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古诗三首 课件(52张ppt)+朗读+备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1、古诗三首 课件(52张ppt)+朗读+备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5 13:37:02

文档简介

课件52张PPT。——·新课导入·——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意思是说多读诗书可以让我们变得有才气、有灵气,下面我们做个小互动,一起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吧!赞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时,我会说……当我们在思念故乡或亲人的时候,可以吟诵……若想表达爱国之情,我会低吟……碰到下面的情景时,你会用什么诗词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吗? 博大精深的古典诗词用最简练的语言赞美了友情、亲情、爱国之情等等人间真情,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着诗人的作品一起去感受他们的忧国之心吧!12.古诗三首——·教学目标·————·会认字·——乃熏亥恃喑擞nǎi
xūnhàishìyīnsǒu——·会写字·——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笔顺:示 儿宋·陆游——·走近诗人·——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作品内容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
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代表作品:《示儿》《关山月》《书愤》《钗头凤》等 ——·创作背景·——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由于个人经历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的种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敌人霸占的中原领土,热切的盼望着国家的统一,因此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孩子们。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初读感知·——//////// 这首诗写出了陆游临终时的殷切希望和深情嘱托。朗读时,语速宜慢,语调低沉,前两句要读出无奈与遗憾,后两句要读得语重心长。示 儿[宋] 陆游——·诗意解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同“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中国。
注 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翻 译 我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以后就什么事也没有了,只是仍很悲伤不能亲眼看到国家统一。——·诗意解读·——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指南宋王朝的军队。
【中原】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方。
【乃翁】你们的父亲。注 释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 译 等到朝廷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祭祀祖先时可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诗人临终最 “悲” 的是什么?最 “盼” 的是什么?从中表现了什么?最悲:不见九州同。——· 思 考 ·——最盼:王师北定中原。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爱国之情。 是啊!陆游一直渴望王师北定以统一祖国,可他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直盼了、望了整整六十年。北方仍旧没有传来好消息,诗人只能临终作诗。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悲痛何等的悲愤。爱国之情又是何等的深厚啊!此时此刻还有谁不为之感动呢?让我们一起这种感情来诵读这首诗吧!——·整体感知·——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全诗紧紧围绕一个“悲”字,写出了他临终之时面对祖国不能统一的情景所做的殷殷嘱托。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结构梳理·——示
儿题临安邸唐 ? 李白——·走近诗人·——林升(1106年
~1170年)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生活在南宋孝宗朝,是一位擅长诗文的士人。事见《东瓯诗存》卷四。《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名诗有《题临安邸》。——·创作背景·——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
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题临安邸[宋] 陆游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初读感知·——////////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杭州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朗读时,前两句用质问的语气,语调激昂;后两句语气愤慨,读出讽刺、不满与愤恨之情。//——·诗意解读·——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山外青山】青山之外还有青山,形容山很多。
【休】停止、罢休。注 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翻 译 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达官贵人们)在西湖边上悠闲地听歌看舞,这种情况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翻 译 重重叠叠的青山,重重叠叠的楼阁,(达官贵人们)在西湖边上悠闲地听歌看舞,这种情况到什么时候才会停止呢?——·诗意解读·——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 释【暖风】暖洋洋的春风。这里还指当时人们在西湖边
花天酒地的淫靡之风。
【汴州】北宋都城汴梁,即今河南开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翻 译 暖洋洋的春风吹的这些游人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兼职把这临时避难的杭州当成了汴州。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熏”“醉”二字用得精妙无比,把那些纵情声色、祸国殃民的达官显贵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当成汴州,辛辣的讽刺里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整体感知·—— 这首诗的前两句抓住了临安城的特征,写出了杭州的山水楼台之美和虚假繁荣的太平景象;后两句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无比忧虑,对统治者的辛辣讽刺和不满。——·结构梳理·——题临安邸极大的愤慨无尽的隐忧己亥杂诗清 ?龚自珍 ——·走近诗人·——龚自珍(1792年~1841年)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代表作品:《己亥杂诗》(组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著有《定庵文集》等。——·创作背景·—— 己亥,是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法来标记的年月,
在诗中它其实就是一八三九年。这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就诞生了315首《己亥杂诗》。
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己亥杂诗[清] 刘禹锡九州风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初读感知·——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诗人借题发挥,用祈祷天神的口吻,呼唤风雷般的改革。朗读时,前两句深厚低沉、后两句振奋激昂。——·诗意解读·—— 【九州】中国。 【生气】生机勃勃的局面。 【恃】依靠。 【究】终究,毕竟。
【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治毫无生气。注 释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翻 译 秋夜要使中国兴旺发达,就得依靠像风雷一样能振奋人心的思想言论。全国一片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实在是太可悲了。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死寂,令人窒息。 既点出了死气沉沉的局面,也写出了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诗意解读·——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重】重新。 【抖擞】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不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降】降生。注 释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翻 译 我希望老天爷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不要拘于一种规格,为人间降下各种各样有用的人才。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
——·结构梳理·——己


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政治昏暗
呼唤改革殷切希望
心底呼唤希望改变现状期待人才辈出——·积累拓展·——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林升】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1123~1189),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
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题临安邸》这首诗就是针对这种黑暗现实而作的,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他的作品《题临安邸》被纳入小学课本中。
【陆游】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其中包括《入蜀记》6卷,词2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龚自珍纪念馆位于杭州城东马坡巷6号小采园内,占地六百多平方米,1990年开馆。龚自珍纪念馆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为清代桐乡人汪维所建“小米山房”,俗称“小米园”。
1988-1989年,小米园整修后作为龚自珍纪念馆。馆占地约0.7公顷,建筑面积498平方米,已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馆主体是座清代风格的两层楼房,上下五开间,兼有耳房,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馆内正厅安放龚自珍半身古铜色塑像,四周悬挂沙孟海、赵朴初等名家提写的匾额、楹联。四个展室,陈列了龚自珍生平图文简介、大事年表、史料、龚氏年谱、诗选和后人研究文集等。庭院内小桥流水、假山亭榭,在花木衬托下,富有古典园林的特色。
  爱国的诗句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6.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1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2.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3.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16.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1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1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1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0.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湖春行
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采桑子
宋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幅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
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0多座博物馆,有断桥、雷峰塔、钱王祠、净慈寺、苏小小墓等景点。
2007年,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