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节 物体的内能 导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章 第1节 物体的内能 导学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15 14:53: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学习目标】
1.知道内能的概念及单位,知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重点)
2.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了解热量的概念及单位。(重点、难点)
3.知道做功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小。(重点)
引思导学
   梳理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P34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内__所有__分子的__动__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__势__能的__总和__,叫做物体的内能。
2.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__大__,内能越__大__;内能和物体内部分子的__运动__、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3.对于下图中两只企鹅的对话,你有什么看法?
答:左边企鹅说得对,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自主阅读教材P35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4.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如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这是通过__做功__的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内能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第4题图))     ,(第5题图))
5.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分子热运动__更剧烈__,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做功__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

自主阅读教材P35~36,完成下列问题:
6.什么是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什么?热传递的实质是什么?
答:使温度不同的两物体相互接触时,高温物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少;低温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或者热量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样的过程叫热传递。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两个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两部分)存在温度差。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7.什么是热量?其单位是什么?
答: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单位是焦耳。  
8.举一些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
答:用热水袋取暖;发烧时用冷毛巾给头部降温。 
9.在物理学中,“热”有热量、内能、温度等含义,请写出下面几种情形中“热”字的含义:(1)这盆水很热:__温度__;(2)物体吸热升温:__热量__;(3)摩擦生热:__内能__;(4)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发生热传递:__热量__;(5)这杯水热得烫手:__温度__。
10.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所示)有何不同。
答:“哈气”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搓手”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使手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区别
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热量
过程量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内能
状态量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吸热
合作研讨
1.对学:
分享独学1~10题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自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寻找老师或邻组支援,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当堂演练
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