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读书 课件(23张ppt)+朗读+备课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忆读书 课件(23张ppt)+朗读+备课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8-15 16:16:43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新课导入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冰心奶奶的读书世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人谈读书》一课,古人是如何去读书的呢?冰 心走近作者 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县人,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有诗集《繁星》和《春水》,这些诗晶莹清丽、轻柔隽逸,被人称为“春水体”。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新明媚,玲珑剔透。
冰心(1900─
1999)写作背景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教学目标1. 认识1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理解“津津
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读
书时的哪些经历,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感情。3. 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好书,
多读书,读书好”。会 认 字会 写 字注意这些字的笔画顺序哟。词语解释字词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二、比一比,再组词。传记卷起试卷津( )律( )天津规律衰( )哀衰老悲哀琐( )锁( )琐碎锁门初读感知1、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冰心奶奶读书的体会是什么?
(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课文解读 冰心奶奶在文章当中回忆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展开描写的呢?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 “忆”是行文的线索,本文以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
表时间的词语有: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到了中年以后……合作探究根据时间顺序梳理,找找冰心奶奶都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书。“津津有味”
“好听极了”
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
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尤其欣赏”
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起初兴趣不大
到了中年才体会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中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学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你还能说出读书的哪些好处呢?自主探究冰心奶奶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呢? 作者认为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这样的书,首先必须人物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感人。具体地说就是古代小说要精彩而不烦琐,引人入胜而非索然无味;现代文艺作品须充满真情实感而有质朴浅显。自主探究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读书是快乐的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 ——培根 阅读是永恒的乐趣。 ——罗伊·兰德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平实自然,如话家常。作者是个对书非常有感情的人,你从文中哪些词句能感受到这种感情?例:“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这个关联词句,让人感受到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多么深切的体会。
从“津津有味”“含泪上床”“咬牙”“居然”“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尤其欣赏”等可以看出对读书的痴迷、酷爱。课后作业1.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并写下你的推荐理由。2.课下找一找冰心奶奶的作品来读一读,并写
下自己读后的感想。作者简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1919年8月的《晨报》上,冰心发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1923年出国留学前后,开始陆续发表总名为《寄小读者》的通讯散文,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之作。在日本被东京大学聘为第一位外籍女讲师,讲授“中国新文学”课程,于1951年返回中国。
1999年2月28日21时12分冰心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9岁,被称为
“世纪老人。”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分》《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繁星?春水》,以“爱”与“母爱”为主题,表达了她爱母亲的情感。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优秀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桔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冰心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外,还出版有小说集《超人》《去国》《冬儿姑娘》,小说散文集《往事》《南归》,散文集《关于女人》,以及《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最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冰心的故事
少年好学
冰心自幼聪慧好学,特别喜欢听故事。为了鼓励她用心学习,当时担任她家塾督师的舅舅杨子敬常对她说:"你好好做功课吧,等你做完了功课,晚上我给你讲故事。"舅舅给她讲的第一部书是《三国演义》。那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了小冰心。等讲完一段,舅舅总是再讲一回。为了每天晚上都能听"三国"的故事,她学习更认真了,功课总是做得又快又好。可是,舅舅晚上常常有事,不能给她讲"三国",有时竟停了好几天,这可把小冰心急坏了。不得已,她只好拿起舅舅的《三国演义》来看,这时她才7岁。最初,她大半看不懂,就囫囵吞枣,硬着头皮看下去,不懂的地方,就连猜带蒙,有时,居然被她蒙对了。这样,她慢慢地理解一些书的内容了,她越看越入迷,看完《三国演义》,又找来《水浒》、《聊斋志异》…… 母亲见她手不释卷,怕她年纪过小,这样用功会伤了脑子,便竭力劝她出去玩,她不肯。母亲只好把书给藏起来,可不知怎么搞的,那些书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又被找了出来。   
有一次,母亲让她洗澡,她就在澡房里偷看书,直到洗澡水都凉了……,母亲生气地夺她手中的《聊斋》,撕成两半,扔到墙边,小冰心望望母亲,又看看那本心爱的书,胆怯地挪到墙角,捡起那本书,又接着读了下去。这一来,倒把生气的母亲逗乐了。   
