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章 第2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导学案(2课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8-15 14:53:2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第1课时 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重点)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3.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的思路,学会用图像研究物理问题。(难点)
引思导学
梳理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P97~98,完成本探究。
1.设计实验:先画实验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说说具体操作
解: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1)__如图组装电路;__
(2)__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分别为1V,2V,3V,分别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__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记录表格
电阻
电压U(V)
电流I(A)
R=10Ω
1
0.1
2
0.2
3
0.3

分析论证:请在坐标系上画出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
,)    ,(答案图))
得出结论:分析表中数据或图像可知,__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__。
交流评估:实验中遇到哪些问题,说出来跟大家分享并一起解决。
2.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1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B )
A.0.25A      B.0.5A      C.2A      D.3A

自主阅读教材P99,完成本探究。
3.设计实验:先画实验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说说具体操作。
解: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1)__如图组装电路;__
(2)__换上不同的定值电阻,如5Ω、10Ω、15Ω,移动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3V不变,分别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__
(3)__分析数据,得出结论。__
4.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若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是20Ω,电流是0.2A,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值应为(B)
A.4Ω B.10Ω C.40Ω D.16Ω
合作研讨
1.对学:
分享独学1~4题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自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寻找老师或邻组支援,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当堂演练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重点)
2.理解欧姆定律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难点)
引思导学
下面是张明同学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关系”时记录的数据:
表1 R=10Ω
电阻R两端的电压/V
1
2
3
4
通过电阻R的电流/A
0.1
0.2
0.3
0.4
  从上表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_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__。
表2 U=10V(电阻R两端的电压)
电阻R阻值/Ω
10
20
40
80
通过电阻R的电流/A
1
0.5
0.25
0.125
  从上表中,你得到的结论是__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__。
提出问题:如果将上面的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又可得到什么结论?
梳理新知

自主阅读教材P100,完成下面各题:
1.简述欧姆定律的内容,并指出公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及各物理量的单位。
答: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I:电流,单位:安A;
U:电压,单位:伏V;
R:电阻,单位:欧Ω。 
2.下列对欧姆定律的理解错误的是( C )
A.对于同一段导体,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
C.电压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对于同一段导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不变
3.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时,通过的它的电流是0.3A,则它的电阻为__10__Ω,若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0__A,它的电阻值为__10__Ω。

自主阅读教材P101~102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4.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V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150mA,则该铅笔芯的电阻为多少欧?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则它的电阻又是多少?电流又是多大?
 解:I=150mA=0.15A,R芯===20Ω,I′===0.3A
答:该铅笔芯的电阻为20Ω,若它两端电压增加到6V,它的电阻仍是20Ω,电流为0.3A。 
5.某实验中测得一个未知电阻的电压为4.8V,流过的电流是320mA,求该电阻的阻值。
 解:I=320mA=0.32A,R===15Ω,
答:该电阻为15Ω。 
6.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Ω,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解:U=IR=0.45A×6Ω=2.7V,答:应加2.7V的电压。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4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
(1)电压表的示数;
(2)R1、R2的阻值。
解:(1)由串联电路的规律U=U1+U2可知电压表V2示数为:U2=U-U1=6V-4V=2V;
(2)由I=U/R,得R1=U1/I1=4V/0.4A=10Ω,R2=U2/I2=2V/0.4A=5Ω。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3A,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解:(1)U=U1=I1R1=0.3A·20Ω=6V;
(2)R2====30Ω。合作研讨
1.对学:
分享独学1~8题 :(1)对子之间相互检查自学成果,用红笔评定等级。(2)对子之间针对自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2)针对组内不能解答的问题,寻找老师或邻组支援,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当堂演练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