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 5《快乐的舞蹈》 教案人音版简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 5《快乐的舞蹈》 教案人音版简谱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8-15 09:37: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舞蹈》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乐曲和歌曲的舞蹈性。并能用编创适当的动作合着节拍表演。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2、能看柯尔文手势,认唱la、si,借助听琴感受其音高。 3、能随音乐用手按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或走步来体验音乐。 教学重点:聆听音乐,通过编创表演培养学生动作的协调性 教学难点:1、感受歌曲音乐的快乐及舞蹈性 2、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音乐动感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琴、打击乐器等。 课时安排:两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加沃特舞曲》 教学过程: 一、聆听《加伏特舞曲》 1、完整聆听乐曲。 提示:乐曲是什么音乐情绪?你的心情是怎样的?适合你做什么动作? 2.复听乐曲,用手指点划课本上的图形谱,再次体验。 3.再次复听,请学生随着音乐自由动作。 师:谁知道这段音乐叫什么名字?请一位同学来告诉我们。 师: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来跟着音乐来做。 (跟着节奏有规律的拍打身体,老师先用简单的动作带学生律动A段用一组动作,B段用另一组动作) 二、表演《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 1、反复聆听歌曲录音、范唱增强感受、并熟悉旋律。在反复聆听中,教师可提示学生拍节拍、打节奏跟着音乐体验、感受并说出歌曲的情绪。 2、教师的范唱可将速度稍放慢一些,让学生听清歌词。提示学生:歌中都唱出了什么?小声默唱,有感情地读歌词,小声填唱歌词。 3.歌中的附点音符要通过跟唱、模唱歌曲顺带学习,教师准确范唱,使学生能准确地演唱。 4、在基本熟悉歌曲时,可让学生分小组编创表演动作,每组可编一段歌词,用接龙的方式演唱,并表演动作。 师: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边唱边跳,看谁唱得认真跳得也好。 三、集体舞 基本队形根据教室的大小,站成若干横排,注意间隔距离适中,手拉手。? 基本舞步: 横步:手拉手左脚起步向左走,立定后,右脚起步向右走侧跟点地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 蹱趾跳步:双手叉腰立正姿势准备。第1小节:第一拍左脚跟向左侧前方点地,第二拍左脚收回,脚尖在右脚跟后点地,第三拍右脚跟向右侧前方点地,第四拍收回双脚立正。同时,左脚每拍跳一下,原地跳四下。第2小节:右脚做相反的动作,右脚原地跳四下。 第一段: 第1、2小节:左脚起,-拍一步向左走五步,停两步,双手在左侧拍两下,第八拍脚不动,拉起手。 第3、4小节:右脚起,动作同第1、2小节,方向相反。 第5小节:双手叉腰,第一拍左脚侧跟点地,第二拍收回,第三、四拍右脚做相反动作。 第6、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拍两下手。 第二段: 动作同第一段,只是把拍手改为跺脚。 第三段:弱起小节全体向左转体90度(横排队形变成竖排队形)。 第1、2小节:左脚起,向前走五步,停两步,用右手拍前面同学左肩两下。第八拍全体左后转体180度。 第3、4小节:动作同第1、2小节,只是第八拍向左转体90度,全体又变成横排队形。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第7小节动作同第5小节。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全体学生向双侧平伸,拍左、右两边同学的肩膀(见图)。 第四段:弱起小节,横排单数学生向左转体90度,双数学生向右转体90度,二人相对。 第1、2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左臂,先出左脚成逆时针方向走五步,站到对方的位置上,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3、4小节:相对的二人同时挽起对方的右臂,出右脚成顺时针方向走五步,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停两步,握两下手。 第5、6、7小节:做蹱趾跳步。 第8小节:第一拍原地不动,第二、三拍握两下手。 注意:在每一乐句的弱起小节处停止行走,然后在强拍处准确起步。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假如幸福的话拍拍手吧》这首歌曲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熟悉的,学生也很有兴趣参与其中,用不同的动作律动,更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编创与活动、表演《哈里啰》、聆听《霍拉舞曲》。 教学过程: 一、表演《哈里啰》 1、完整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旋律。 提示:听着歌曲拍手的方式拍击节奏,在实践中体验。 2、按节奏读歌词。 3、听着音乐填唱歌词。 4、讨论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 5、编创动作表演歌曲,分小组编创,分别表演给大家看。 6、用锣鼓和碰钟为演唱歌曲伴奏,注意打击乐与歌曲演唱的配合。 提示:打击乐的声音是否应比演唱的声音大?让学生自己分辨、控制声音。 二、编创与活动 1、认识la、si唱名 2、结合本课柯尔文手势、结合键盘弹奏音高,让学生感受、模唱。 3、结合歌曲,让学生模唱歌谱,找出歌中有几处la和si,使学生将对la和si的认识溶入音乐实践活动中。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初听乐曲。 提示:乐曲给你怎样的感受? 2、复听,要求学生每人用一张白纸用线条为乐曲画“心电图”,要能看出音乐的变化、停顿、高低,看哪一个同学找准了乐曲的“脉”,对音乐体会得深刻。 3、再次复听,全体学生用手指动作划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本课让学生了解柯尔文手势,并尝试做一做,学生很有兴趣,让学生画心电图的环节,学生也表现了浓厚的兴趣,学生觉得不像平常花旋律线那么枯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