冰心不但把读过的书都用心记住,还时常把书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假日时父亲带她到军舰上去玩,水兵们听说这个七岁的孩子会讲“三国”的故事,就纷纷围住她,当小冰心神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时,众人被她那稚气的神情逗得捧腹大笑。听完故事,水兵们拉着她的手,称赞她聪明伶俐,并把他们在航行中用来消磨时光的小说包了一包,送给冰心作为"讲书"的奖品。回到家里,小冰心迫不及待地打开那包书,那都是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早期翻译的欧美名家小说,这些书令小冰心爱不释手。当时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书,大都在书后印有书目,她从书目中看到了林纾翻译的其它欧美名家小说,就按书目去寻找别的小说来读,于是,她开始接触外国文学作品。   
十岁时,冰心又学了《论语》、《左传》、《唐诗》。她对唐诗抱有兴趣,很快就能背诵许多有名的诗篇,并开始学做对联。有一回,老师刚说:"鸡唱晓"。她就脱口而出:“鸟鸣春”。老师一愣又说:“榴花照眼红”。她略思片刻,便从容应道:“柳絮笼衣白”。这可把老师乐坏了,连连称赞说:“对得好,对得好。‘榴花照眼红'只是描写了石榴花开的景象,只是静物,而‘柳絮笼衣白'除了柳絮飘扬的景象外,还出现人物”。   
祖父谢銮思见冰心很有出息,从心里感到欣慰,但从不当面夸她。一天晚上,祖父对她讲起了贫寒的家世。原来谢家先辈世居福建长乐横岭,清朝末年,冰心的曾祖父为灾患所迫,来到福州学裁缝谋生。一年春节,曾祖父去收工钱,因不识字被人赖了帐,两手空空地回家来。正等米下锅的曾祖母闻讯,一声不吭,含泪走了出去。等到曾祖父去找她时,她正要在墙角的树上自缢,曾祖父救下了她,俩人抱头痛哭。他们在寒风中跪下对天立誓,将来如蒙天赐一个儿子,拼死拼活也要让他读书识字,好替父亲记帐、要帐。他们一连生了五胎,才得了个儿子,夫妻俩克勤克俭,终于让谢銮思成为谢家第一个读书人,而四个女儿却因家里贫穷不能读书。说到这里,祖父抚摸着小冰心的头说:"你是我们谢家第一个正式上学读书的女孩,你一定要好好地读啊!" 小冰心张大眼睛,久久地望着祖父。那个夜晚,祖父那期盼的眼神,那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烙进了她的心里。
老当益壮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祖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冰心迎来了奇迹般的生平第二次创作高潮。她不知老之将至,始终保持不断思索,永远进取,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1980年6月,冰心先患脑血栓,后骨折。病痛不能令她放下手中的笔。她说“生命从八十岁开始”。她当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空巢》,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接着又创作了《万般皆上品……》《远来的和尚》等佳作。散文方面,除《三寄小读者》外,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创作风格之独特,都使得她的文学成就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出现了一个壮丽的晚年景观。年近九旬时发表的《我请求》《我感谢》《给一个读者的信》,都是用正直、坦诚、热切的拳拳之心,说出真实的话语,显示了她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她身体力行,先后为家乡的小学、全国的希望工程、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和安徽等灾区人民捐出稿费十余万元。她热烈响应巴金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倡议,捐出自己珍藏的大量书籍、手稿、字画,带头成立了“冰心文库”。
冰心作为民间的外交使者,经常出访,足迹遍布全球,把中国的文学、文化和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到世界各个角落。她为国家的统一和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卓越贡献。她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光辉典范。
繁星春水
《繁星》和《春水》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繁星·春水》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作家、教育家冰心。冰心原名谢婉莹,1919年9月才署笔名冰心。冰心创作的两部诗集,二者是姊妹篇,均创作于1923年,最早发表于《晨
报副刊》上,其中《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
《繁星》是一部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它的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人生。
《繁星·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繁星格”,“春水体”。它所体现的主题是:母爱,自然,童真,构筑了冰心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繁星·春水》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其中有许多小诗已被选入了中学教材,深受读者的喜爱。
《春水》是《繁星》的姊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刊》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
在《春水》里,冰心虽然仍旧在歌颂母爱,歌颂亲情,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但是,她却用了更多的篇幅,来含蓄地表述她本人和她那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烦恼和苦闷。她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着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冰心以其特有的女性纤柔,用清新秀丽的语言写成了《繁星》、《春水》两本诗集,并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第一,哲理性强是《繁星》、《春水》的一大艺术特点。《繁星》、《春水》中,有许多诗都是蕴涵着深刻思想的哲理诗。这些深刻的思想往往都是和诗中描绘的具体形象以及诗人深沉的思绪揉合在一起的,因而仍然具备着诗的情绪,有着诗的美感。 第二,纤柔是冰心诗歌的另一个显著特色。冰心的诗,无处不表现出一种女性的纤柔。以她“满蕴着温柔,带着忧愁”的抒情风格,感情深沉浓烈地歌吟着纯正的爱,描绘着大自然的美;同时也以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某些社会丑恶现象的谴责。 第三,文字轻柔雅丽,韵律浑然天成,意境优美清丽。《繁星》、《春水》中词句的运用仿佛信手拈来,处处透露着轻柔雅丽的风格。
“冰心体”小诗在诗人们的辗转模仿之中,很盛行了几年。刘大白、郭绍虞、叶绍均、徐玉诺、宗百华等,都创作了不少各具特色的小诗。这些小诗以真实简练的文字,含蓄地表现了诗人们在霎那间对于平凡事物的独特感兴趣和情思的变迁。它们和冰心的小诗一起,形成了一片晶莹而又遥远的星群,永远闪烁在新诗发展的路途上。

词语解释
【津津有味】趣味浓厚或有滋味的样子,也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说得很尽兴。
【催促】指促使赶快行动;推动从速去做。
【欣赏】指领略观赏,也指认为好和喜欢。
【酷爱】指极其爱好;非常热爱。
【哭哭啼啼】断断续续的哭泣,没完没了。断断续续的哭泣,没完没了。
【兴旺盛衰】指人与事变化发展的各种情况
【消遣】指做一些自己感兴趣,无关紧要的事来打发时间。
【闭门不出】关起门来不外出,指杜绝与外界交往。
【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亦作索然寡味。
【朦朦胧胧】指人意识不十分清晰或事物界限不清。
【堆砌】指垒积砖石并用泥灰黏合,比喻写文章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以
扩大或加长篇幅。
【自作多情】一相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风花雪月】原指四时的自然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后
指内容空洞,辞藻华丽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与花天酒地的生活。可做褒义词,
也可作贬义,根据语境而定。
【质朴浅显】语言很浅显,不会故意写得很华美,这个通常用来形容诗文的语言风
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