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1张PPT。第三节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实验1:加热“铜绿”2.实验操作中你觉得有哪些注意点? 1.此装置中涉及的实验仪器有哪些?粉末状固体药品的取用 酒精灯的使用 试管加热固体药品等液体药品的取用 一、化学学习需要进行化学实验3.实验结束后先撤导管还是先撤酒精灯? 实验1:加热“铜绿”a.绿色粉末逐渐变黑,b.试管口有水珠,c.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铜绿受热易分解。a.绿色粉末逐渐消失,b.产生大量气泡,c.生成蓝色溶液。 铜绿能够与盐酸反应。实验2:“铜绿”和稀盐酸的作用先取用铜绿还是先取用盐酸? 加盐酸怎么加?有哪些注意点? 实验后,你对“铜绿”的性质有什么认识?通过上述实验可以了解到:
1、碱式碳酸铜(铜绿)是一种绿色不溶于水的粉末;
2、“铜绿”能与盐酸反应;
3、“铜绿”受热后能分解。二、学习化学需要进行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镁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它可能有什么性质?它和铁、铜等常见金属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实验探究1、颜色状态
2、是否容易被折断
3、是否可以导电
4、在空气中点燃的现象
5、在食醋、盐酸中的变化文字表达式:①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
②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白烟).现象:结论:
镁能在空气中燃烧实验3:点燃镁条点燃镁带所需仪器:
①酒精灯
②坩埚钳
③石棉网 镁带燃烧的应用
① 照明弹/信号弹
② 烟花实验4:镁与食醋、盐酸的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放出热量 用元素符号和数字(化学式) 物质 为了研究和描述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方便,用国际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元素和物质。元素符号 元素三、学习化学需要使用化学符号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但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元素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只不过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物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变化,
但元素种类不变。2、在加热铜绿实验中,下列有关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粉末逐渐变黑
B.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生成黑色氧化铜固体
D.试管口有水雾出现能说明该过程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BCDBC3、镁在空气中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变化中放出大量的热
B.看到耀眼的白光
C.有白色粉末状固体生成
D.以上各项中的任意一项C属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是ABC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是怎样的?课堂检测2、判断下列化学符号与物质名称不对应的是 ( )
A.氧气—O2
B.镁带—Mg
C.碳酸氢铵—NH4HCO3
D.石灰水—H2O 模仿镁的性质探究实验,找一段铝片研究铝有哪些性质
猜想:
(1)铝条是一种银白色的固体,
硬度不大;
(2)铝条能与空气中成分(氧气)
发生作用;
(3)铝条能与酸发生反应;
(4)铝条能够导电 实验设计:
(1)取一段铝条观察外观,看看是
否容易扭曲;
(2)经过砂纸表面的打磨后,用酒
精灯加热,观察是否能够燃烧
(3)经过砂纸表面打磨后,投入到
食醋中,观察现象;
(4)用铝条连接电珠和电池,观察
电珠变化情况;进行实验并记录现象:
(1)铝条是银白色的固体,容易扭曲;
(2)放在火焰上方,铝条并没有 燃烧起来,但在表面出现白色物质;
(3)在酸液中,铝条表面出现了气泡;
(4)电珠发亮结论:
(1)铝是一种银白色的有金属光 泽的固体,硬度小;
(2)铝在空气中加热能与氧气发 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铝;
(3)铝能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4)铝能够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