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 第1节 温度与温度计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15 14: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学习目标】
1.了解水有三种状态,了解什么叫做物态变化。
2.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重点)
3.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重点、难点)
4.通过测量一物体的温度,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引思导学
梳理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P2~3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水有哪三种状态?
答:固态、液态和气态。 
2.什么叫物态变化?
答:将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3.如图所示,小明在冬季野营户外生存训练时将冰放入水壶加热,可以观察到:当加热到一定程度时,冰变成了__水__,继而变成__水蒸气__从壶嘴喷出,当遇到较冷的玻璃板时,__水蒸气__又还原为__水__,如果将这些水收集起来放入冰箱,则又可以结为__冰__.由此可以看出,水有__三__种状态,分别是__固态__、__液态__、__气态__,并且在满足一定条件时,这三种状态是可以相互__转化__的。

自主阅读教材P4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4.什么叫温度?它的单位是什么?
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 
5.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的?
答: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与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表示1℃。 
6.读出: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我国最低气温是“-52.3℃”。
答:“37℃”读作37摄氏度,“-52.3℃”读作负52.3摄氏度或者零下52.3摄氏度。 

自主阅读教材P5~6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7.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结合实物讲解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答: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充分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液泡仍浸入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8.某同学测液体温度时的方法如图甲所示:
(1)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____。
(2)此错误造成的后果是使测出的温度偏____高____(选填“高”或“低”)。
(3)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液体的温度是____99℃____。

自主阅读教材P7,完成下列问题:
9.列表比较三种常见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温度计种类
量程
分度值
主要用途
实验室用温度计
-20~110℃
1℃
测水温等
寒暑表
-35~50℃
1℃
测气温
体温计
35~42℃
0.1℃
测体温
 
10.体温计的特殊结构在哪里?与普通温度计相比,使用上还有何区别?
答:体温计玻璃泡的上方有一段极细的缩口,使水银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所以,使用前要用力甩一下把液体甩回玻璃泡,读数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11.体温计__可以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在每次测量前都要甩动几下,将水银柱甩回到__玻璃泡内__,才能重新测量,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38.5__℃。
合作研讨
1.对学:
分享独学1~11题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自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寻找老师或邻组支援,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当堂演练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