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影子(太阳高度仪和日晷)
教学目标
1、描述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描述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2、说明一天中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3、学会使用太阳高度仪,测量太阳高度。
4、学会制作并使用日晷计时。
教学重点
1、使用太阳高度仪测量太阳高度。
2、制作并使用日晷计时。
教学难点
太阳高度仪的实际操作和日晷计时,需要户外教学,课堂安全和秩序需要多加注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① 视频:太阳东升西落视频,太阳高度测量器使用视频,日晷制作和使用视频,
提前录制上午9时、中午12时、下午15时日晷指针影子的方向与大小。
② 两人一套太阳高度测量器,一人一套日晷制作材料(含指北针),
8卷细条双面胶,聚光镜
学生准备:塑料直尺、摘下手表(看能不能通过观察太阳判断时间)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早上起床上学的时候看到太阳从哪边升起啊?下午放学回家的时候看到太阳从哪边落下啊?是不是每天都这样呢?下面我们一起通过一个视频来观看一下太阳的东升西落。(播放太阳和群星视频,ppt 2)
我们已经知道了太阳的东升西落,那么怎么利用太阳的位置辨别方向呢?你能从图形中可以看出一天中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吗?什么时候影子最长?什么时候影子最短?(ppt 3)
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物体影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呢?(同学们回答太阳或其他)。对,的确是太阳,那么能不能具体的说一说是太阳的哪一个方面产生的影子的变化呢?是大小?是在空中的位置?还是其他?(孩子们回答是空中的位置)对,这个空中的位置其实指的就是太阳距离地平面的距离,也就是太阳的高度。那么是太阳高度大时影子长,还是太阳高度小时影子长呢?是早晨和傍晚时候的太阳高度大?还是中午的太阳高度大呢?
当我们遇到类似这样的不确定问题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同学们会异口同声说做实验)。好的,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测量太阳的高度吧。
二、探究活动一
我们测量太阳高度用到的仪器是太阳高度测量器,也叫太阳高度仪。
1、现在每个小组的白色实验盘里都有一些实验材料:请先取出来太阳高度测量器,两人一套。(其他实验材料先不要动)怎么使用呢?我们来观看一段微课使用教程。(观看使用教程,约2分钟)观看完毕后,相信大家都已经学会使用了太阳高度测量器。下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到实验室前面的空地测出现在这个时刻(约8:55)的太阳高度角。(户外实验约5分钟)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8组同学都汇报结果。(汇报实验结果约2分钟)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使用过程中都遇到了什么问题。
三、探究活动二
刚刚我们已经测出8:55时候的太阳高度角,请同学们来思考一个问题:等到10点钟再测一次太阳高度角,会跟刚刚测出的角度一样吗?(学生回答不一样)为什么呢?(可能会有学生回答因为太阳升高了,高度角就不一样了)哦,也就是说,时间不同,太阳高度角也不一样,是吧。那么,我们能够根据太阳高度来判断时间吗?(有学生回答能,有学生回答不能)显而易见,我们利用太阳高度角只能大致判断时间,是不能够准确判断时间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表。那么,古代的人们没有手表,怎么知道时间呢?(学生可能会回答日晷、沙漏等)对,现代的钟表就是仿照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做成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种古代的计时器-日晷吧!制作日晷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晷。
我们先来观看一段日晷制作教程。
现在每个人都拿到一套制作日晷的材料,和一份制作说明,请大家开始制作日晷。我们来比一比谁的日晷做的又快又好,谁先做完举手告诉老师。(来回巡视,看到大部分同学完成即可击掌停止实验)好的,我看到大部分同学已经完成了日晷制作,下面带上我们自己制作的日晷,到实验室前面的空地来测一测现在的时间吧。
同学们测时间的时候想一想:日晷指针影子的变化与什么有关?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描述了太阳每天在天空中东升西落的位置变化,同时也学会了怎样利用太阳的位置辨认方向。
学会了一天中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子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
知道了日晷指针影子的方向和大小与太阳的高度和角度有关。
实际生活引入
更能体会深刻
板书设计
阳光下的影子
太阳东升西落
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太阳的高度和角度(太阳高度仪和日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华景小学和博雅智学合作的一个项目,博雅智学研究并提供符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最新版)”的新材料,我们在课堂采用,一起完成对新课标的探索。其实课堂的前期准备工作从2个月前就开始了。上课前我就深切的明白这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契机,需要好好把握,可是由于经验太少,前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迷茫和无所终的探索中度过,为此浪费了大量时间,至今仍让我后悔不已。
我选择的“阳光下的影子”这节课,在目前教科版教材中属于五年级上册内容,但是这个研究项目中把上课年段定在了低段,也就是一二年级,差别有点大,我去咨询经验丰富的我的导师张艺士老师,本文件下一栏的导师评价即为张老师亲笔。张老师说,这个项目本身就是新课标的探索,就按照项目中探讨的内容来上课。课堂包括两个重要内容:1、使用太阳高度仪测量太阳高度。2、制作并使用日晷计时;并且需要在课堂中间穿插两次为时约5分钟的户外实践教学。我在平时的课堂中也没有进行过类似的实践,这让我惴惴不安。由于调节太阳高度仪和手工制作日晷,以及户外教学的时间难以精确把控,担心这节课会超时太多,所以提前录制好了5个一分钟左右的微课:①使用太阳高度仪教程,②学生代表使用太阳高度仪,③制作日晷教程,④使用日晷教程,⑤学生代表使用日晷。
最终这节课用时43分钟,基本达成预计目标,但还有很多小的细节没有把握好,提前设计的探究活动之间的衔接没有过渡好,探究活动之后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环节也没有启发好。比如说:在用太阳高度仪测太阳高度角之后,我预设的衔接语是“同学们,我们能够根据太阳高度来准确判断时间吗?显而易见,只能大致判断时间,是不能够准确判断时间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手表。那么,古代的人们没有手表,怎么知道时间呢?对,现代的钟表就是仿照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日晷做成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种古代的计时器-日晷吧!… …”可是在实际上课的时候,太阳高度仪的探究活动结束后,我一时担心时间问题就直接生硬的说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古代的计时器-日晷吧… …
虽然这节课录制总体来说达到预期效果,但是我心里总有点感觉是在“弄虚作假”。因为我担心三年级的孩子玩起来就不听老师讲话,探究活动部分不懂怎么做等等会浪费太多时间,我提前有试教过这一节课。不过不是正式的从头到尾上课,是把两个探究活动让孩子们提前熟悉了一下。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广州最近两周都是大雨阴霾天气,根本见不到几分钟的太阳,所以孩子们提前熟悉时候没有进行过户外的实践,只是课室内的理论讲解。没想到正式上课时候不仅有了及时的好太阳,孩子们的户外活动也进行的非常有序高效,每个孩子都学会了使用这两个仪器,并且读出了太阳高度角的度数和此时的时刻。
新教师培训时候印象最深刻的一个词是“死去活来”,感觉这次录课对于我来说就是浴火重生,不要笑,老师,我内心真实的感受。重生后的感觉真是不错呢!
导师评价
华景小学张艺士老师:
1、教学环节衔接紧密,整个课程非常流畅
2、注重引导学生探究,通过探究来学生知识。
3、能采用结构性的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核心概念。
4、建议提问时,问题能更直接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