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七年级语文学科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评比
七年级语文(上)
感悟四季之“冬”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设计者:萝岗区镇龙二中 叶高荣
2006年11月
感悟四季之“冬”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萝岗区镇龙二中:叶高荣 电话:13060684925
教材分析: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是现代散文的精品。文章不仅仅停留在自然景物的描摹上,而是把景物当作有生命、有感情的存在,融入了作者的感情和意志。文章先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然后分写了济南冬天的山与水,在景物描绘中,不但运用了大量恰当的修辞,更在用词方面充分发挥了想象力,把自然景物写得很有生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认知、欣赏水平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七年级学生刚由小学升上中学,所以他们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是很高,因此,在课堂教学前一定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由发挥想像的翅膀,合作探究课文,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用辩证的方法分析问题,提高欣赏文章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分析与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本文的生字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及内容。
3 、学会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4 、理解词语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
(二)、情感目标
1、学会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层次结构及内容。
2、学会用对比的写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3、理解词语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
1、学会欣赏、感受大自然的美。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上课前大家来欣赏一句诗歌“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这里描绘的是北方的天气。同学们通过这句诗想像一下北方冬天的气候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答:寒风萧瑟,飞雪飘零。)对了,但是在北中国的一个地方,它的冬天却是另一番风味,到底是怎样的别是一般滋味呢?下面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一起分享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
二 、展示学习目标(明白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
三 、检查预习,前提测评(看看谁的预习工作做得最好)
师:同学们拿出我们的预习本,回答下面问题。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伦敦( ) 着落( ) 髻儿( ) 镶上( )
水藻( ) 贮蓄( ) 澄清( ) 看护( )
2、解释下列词语
1)响晴:
2)温晴:
3)贮蓄:
生:回答过程略
四 、走进大家,介绍作者:
老舍 ,原名 舒庆春, 字 舍予, 人民艺术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
五、精读美文,研习课文
(一)、听录音,初步感悟济南冬天的美,注意疑难字的读音。
学生在听读时会遇到疑难字,学生作好记号。
(二)、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师:学生读完文章后,老师做出简易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师:我们读了文章之后,大家想想看,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济南冬天的特别之处呢,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呢?
生:作者在第一段告诉了我们济南冬天的不同之处,特点有“没有风声,响晴,温晴。”
明确:总特点是“温晴”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在文中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同学们先小组间互相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发言。
生1:写了山,还有松,雪,水。
师: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2:写了房屋,阳光,水藻
师:对了,作者主要是写了山和水,但为了突出山和水,其中描绘了山上的松、阳光、雪和房屋,从山顶写到山坡。写水时写了水中的水藻,但都是为了突出了水的碧绿和清亮。
师:作者是如何描绘这些景物的呢?请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生1: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生2: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
生3:山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
师:对了,这些同学都找得很对,我们把刚才同学找的那些句子一起朗读一遍。
明确:山:阳光下的山;暖和安适的小摇篮
小雪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远山;是张小水墨画
水:碧绿,清亮;
(三)具体细致分析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全班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学生读完后老师做简单点评,然后给学生时间思考下面问题
1、第一自然段主要用了_____手法,首先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接着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最后把济南与_____相比,突出济南冬天_____特点。
生:对比;北平,没有风声;伦敦,响晴;北中国,温晴
师:完全正确,大家给掌声鼓励。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能否把“声”字删去,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没有“声”字说一点风都没有,这不实际。
师:谢谢,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若把“声”字去掉,说成“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师:文中的“毒”“响亮”又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思考一下。
生:毒是指太阳好大,响亮是指天特别晴朗。
师:谢谢这位同学,答得不错。这里“毒”是厉害的意思,“响亮”一词,一般用来形容声音的宏大,根据上下文判断,在此处是指“晴朗得刺眼”。
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六、总结:本堂课我们主要是整体感知了课文,并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具体分析了第一自然段,学习了用对比的方法来描写景物的特点,还学习了词语在特定环境中的含义。希望同学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能恰当的运用今天我们掌握的方法,运用到语文学习中去。
作业 写一段文字描写你家乡的冬天,并能恰当的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课堂反馈:
1、《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_______,原名_______、字_____,代表作品有小说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
2、作者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读音错误的是( )
A、着落(Zhuo)着急(Zhao)B、响晴(Xiang)晌午(Shang)C、刻薄(Bo) 薄雪(Bo) D、看护(Kan)看见(Kan)
4、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这句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声”字多余,没有风哪来的风声?
B、“风声”比喻传播出的消息,如“千万别走漏风声”。
C、并不是没有风,而是说没有呼啸作响的大风。
D、上文说“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故“声”字多余。
5、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这里“毒”、“响亮” 各是什么意思?
附板书
没有风声
总特点:温晴的冬 响晴
温晴
阳光下的山:暖和安适的“小摇篮”
山 小雪下的山:穿上花衣服
城外的远山:是张小水墨画
碧绿
水
清亮
教学流程图
济南的冬天
开 始
导入新课
展示学习目标
投影
投影
小黑板
纠正生字词
听录音,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读音
讲解课文并板书
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讲解并纠正
回答问题
朗读第一自然段
总结课文
达标检测
布置作业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