道搭石。我是从1962年起当上村干部的,直到1975年到县城工作,13年间,不超过3天就要到乡镇办事一次,都是当天往返.一天要走64回搭石,总共走了千万回,对搭石的印象怎能不深刻呢?
1977年末.我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工作。
当我见到人们抢着挤公共汽车的时候,见人们无序地匆匆横穿马路的时候,心里便幽幽地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个人跟着一个人,动作协调有序,足音踏踏,水声淙淙,人影绰绰;两个人对面来到溪边,微笑止步,示意让对方先行。还有,年轻人背老人,大人抱娃娃,在记忆里,如他们留在水中的倒影。当我见马路上有砖头或树枝,人们宁可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的时候。我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过后,自觉摆搭石的情景,想到有人发现搭石不稳,退回岸上,找块好石头搭上的情景……
噢,搭石上有新意.搭石上有美,搭石上有情。由于搭石的特殊渡水方式,长期造就和展示了山里人勤劳、热心公益、互助礼让的美德。这样,我便在1980年2月写了短文《搭石》。
我写《搭石》,没有任何前人文字可以借鉴,可以说是半生体验、一日写成,是生活的赐予。古代的文人们,写小桥流水,写古道、渡口,没人写搭石。我的文章发表后,在湖北诗人管用和的诗里读到一首同一题材的《踏石》,我想,也许叫“踏石”更准确。后来查《汉语大辞典》,果然有“踏石”这~词条:“踏脚的石头,安置于浅水难行之处,便于行走。”举例用的是孙犁《自洋淀纪事·吴召儿》:“不用说雁北那趟不完的冷水小河,蹬不住的冰滑踏石.转不尽的阴山背后……”大师的命名.当是无可置疑的。
搭石是特定自然环境里的产物.只有在三四尺深以内的小溪、小河里摆搭石,在大江大河里则无能为力。
现在,我的家乡十里山村已经贴着山根儿修了公路,人们进进出出。骑自行车、摩托车,坐汽车,再也不用走搭石了。中国正在搞公路村村通工程,许多山村都不用走搭石了。可是,搭石是不会消失的,永远会摆在村庄通向田地或山野的溪流里,由于它是~种特殊的道路,人们自觉地摆搭石,人们只能单向行走.要互相礼让,那种美就会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