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导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理解并记住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以及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表现。
2.通过阅读课本知识找出并记住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时间。
【学习重难点】
重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以及宋朝海外贸易兴盛。??????
难点: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自主学习,快乐起航】
[自主学习一]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
(1)南方 较少;(2)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的 。
2.表现:
(1)从越南引进 ,成熟早,抗旱力强。
(2)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3)宋朝时, 产量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4)长江下游和 成为重要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5)南方各地普遍种植 。
(6) 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二、手工业的兴盛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的 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发达;
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制瓷业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 ,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的制瓷业中心
造船业
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
1.商业城市:
(1)最大的是 和杭州。
(2)出现了早市和 。
(3)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 。
2.海外贸易:
(1) 、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2)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 半岛和非洲东岸。
(3)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 加以管理。
3.纸币产生:
(1)产生:北宋前期, 地区出现“ ”,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合作探究]
1.想一想:南方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南方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目标一达成]
1.某历史兴趣小组打算编排一场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课本剧,你认为下列情景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粮店出售占城稻 B.在城中见到许多阿拉伯人
C.景德镇瓷器在市面上出现 D.买东西不再使用铜钱
2.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 ( )
①朝鲜 ②拉丁美洲 ③日本 ④阿拉伯半岛 ⑤非洲东海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
3.内江正在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打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宋朝时,人口多达百万的城市是 ( )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广州
4.宋朝时地处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它们还是当时的 ( )
A.重要粮仓 B.著名瓷都 C.著名大商港 D.丝织业中心
[自主学习二]
四、经济重心南移
1.时间:从唐朝中期开始,到 最后完成。
2.影响:中央的财政收人,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 地区。
[合作探究]
北宋时期,一位商人在四川经营着丝绸生意,每天需要带着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1.如果你是这位商人,如果不带金属货币,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2.这种方法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
[目标二达成]
“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
A.三国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明清时期
【探究学习,快乐导航】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课堂小结】(用心创造,用心收获)
【课堂达标,快乐航行】
1.有同学在阅读《可爱的菏泽》一书时发现:宋朝以前.菏泽曾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才辈出;两宋以后,经济落后,杰出人物寥若晨星。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菏泽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 B.北方战乱较多,经济重心南移
C.黄河改道频繁,对下游影响大 D.菏泽位置重要,水陆交通发达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是 ( )
A.洞庭湖流域 B.洪湖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
3.下面是南宋地方官就江南农业发展情况向朝廷作的汇报。查证属实的是 ( )
①当地人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②粮食产量提高,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粮仓 ③占城稻得到推广和种植 ④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改进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有的同学很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 ( )
A.越南 B.泰国 C.新加坡 D.缅甸
5.“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景德镇)。”这是1 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它盛赞的是中国的 ( )
A.瓷器 B.丝绸 C.铁器 D.青铜器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宋代,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宋代的商业繁荣起来,甚至超过了唐代。商业的繁荣不但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壮大,而且还促进了娱乐性行业的发展。
请回答:
(1)南宋时期,手工业中出现了一个什么重要行业?该行业的出现使此时人们的衣料出现了怎样变化?
(2)以制瓷业而闻名于世的地方是哪里?在对外贸易中形成了哪两个代表的城市?
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空,走进两宋时代,要求你“入乡随俗”,仅在“衣”(衣料)与“行”(工具)方面,两宋时代能够提供给你怎样的选择?
【拓展提升,扬帆远航】
一、选择题1.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是 ( )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2.“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景象 ( )
A.洞庭湖流域 B.洪湖流域 C.太湖流域 D.淮河流域
3.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步超过北方。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不包括 ( )
A.推广种植籼型杂交水稻 B.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C.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D.江南新辟许多茶园
4.宋人说:“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材料反映宋代造船业十分发达,当时造船技术最为精良的是 ( )
A.泉州 B.广州 C.温州 D.明州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 )
A.唐朝关中地区 B.北宋四川地区
C.南宋江南地区 D.元朝中原地区
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成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宋朝谚语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江南的经济状况?
(2)除了材料二反映的农业方面外,宋朝的经济发展还在其他方面体现出来,请各举一例说明。
(3)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请你对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一个你感兴趣的建议。
【课外阅读】
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新兴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於天=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於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至道两年(99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倾,到天禧五年(1021年)增加到五百二十四万七千五百余倾。
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增长。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浙江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占城米,黄籼米。
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较快,逐渐超过北方,到南宋时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宋代南方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包括: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棉花的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一些北方农业粟、黍、豆来到南方。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湘、川等地。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南宋时太湖地区稻米产量居全国之首,“苏湖熟,天下足”之称。甘蔗种植遍布苏、浙、皖、闽、广等省,糖已经成为广泛食用的食品,出现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制糖术的专著:王灼《糖霜谱》。
由于农业的高度繁荣,不少农户直接进入市场进行谋生或合伙从事买卖活动,其他的经济领域宋代也不甘示弱,宋朝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显著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