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六年级上册第9课《多彩的乡音(六)》
教学设计
课 时:2课时
课 类:设计·应用
教学策略/教学思路:《课标(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安排了四川民间小调《盼红军》、藏族民谣《金瓶似的小山》和曲调流畅、流传久远的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通过学唱这3首歌曲,是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五声调式,初步掌握其主音及调式音阶,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教材分析:民歌的特点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叙述了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从“新婚之喜”、“被抓服役”、“缝制寒衣”、“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展开,倾注了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歌曲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结束音顺序为“商-徵-羽-徵”,前一句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曲调流畅、情绪压抑悲伤。
学情分析:本课是《多彩的乡音》系列的第六个单元,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对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有一定认识。此外,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已积累一定的乐理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音乐综合素养较高,能将不同的民族音乐与我国多民族的国情结合起来理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体验感悟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生用具:课本
课题
《多彩的乡音(六)》
第2课时
学科
音乐
年级
六年级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婉转、流畅的歌声演唱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初步了解民族调式中的五声调式,找出民歌中的主音,并能排列出音阶。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学唱歌曲和交流互动等方式,学会唱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学唱音乐,了解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民歌,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歌颂祖国,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情怀。
重点
学唱歌曲《孟姜女哭长城》。
难点
了解民族调式中的五声调式,找出本课3首民歌中的主音,并能排列出音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孟姜女哭长城》的动画视频。
认真观看视频。
让学生提前了解歌曲讲述的故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1.欣赏歌曲。播放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让学生一边聆听一边思考歌曲表达的感情;再次聆听音乐,并引导学生说说这首歌在节奏上的特点。
板书:学唱《孟姜女哭长城》
2.新歌学唱。首先,让学生跟琴学唱歌曲乐谱,提醒学生留意“鱼咬尾”的旋律规律,注意十六分音符、附点及前倚音的识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引导跟琴学唱歌曲的第1,2段,然后在小组中自学第3,4段。
认真聆听音乐,积极思考问题。
配合老师的要求,认真学唱歌曲。
1.将音乐欣赏和歌曲解析结合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为歌曲学唱做准备。
2.从学唱乐谱、朗读歌词再到模唱整首歌曲,层层递进,有利于逐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分小组自学,能调动学习积极性,锻炼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巩固练习
3.将全班分为4组,分别唱第1~4段,比比看哪组唱得好!
分组演唱,积极投入到表演中并互评。
3.分组演唱能检验教学成果,并活跃课堂氛围。
拓展提升
4.拓展学习。讲解民歌主音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试着找出本课出现的3首民歌的主音;讲解音阶的相关知识,并将曲中的主音向上排列成音阶;讲解五声调式,并引导学生区分本课3首民歌的调式音阶。
认真听讲和思考问题,踊跃回答问题。
4.相关知识点的讲解,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五声调式,初步掌握其主音及调式音阶,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课堂小结
歌曲叙述了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从“新婚之喜”、“被抓服役”、“缝制寒衣”、“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展开,倾注了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歌曲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结束音顺序为“商-徵-羽-徵”,前一句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曲调流畅、情绪压抑悲伤。
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说出自己对歌曲的体会。
通过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一步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板书
学唱《孟姜女哭长城》
清晰、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重点。
课件18张PPT。多彩的乡音(六)
第2课时
花城版 六年级上新课导入歌曲欣赏 这个故事流传久远,也被改编成音乐世代传唱,成为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而歌曲的源头在江苏。欣赏江苏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想一想,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歌曲欣赏 歌曲叙述了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歌曲从“新婚之喜”、“被抓服役”、“缝制寒衣”、“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展开。千百年来,人们用歌曲传诵着这个动人的故事,倾注了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歌曲欣赏再次聆听音乐,说说这首歌的结构特点? 歌曲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结束音顺序为“商-徵-羽-徵”,徵音的两次出现,保留了两句式向四句式过渡的痕迹。前一句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这种创作形式叫“鱼咬尾”,是我国民间音乐中常用的一种创作手法。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曲调流畅、情绪压抑悲伤。新知讲解新歌学唱跟琴学唱乐谱:1= F 4/4新知讲解新歌学唱春季里来是新春,
家家户户点红灯。
别人家丈夫团圆聚,
孟姜女丈夫造长城。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夏季里来热难当,
蚊子飞来叮身上。
宁愿叮奴千口血,
莫叮我夫万喜良。秋季里来菊花黄,
丈夫一去信渺茫。
终朝思夫千万遍,
深夜不眠泪两行。冬季里来雪花飞,
孟姜女千里来送寒衣。
途中受尽千般苦,
但愿夫妻两相依。新知讲解新歌学唱 跟琴学唱第1,2段,然后小组自学第3,4段。新知讲解 全班分4组,分别唱第1~4段,比比看哪组唱得好!我是小小演唱家拓展提升 本课所学的三首民歌各具不同风格。试着将歌曲的主音找到,填到下面的方框内。五声调式1、《盼红军》的主音是2、《金瓶似的小山》的主音是3、《孟姜女哭长城》的主音是6拓展提升将曲中所用的音,由主音向上排列成音阶:五声调式1、《盼红军》的主音是2、《金瓶似的小山》的主音是3、《孟姜女哭长城》的主音是61 1 2 3 5 (6)拓展提升 这三首民歌所使用的音均有五个音,故称为五声调式。这五个音各有其名:五声调式1(宫) 、2(商)、3(角)、5(徵)、6(羽)拓展提升这3个调式音阶分别属于哪首民歌?请用线连起来。五声调式《盼红军》《金瓶似的小山》《孟姜女哭长城》五声宫调式五声羽调式五声徵调式课堂总结 歌曲叙述了秦始皇时期一对新婚夫妻生离死别的故事,从“新婚之喜”、“被抓服役”、“缝制寒衣”、“千里寻夫” 、“哭倒长城”展开,倾注了对主人公深切的同情,也借以抒发受压迫者内心的悲怨。歌曲采用了“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结束音顺序为“商-徵-羽-徵”,前一句尾音是后一句的始音,采用了“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歌词采用了“四季体”的写法,曲调流畅、情绪压抑悲伤。板书设计 学唱《孟姜女哭长城》作业布置背唱《孟姜女哭长城》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